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橡膠產業發展

橡膠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05 08:18:28

1. 未來橡膠循環利用產業將如何發展

隨著國家對環保治理力度的加大,橡膠循環利用產業也面臨著向節能、環保、智能、安全、連續等方向加快轉變,江蘇中宏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作為領先的廢橡膠綜合利用解決方案提供商,多年來在橡膠循環利用工藝及裝備上不斷開發,實現了工藝技術的顯著提升。

近期《聚膠》雜志采訪了江蘇中宏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俞麟,對中宏在2018年的發展重點進行了解讀。



記者:近兩年,國家加大了對環保督查的力度,這對橡膠循環利用產業來說意味著什麼?

俞麟:環保督察對橡膠循環產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例如對於再生膠生產來說,產業幾十年來一直使用的傳統動態脫硫罐的生產方式,廢氣廢水的排放和污染問題是客觀存在的,對PM2.5、對地下水的污染對環境的污染是很大的。中宏環保看到了問題下的機遇,希望通過我們自主研發的工藝和裝備,希望來改變這樣的現狀。

由於環保督查,很多行業企業關停整頓,出現了供需的不平衡,這是對行業的挑戰,同時對行業的發展又提出了更高要求,行業的發展必須圍繞綠色、循環、經濟的角度來進行深度考慮與變革。2018年我們希望在現有的基礎產能的情況下,提升專業基地的專業化配套與製造能力,通過專業定製模式實現與客戶的深度對接與融合,不斷滿足客戶產能提升的需求。同時計劃在河北、山西、山東新建3個專業化基地,增加產能。讓更多的人關注到我們行業是一個綠色可持續的循環資源再生行業,其綠色產品能夠不斷填補市場的需求。

記者:您怎麼看待橡膠循環利用產業的未來?

俞麟:橡膠循環利用產業是真正的綠色產業,中宏近幾年往產業鏈的下游延伸也是希望通過自身的發展,能夠讓大家對於這個行業、這個產品有新認識與新思考,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再生橡膠同樣可以做成綠色工廠、清潔化生產的典範,從而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投入到這個行業來。只要有更多的人才投入到行業發展中來,我相信行業的發展將會更快、更好!中宏將不斷發揮自身優勢,持續提供新材料來滿足多層次用戶需要。

2. 淺談我國橡膠行業現狀及發展發展趨勢

中國橡膠工業從創建開始,已經有86年的歷史了.經過許多年的曲折歷程,尤其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的迅猛發展,已經形成由輪胎,自行車胎,膠管,膠帶,膠鞋,乳膠,密封膠布,減震隔震,建築防水,醫療衛生,日用橡膠(醫用手套,避孕套),電子橡膠等橡膠製品,共18類5萬多個品種規格組成的,體系比較完整的產業.同時也形成了合成橡膠和天然橡膠,鋼絲和纖維織物,助劑輔料.以及橡膠機械和模具等比較完整的配套工業.1997年橡膠工業占化學工業總產值約為1/5,利潤和利稅約為1/4,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產業,但也存在不少問題,特別是中國加人W TO後,中國橡膠工業能否從容應對,引起國人廣泛關注.以下逐一剖析了中國橡膠行業的現存問題,希望及發展策略.

1中國橡膠行業現存問題

1.1歷史問題的影響遠未根除
橡膠行業在過去的冷戰時期是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如今由高度計劃轉為市場調節,向市場要生存,雖然轉制也有些年頭了,但在一些企業依然可以明顯地感到歷史問題的影響.一方面,企業的員工的市場意識不強烈,另一方面生產線陳舊,加工設備落後,有的甚至為大躍進時上的工程,但由於平時沒有注意企業再投資的積累工作,無力對生產設備進行更新,新產品的開發也不可能.產品質量上不去,市場份額逐漸被擠掉,這些企業就像斷奶的孩子無所適從,生產日漸蕭條,乃至停產.

1.2重復建設,橡膠行業廠點分散
據1995年的第三次全國工業企業普查,全國橡膠企業包括眾多生產不穩定的小廠,多於4600家.投資相對不大的乳膠行業,重復投資,生產醫用手套,檢查手套等,生產無規模,產品質量上不去,工人勞動條件惡劣.行內無序競爭,產品價格不能自律.

1.3橡膠行業缺乏有效的企業管理管理出效益
這是一個不變的真理.市場經濟下的有效管理非常重要,對不少的企業來說,現代財務管理,營銷管理還得邊干邊學.在調查期間,發現有不少企業人員過多,行政人員比例過大,人浮於事,支出大於收人,這一情況在老企業中尤其明顯.另外,職工的思想也有變化,僱傭思想多了,主人翁的責任感少了.
1.4缺乏橡膠行業產品創新
目前,有的企業營銷狀況令人擔憂,產銷不對路,大量產品積壓,資金周轉不暢,工人工資都成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沒能開發出新形勢下社會需求的產品.有些以老技術,老設備克隆出來的小廠,還在生產國家產業政策明令限制發展的產品.產品轉型中資金,創新人才的缺乏,是諸多企業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2中國橡膠行業中成功轉制企業的經營指施橡膠行業雖然存在諸多弊端,但在其間也有一部分企業在改革轉制過程中,第二次再生,把握住了機遇,獲得了發展,成為橡膠行業的頂樑柱,他們所採取的經營措施如下:
2.1轉換經營觀念,拓展產品市場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步確立,買方市場基本形成的條件下,成功企業的領導強化市場意識,駕馭市場的能力明顯增強.這些企業以市場為導向,以調整產品結構為擴大銷售的突破口,對銷售情況進行跟蹤,及時掌握情況.不但積極開拓國內市場,還尋求國際市場,向國際市場推銷自己,為人世後贏得主動.

2.2發揮技術改造作用,開發新產品

2.3企業內部引人競爭機制

2.4引進和培養人才,為企業技術創新營造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產品表面上是質量,品種,售後服務等方面的競爭.但說到底,人才是企業參與競爭的關鍵因素.

3我國橡膠行業發展策略
我國已加人世界貿易組織,國家將採取的貿易自由化政策,盡管我們希望推遲,但還是要執行,屆時傳統的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概念就不再存在,而是全球統一的大市場,我國橡膠產業要想在人世後立於不敗之地,還須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3.1優化橡膠行業發展產業結構,搞集團化經營改變目前橡膠工業企業小而散,產業結構不佳而導致競爭力低下的狀況,支持優秀企業和企業集團兼並擴張,提高產業集中度以利於規模生產,降低生產成本,改變無序競爭狀態.對污染重的企業,堅決關停,逐步改善環境和優化產業結構.

3.2開發橡膠行業發展新產品,創名牌效應要求企業在質量,技術,管理,營銷等方面下功失,要加大技術開發的投人,不斷有滿足老百姓需求的新產品上市,保持市場份額.

3.3把握橡膠行業發展機遇,迎接挑戰
中國有近13億人口的廣大國內市場,當前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尤其是公路建設投資力度加大,為橡膠工業的發展提供可靠的市場和推動力;目前子午胎穩定發展,汽車,電子家電等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需要橡膠工業提供配套的優質,高檔產品,可以說,中國橡膠行業有如此好的機遇,可謂近水樓台先得月,但自身的實力要上去,才能抓住機遇.在21世紀初,展望未來的橡膠工業,雖然困難重重,但在全國經濟穩定發展的總態勢下,橡膠行業經過調整,創新,提高競爭力,是能夠克服困難,適應人世後的嚴酷競爭的.

3. 中國橡膠發展歷史

世界橡膠工業百年發展史:大體劃分為形成時期、發展時期、繁榮時期及穩定發展時期四個階段。 形成時期 早在11世紀,南美洲人民即已開始利用野生天然橡膠。1736年法國人C.孔達米納參加法國科學院赴南美考察隊,觀察到三葉橡膠樹流出的膠乳可固化為具有彈性的物質。後來,亞馬孫河流域的野生三葉橡膠樹的膠樣被寄回巴黎,開始引起了歐洲人的注意。1823年C.麥金托什在英國建立了第一家防水膠布工廠。

在同一時期,英國人T.漢考克發現橡膠通過兩個轉動滾筒的縫隙反復加工,可以降低彈性,提高塑性。這一發現奠定了橡膠加工的基礎。他被公認為世界橡膠工業的先驅。1839年美國人C.固特異發現橡膠與硫磺共熱可以大大增加橡膠的彈性,不再受熱發粘,從而使橡膠具備良好的使用性能。

橡膠硫化方法的發現對推動橡膠的應用起了關鍵的作用。19世紀中葉,橡膠工業已開始形成。它已能生產膠布、膠鞋、膠管、膠板及一些日用品等。 發展時期 19世紀末期,汽車及汽車輪胎的出現推動了橡膠工業的蓬勃發展。1845年英國人R.W.湯姆森首次提出了充氣輪胎專利。1888年英國人J.B.鄧錄普製造出第一條充氣自行車胎。1895年第一條充氣汽車輪胎問世。不久,汽車輪胎開始了商品生產。為了改進輪胎及其他橡膠製品的使用性能,1893年J.F.帕爾默將簾布(見簾子線)用於自行車胎。1900年簾布開始在汽車輪胎上應用。1906年,美國人G.厄諾拉格用苯胺作硫化促進劑。1912年S.C.莫特發現了炭黑的補強效果。不久,防老劑也應用於橡膠加工。1916年F.H.班伯里提出了橡膠密煉機(見塑煉)專利,橡膠加工機械相應得到了完善和發展。橡膠加工技術在這一時期中有了很大的進步。 隨著橡膠工業的迅速發展,原用野生的天然橡膠在性能和產量方面已不能滿足需要,19世紀中後期開始了天然橡膠的人工栽培。到20世紀20~30年代人工栽培的天然橡膠已經逐步取代野生橡膠,成為天然橡膠的主要來源。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天然橡膠供不應求,德國開始了甲基橡膠的小批量生產,主要用於製造硬質橡膠製品。這種合成橡膠質次價高,戰後即停止了生產。30年代開始了合成橡膠商品化的生產,聚丁二烯橡膠(即丁鈉橡膠)、氯丁橡膠、丁苯橡膠、 丁腈橡膠、丁基橡膠等相繼投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對戰略物資的需求,合成橡膠及與戰爭相關的橡膠製品如汽車輪胎、飛機輪胎、各種軍車用輪胎的生產均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繁榮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發達國家中的汽車等工業蓬勃興起,推動了世界橡膠工業的大發展。1943年鋼絲簾布輪胎問世,1948年,法國米什林公司試製成功子午線輪胎。同年,無內胎輪胎也問世。1953年有規立構合成橡膠研製成功。1956年,有規立構合成橡膠開始在輪胎中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部分天然橡膠使用。1965年,熱塑性橡膠開始應用於膠鞋及膠粘劑。1970年,首批澆注輪胎(用聚氨酯橡膠)誕生。1972年,芳綸簾子線開始投產。這一系列重大的技術突破,為橡膠工業的大發展提供了原料和技術基礎。70年代初期,橡膠加工及橡膠合成的生產技術達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從橡膠的耗量看,1950年世界耗膠量為2.3Mt,1973年達到了10.89Mt。1950年世界輪胎總產量為1.4億套,而1973年猛增到6.5億套。其他各類橡膠製品的生產量在 70年代初期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這是世界橡膠工業發展速度最快的時期。 穩定發展時期 70年代中期,石油漲價,嚴重沖擊汽車工業及石油化學工業,橡膠工業隨之出現了危機,不景氣的局面一直持續到80年代初期。世界耗膠量1979年為13.0Mt,1982年下降到11.6Mt,1982年以後開始緩慢回升。世界橡膠工業開始進入了較為緩慢的增長時期。橡膠企業的主要注意力由擴大產量轉移到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及技術水平,努力開發新產品、新技術。隨著世界范圍內新技術革命的興起,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大大提高了橡膠生產的技術水平。橡膠製品的電子計算機輔助設計促進了橡膠應用技術從技藝向科學的過渡。輪胎澆注工藝突破了原有的輪胎製造技術。熱塑性橡膠的廣泛應用促進了傳統橡膠工藝的根本性變革。

4. 橡膠行業發展趨勢

【報告名稱】 2009-2012年再生橡膠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投資 風險預測報告 【完成日期】 2010年1月 【報告價格】【印刷版價】 6000元 【電子版價】 7000元 【兩版合價】 8000元

中國是一個生膠資源相對緊缺的國家,中國每年再生膠消耗量的50%左右需要進口,尋找橡膠原料來源及其代用材料是中國奮斗不息的任務。因此,認真妥善處理好廢舊橡膠,對充分利用再生資源、擺脫自然資源之匱乏,減少環境污染,改善人民的生存環境具有極為深遠的積極意義和現實意義。再生橡膠一直是世界橡膠工業的重要原材料,它一方面可以代替橡膠,緩解了天然橡膠的嚴重匱乏;另一方面使廢舊橡膠實現了回收再利用,解決了廢舊橡膠污染環境的問題。中國再生橡膠工業在生產規模、企業規模、品種檔次、工藝技術、裝備配套、出口創匯等方面均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繼20世紀80年代成為全球最大再生橡膠生產國之後,中國已躋身全球再生橡膠工業發達國家行列。同時,中國再生膠行業發展還存在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產品結構不合理和政策不落實等問題,因此,中國再生膠行業應調整企業結構,擇優扶強、注重產品結構的調整和爭取優惠政策促進行業發展。隨著中國合成橡膠工業的進一步發展,產量進一步增加,價格進一步下降,加之入世之後國外合成橡膠的大量進口,將會直接沖擊再生膠市場。此外,隨著中國膠粉生產技術特別是精細膠粉生產技術的日臻完善,市場對膠粉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預測2010年全國橡膠消耗量約295萬噸,需要再生膠、膠粉59萬噸。 2009年,由中國石油和化工協會組織、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制定的廢橡膠綜合利用產業調整指導意見已上報工業和信息化部,廢橡膠綜合利用產業調整重點將鎖定污染綜合治理配套化、工藝技術節能化和產品結構精細化。今後3年內,廢橡膠綜合利用行業將以新型節能、環保工藝裝備對原有設備和工藝進行改造,使95%企業達到廢水、廢氣、廢渣排放的國家二級標准,30%的企業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准,產品生產能耗要比2007年降低26%。將重點發展特級輪胎再生橡膠、特種合成再生橡膠,爭取該類產品的生產能力和使用量以15%的速度穩定遞增。同時大力推廣高效節能工藝和無惡臭新型活性劑、再生軟化劑,從根本上解決尾氣污染及產品稠環芳烴超標的問題。產業結構調整主要從五方面入手:擴大污染綜合治理的配套能力,以工業粉塵治理、脫硫工藝尾氣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循環利用、工業煙氣的達標治理及總體配套能力為重點,使污染綜合治理比例在現有占產業80%基礎上提高到95%;進一步研發更高效、節能的環保裝備,為污染綜合治理由國標合格向國標優級提升提供保障;研發無污染助劑,從根本上解決礦物焦油造成的二次污染;使用新型節能粉碎機、脫硫工裝和後加工機械替代低效能機器,實現節能增效;研發特種合成橡膠的再生方法,讓氯丁膠、丁腈膠、三元乙丙橡膠、硅橡膠、氟橡膠等合成膠再生品種得到批量應用。目前國內已形成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四川等十大區域為主的廢橡膠綜合利用格局,但區域間產業結構和技術水平存在較大差異,部分地區生產方法原始粗放,環保治理不完備。雖然主流再生橡膠企業污染物治理已達到並超過國家標准,但也存在少數不規范生產的小、亂、差企業。從產品結構來看,2008年特級輪胎再生橡膠僅占再生橡膠總量的12%-15%,三元乙丙、丁腈、氯丁及特種橡膠中的氟橡膠、硅橡膠尚未得到量化應用,產品附加值有待進一步提高。 本研究咨詢報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國家經濟信息中心、中國橡膠工業協會、中國合成橡膠工業協會、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國內外相關刊物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再生橡膠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結合我公司對再生橡膠相關企業的實地調查,對我國再生橡膠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市場競爭格局與形勢、贏利水平與企業發展、投資策略與風險預警、發展趨勢與規劃建議等進行深入研究,並重點分析了再生橡膠行業的前景與風險。報告揭示了再生橡膠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准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銀行信貸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5. 中國橡膠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一年多來,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給世界橡膠工業帶來了極為嚴重的影響,許多發達國家的橡膠消耗量都有大幅下降,唯獨中國逆勢而上,呈現一枝獨秀的亮麗風景,全球橡膠工業的重心也正向亞洲轉移。
權威機構IRSG最新公布的數字顯示,去年前三季度世界橡膠消耗量為1577.1萬噸,同比下降10.6%;產量為1574.2萬噸,同比下降10.1%。世界前10位橡膠消耗國中,中國橡膠消耗量為601.1萬噸,增長20.1%,佔全球的38%;美國為151.1萬噸,下降26.8%;日本為108.3萬噸,下降29.7%;印度為90.2萬噸,增長2.2%;巴西為50.7萬噸,下降24.3%;德國為44.5萬噸,下降26.2%;韓國為40.3萬噸,下降23.8%。

在橡膠生產方面,中國的表現也引人關注。前三季度中國合成橡膠產量為212萬噸,同比增長23.3%,佔世界的23.7%;美國為145萬噸,下降21.3%;日本為91萬噸,下降27.8%;韓國為82萬噸,增長5.1%;俄羅斯為73.2萬噸,下降22.1%。中國天然橡膠產量增長12.5%,以41萬噸超過越南前進至世界第5位。位居世界第1~4位的分別是泰國,214.9萬噸,下降8.9%;印尼,198.7萬噸,下降7.3%;馬來西亞,61.8萬噸,下降29.2%;印度,53.6萬噸,下降10.8%。

估計2009年全年世界橡膠實際消耗量可達2060萬噸左右,比上年下降9.1%;橡膠產量2090萬噸,下降8.4%。全球橡膠工業在遭到金融危機嚴重沖擊後,將進一步向亞洲新興國家地區傾斜。目前亞洲已成為全球橡膠生產和消耗的中心地區。世界前10位橡膠消耗國亞洲已佔到7家,消耗量佔到60%以上;前10位合成橡膠生產國一半在亞洲,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48%,僅中日韓三國就佔45%;天然橡膠生產92%集中在亞洲,而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三國又占至全球的70%。

2009年中國率先走出世界金融危機陰霾,GDP增速達到8.7%,汽車產銷量超過1370萬輛,更給橡膠工業帶來新的生機。2010年將是中國橡膠工業迎來更大發展機遇的一年,橡膠消耗量有望接近700萬噸。

2010年中國合成橡膠產能將超過300萬噸。齊魯石化新建的10萬噸/年乳聚丁苯橡膠裝置已投產,合計能力達30萬噸/年;蘭州石化除10萬噸/年的新乳聚丁苯橡膠投入運行之外,又有5萬噸/年丁腈橡膠裝置建成;巴陵石化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膠(SBS)由年產12萬噸/年能力擴至20萬噸/年,總產能為23萬噸/年;新疆獨山子石化新建的18萬噸/年裝置開始生產,總產能為23萬噸/年;四川的15萬噸/年順丁橡膠和遼寧撫順的20萬噸/年乳聚丁苯橡膠即將建成;山西合成橡膠在原有3萬噸/年氯丁橡膠生產線基礎上,又新添了3萬噸/年新裝置。此外,普利司通惠州合成橡膠5萬噸/年溶聚丁苯橡膠和申華化學南通的5萬噸/年順丁橡膠新裝置也加入了生產行列。

與此同時,中國天然橡膠產量今年有望達到65萬噸,橡膠種植面積由3年前的68萬公頃擴大至93萬公頃。
中國企業走出去種膠也開始取得很大成果,以雲南橡膠投資有限公司為首的大小30多家企業在寮國和緬甸建設天然橡膠園,廣東、海南農墾企業也在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投資建設天然橡膠園,數量已達30~40家。僅海南農墾橡膠有限公司一家在境外的種植面積即有20萬畝,每年可加工天然橡膠2萬噸。此外,中國主要輪胎生產基地山東,為謀求輪胎原料的自供比,也在產膠國投資自建橡膠園。
國內外業界普遍認為,中國正在由世界橡膠工業大國發展成為世界橡膠工業強國,市場前景可期

橡膠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之一,不僅為人們提供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醫用等輕工橡膠產品,而且向採掘、交通、建築、機械、電子等重工業和新興產業提供各種橡膠制生產設備或橡膠部件。橡膠在國民經濟中是一種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戰略性物資。當前,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變化,中國橡膠工業發展面臨著調整、轉型、重組的考驗,如何順應變化,調整結構,促進我國橡膠工業走出逆境,平穩健康地發展,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

由橡膠大國向橡膠強國邁進

世界上天然橡膠的使用是1493年由哥倫布所發現,但直到1839年固特異發現硫磺可使橡膠交聯,才使橡膠有了使用價值,從此誕生了世界橡膠工業。橡膠工業是隨著汽車工業發展起來的,如今已成為許多發達國家重要的傳統產業。

同許多發達國家一樣,隨著近年來中國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膠消費和進口國。2009年,中國橡膠消費量達到588萬噸,連續8年位居世界首位,佔世界橡膠消費量的26%以上,主要橡膠產品產量在世界名列前茅。尤其是2009年國家相繼出台擴大內需的政策,使我國橡膠產業不僅經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頂住了輪胎特保案的考驗,還取得了超出預期的發展。

2009年,中國橡膠工業完成總產值略高於2008年,出口交貨值略低於2008年,利稅高於2008年。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力車胎、膠管膠帶、製品、膠鞋、乳膠、炭黑、廢橡膠綜合利用、輪胎模具等九個分會247家重點會員企業的統計,2010年1月份共完成工業總產值175.7億元,同比增長107.2%;出口交貨值41.4億元,同比增長47.4%;實現銷售收入167.95億元,同比增長96.1%;實現利潤總額7.09億元,銷售利潤率4.22%,同比增長6個百分點;實現利稅總額10.8億元,同比增長357.3%。

國際金融危機中,中國汽車市場的一枝獨秀,大大拉動了橡膠工業的發展,從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世界橡膠研究組織秘書長埃文斯日前在中國表示,隨著中國成為天然膠、合成膠的主要消費國,其生產及需求模式將對全球橡膠工業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國內外業界普遍認為,中國橡膠工業正在由世界橡膠工業大國發展成為世界橡膠工業強國,市場前景可期。

盡管如此,一些專家也指出,今年橡膠行業仍有諸多困難需要克服。一是輸美輪胎特保案對我國輪胎出口的不良影響將顯現,加之歐盟對輪胎實行環保壁壘,出口形勢不容樂觀。二是大宗原材料在國際炒家的炒作下一再暴漲,將大量吞噬企業的利潤。三是世界輪胎等橡膠產品市場沒有明顯回暖,中國以投資拉動內需,刺激經濟的政策已經出現放緩的信號,而以消費拉動內需增長的態勢還遠未形成。四是以低碳經濟為首的一系列技術壁壘已經擺在企業面前。此外,最近豐田等汽車廠家的「召回門」也為企業的擴張之路敲響了警鍾,企業如何在保證產品安全、質量前提下進行數量上的擴張,真正做大做強,這應當引起中國企業的關注。

橡膠市場發展具有堅實的支撐

盡管外部環境不利因素很多,使中國橡膠工業面臨自身經濟發展轉型和外部市場環境復雜多變的雙重考驗,但今年也是蘊含著更大希望和更多機遇的一年。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0年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為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仍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國家將繼續實施鼓勵汽車行業發展的舉措,橡膠工業與之密切相關,汽車工業的發展將是今年輪胎等汽車橡膠產品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拉動因素。專家介紹說,汽車橡膠製品約占汽車總成本的6%左右。全球每年消耗生膠量的70%以上都用於汽車行業,其中60%用於輪胎,40%用於汽車橡膠製品。而資料顯示,2008年全球千人平均汽車擁有量為140輛,其中歐洲國家平均擁有500多輛,美國擁有800多輛,而我國不足40輛,因此我國汽車市場的潛力還很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顧翔華表示,由於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2010年汽車增長可達10%—15%,產量或達1500萬輛。

另外,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和機場建設等基本建設項目的繼續實施,將進一步促進對輪胎、膠管膠帶、工程橡膠產品的需求。特別是國家進一步加強對「三農」的支持,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推進城鎮化作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持久動力,繼續汽車、摩托車等下鄉活動,將進一步推動各種橡膠產品的需求。為此,中國橡膠工業協會預計,2010年盡管中國橡膠需求有所減弱,但橡膠消費量仍將達到630萬噸。

調整結構是關鍵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認為,後危機時期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變化,中國橡膠工業發展面臨著調整、轉型、重組的考驗,為適應國內外市場的變化,促進我國橡膠工業走出逆境,平穩健康地發展,企業必須要在調整產業結構上下功夫。一是調整增長方式結構。從粗放型數量能力的增長,調整為技術型質量的提高。二是調整產品結構。從中低檔產品調整為中高檔產品,增加節能、環保、智能等橡膠產品的比例,培育中國名牌乃至世界名牌。三是調整市場結構。從單一市場調整為市場多元化,開發國內新市場,重視農村市場需求。從過分依賴出口,調整為以國內市場為主。國外市場力求多元化,穩定美、歐、日等傳統市場,擴大非洲、南美、東歐、東盟等新興市場。四是優化結構。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推動進出口結構轉型。一方面要抑制低附加值產品出口過快增長;另一方面在充分發揮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比較優勢的基礎上,採取措施優化產業結構和提高技術水平,實現出口商品向中高技術加工和較高附加值的集約型方向轉變。五是調整企業結構,從小而多,調整為大而強,提高企業競爭能力。

走低碳經濟道路

據了解,輪胎滾動阻力是影響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之一,滾動阻力每減少20%,每百千米二氧化碳排放就可減少400克,隨著家庭轎車的快速普及,消費者對車輛燃油經濟性的重視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橡膠工業與發展低碳經濟關系密切。橡膠原材料大部分以化石能源為原料,如合成膠、炭黑、纖維材料等,這種原料構成決定了橡膠工業必須走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的道路。

為此,范仁德提出,減少化石能源的比例,支持天然膠種植。他說,植樹造林不僅綠化生態環境,而且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物固碳、擴大碳匯、減緩溫室效應、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最經濟的的途徑之一。建議國家支持國內天然膠企業擴大種植面積或者「走出去」種植天然膠,提高其產量和質量,積極推動杜仲膠等「新興天然膠」產業的發展,同時提高天然膠的使用量。

此外,橡膠工業還應通過科技創新,調整產品結構,滿足汽車工業等領域的低碳化要求,如開發、生產適合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輪胎及低耗油輪胎,應用熱塑性彈性體等新材料開發製造汽車用密封、減震等製品,提高汽車用傳送帶的效率,開發生產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工業需要的橡膠產品。同時,加快環保橡膠填充油的研發與應用,為綠色輪胎製造提供技術保障,並大力開展廢舊輪胎等橡膠產品的回收和再生利用。

據南通回力橡膠有限公司董事長倪雪文介紹,中國再生橡膠工業發展60年來,回收利用廢舊橡膠近3000萬噸,為社會創造價值500多億元,節約和替代原生橡膠900多萬噸,我國自主開發的「廢橡膠動態脫硫新工藝技術」不僅在國內迅速成功推廣,並走出國門,為世界廢橡膠綜合利用,解決「黑色污染」和發展橡膠工業循環經濟做出了積極貢獻。在我國天然橡膠75%、合成橡膠46%依賴進口情況下,3噸再生橡膠可以替代1噸天然橡膠。2008年我國利用廢舊橡膠生產再生橡膠245萬噸,相當於為橡膠工業提供了80多萬噸寶貴的天然橡膠資源,比我國全年的天然橡膠產量還要多。按正常年份的價格,進口1噸天然橡膠需2200元美元左右,僅這一項計算每年可為國家節約外匯17.6億美元以上。他預計,2010年全國再生橡膠產量為270萬噸,增幅將達8%以上,作為變廢為寶的可利用再生資源,發展前景廣闊。

6. 橡膠前景

不知道你所說的煉膠工作是在哪種工廠啊?本人是做橡膠鞋底類的,在這個行業已經有十來年的工作經驗,依目前行業水平來說,你的目標應該不成問題,關鍵是肯吃苦,多學習才行,多了解其它工種.

7. 2018橡膠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前景如何

近年來,雖然國內抄合成橡膠產能大幅增加,但受產需結構性矛盾、低價進口產品、貿易政策等因素影響,進口量依舊較大。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國合成橡膠工業已經取得了不小的發展,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合成橡膠生產國家,且產能還在上漲。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認為,總體上看,我國合成橡膠的需求量仍將增長,但增長幅度將放緩。隨著我國輪胎等橡膠產品品種結構的不斷優化,常規產品的需求量將逐漸降低。因此,要大力提高新膠種的生產能力,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作為全球最大的合成橡膠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市場將繼續成為推動全球合成橡膠行業增長的重要引擎。不過面對當前行業出現的問題,橡膠行業需要通過淘汰落後產能、加速結構調整,實現產業升級轉型和綠色可持續發展。

8. 橡膠的發展情況

橡膠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之一。它不僅為人們提供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醫用等輕工橡膠產品,而且向採掘、交通、建築、機械、電子等重工業和新興產業提供各種橡膠制生產設備或橡膠部件。可見,橡膠行業的產品種類繁多,後向產業十分廣闊。
近幾年來,橡膠行業得到不少發展,已有細分行業穩中有升,新生橡膠細分行業則飛速發展,但同時,橡膠行業也還存在環境、資源、災害、創新等問題。
2004年,全國天然橡膠種植總面積69.62萬公頃,開割面積45.19萬公頃,干膠產量57.33萬噸。其中農墾橡膠種植面積41.1萬公頃,民營28.52萬公頃,分別佔全國橡膠總面積的59.03%和40.97%。
2005年,海南遭遇50年罕見的乾旱和百年不遇的台風災害,天然橡膠生產遭受重創。為挖掘國內天然橡膠種植、加工的發展潛力,增加自給,中國橡膠行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認真貫徹國家安全、節能、環保和清潔生產方針,並取得重大成果。尤其是橡膠助劑行業積極調整產品結構,綠色環保型助劑大幅增長,防老劑優良品種產量比例已達80%,促進劑達50%,有毒、有害、高致癌的NOBS生產量得到有效控制;廢橡膠綜合利用率達65%以上,再生膠及膠粉後加工利用領域擴大。
2006年,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六屆三次理事會討論通過並發布《中國橡膠工業「十一五」科學發展規劃意見》及橡膠行業「十一五」實施名牌戰略規劃意見。這是首次由協會組織制訂的行業規劃。規劃表明,橡膠工業「十一五」期間要走自主創新之路,全行業要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使中國成為世界橡膠工業的強國。
中國橡膠行業的發展前景廣闊。到2010年,中國天然橡膠總消耗量將達到230萬噸,橡膠工業的產品結構將有較大變化,新型產品、更新換代產品增多、新材料、新工藝應用擴大,生產技術有明顯進步。
橡膠行業的特徵決定了當一國的橡膠行業成熟後,該行業的景氣狀況與整個經濟的運行狀況將保持很強的相關性:其發展周期的長度與該國經濟周期的長度相當,走勢同向;但由於橡膠行業屬於基礎工業,它的周期變化要略提前於經濟周期的變化。另外,同樣由於橡膠行業處於國民經濟生產鏈的前端,其周期波動的波幅要小於產業鏈末端行業的波幅,也小於整個經濟的波幅。因此,從產業投資的角度看,成熟的橡膠行業比較接近收益型投資行業。中國的橡膠加工業正值蓬勃發展時期,各地的橡膠業不僅加快了中國工業的進程,也帶動了各地的經濟建設發展的良好局面。我國橡膠工業比較發達的地區有:雲南、廣東、山東莒縣、河北等地。

9. 在中國橡膠是稀缺資源嗎,橡膠都可以用來做什麼行業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橡膠行業是一個有160年悠久歷史的傳統產業,它是指以橡膠加工或直接服務於橡膠加工為職業特點的工業門類。因此,橡膠行業屬於一個龐大的體系。
橡膠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之一。它不僅為人們提供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醫用等輕工橡膠產品,而且向採掘、交通、建築、機械、電子等重工業和新興產業提供各種橡膠制生產設備或橡膠部件。可見,橡膠行業的產品種類繁多,後向產業十分廣闊。
近幾年來,橡膠行業得到不少發展,已有細分行業穩中有升,新生橡膠細分行業則飛速發展。
從2000年以來,我國每年天然橡膠實有種植面積都在增長,2006年我國天然橡膠的總種植面積達到77.62萬公頃,較2001年上升了23.66,其中2001至2004年間,我國天然橡膠的新種面積6.85萬公頃,2004年當年新種面積為3.54萬公頃,佔新種面積的52%,以5-8年的正常開割期推算,這部分新種植的橡膠樹將在2009年開割,因此,如果天氣正常我國天然橡膠整體產量將整體維持小幅上升的趨勢。
隨著近年來中國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膠消費和進口國。2007年中國進口天然橡膠164.8萬噸,價值32.6億美元,與上年相比分別增長2.2%和7.5%。
受我國輪胎產業的蓬勃發展,前幾年國產合成橡膠不能滿足國內輪胎發展的需要,因此近幾年我國合成橡膠產能整體呈現擴張的態勢,目前國內順丁橡膠還不能滿足國內需要,但是丁苯橡膠裝置建設在加快,已基本能夠滿足國內需求。
2007年,全國共生產合成橡膠222萬噸(含再生膠等),同比增長20%。其中丁苯橡膠是產量增長最多的品種,共生產72萬噸,同比增長23.7%;順丁橡膠產量增幅相對較小,共生產46萬噸,同比增長2.9%。SBS產量為30萬噸,同比增長3.3%。丁基橡膠由於燕山石化2007年上半年裝置檢修,因此產量較上年同期減少7%。2007年乙丙橡膠產量變化不大。丁腈橡膠及氯丁橡膠產量也較上年同期增長5%左右。
2008年,中國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消費量較上年增加7.7%,其中天然橡膠消費量達到259萬噸,而當中的168萬噸來自於進口,同比增長2%。
盡管全球經濟危機可能導致近期橡膠消費增長放緩,但遠期前景依然保持相對健康。中國汽車工業、公路建設以及運輸業的發展意味著國內輪胎和其他橡膠製品的需求依然旺盛。
中國投資咨詢網2009-2012年中國橡膠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閱讀全文

與橡膠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