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人做過關於銅膏行業現狀以及未來發展的分析嗎
目前,在國外工業發達國家,銅膏行業普遍處於較先進水平,世界大型企業主要集中在日本。同時,國外公司擁有較為成熟的設備,強大的研發能力,技術水平也處於領先地位。但與外國公司相比,製造成本相對較高。因此,發達國家的製造成本是一個劣勢。隨著中國銅膏生產企業的生產技術不斷提高,中國製造業的份額將不斷增加,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也將逐步提高。
預計銅膏的全球市場將從2018年的136.02百萬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336.77百萬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3.83%。銅膏市場是集中市場; 2017年十大製造商的收入約占總收入的50%。高端產品主要來自日本。
銅漿主要用於印刷電子,光伏產業,廣泛應用於電子工業。然而,今天對太陽能的需求正在增長,作為可耗盡資源的替代品,以及解決和緩解全球變暖的問題。太陽能發電設備的成本必須降低,以實現更廣泛的太陽能採用及其自我維持的增長。製造商目前使用銀(Ag)漿料在太陽能電池表面上形成電線和電極。含有90%以上銀顆粒的銀漿占這些電池材料成本的大約10%至30%。然而,白銀的高成本及其不穩定的價格對於製造商和消費者來說都是不利的。
恆州博智發表Global Copper Paste Market Research Report 2018該報告提供了銅膏行業的基本概況,包括定義,分類,應用和產業鏈結構。討論發展政策和計劃以及製造流程和成本結構。
數據來源:QYResearch研究中心
⑵ 銅加工行業在國內的趨勢怎樣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銅加工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研究顯示,近年來,我國銅材產量取得了較快增長,2010年全年銅材累計產量為1067.10萬噸,同比增長10.80%;2011年全年銅材累計產量為1110.60萬噸,同比增長18.60%;2012年全年銅材累計產量為1168.00萬噸,同比增長11.00%;2013年1-6月,銅加工材產量為684.87萬噸,同比增長達21.77%。2012年,我國共有銅加工企業1300餘家,其中小型企業占企業總數的80%以上;大型企業有十餘家,僅占企業總數的1%左右。我國銅加工企業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生產規模較小,加工工藝和裝備落後,生產技術水平相對較低,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處於較低水平,行業整體呈現大而不強,多而不精的局面。我國銅加工產品主要應用於電線電纜、輸配電設備、製冷設備、家用電器、汽車零部件等。據前瞻不完全統計,電線電纜用銅量占國內銅消費量的60%以上,是銅的需求大戶。隨著「十二五」時期電力投資的不斷擴大,城鎮化建設、海洋產業等的不斷推進,我國銅加工產品的需求將得到較好的拉動。銅陵有色的高導銅材項目為行業內企業樹立了典型,行業內企業需加強自身的技術創新和成本控制,提高市場競爭力,抓住較好的市場發展機遇實現創收。
如有不明之處請追問,回答滿意請採納 您的支持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 謝謝
⑶ 金融危機對銅產業的影響
2010年上半年,常用有色金屬價格總體還是呈現震盪下行走勢,6月中旬在美元高位回調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下,有色金屬價格有所反彈,而三季度有色金屬價格在6月反彈的基礎上持續回升。據湖南省有色金屬監測中心的監測,三季度有色金屬價格不斷攀升,已收回二季度的跌幅,並高位運行,尤其是稀貴金屬價格,今年以來總體持續上漲。展望後市,金融屬性占優,將助推有色金屬價格繼續上漲。 一、有色金屬產品價格持續上漲 2010年上半年,常用有色金屬價格總體還是呈現震盪下行走勢,6月中旬在美元高位回調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下,有色金屬價格有所反彈,而三季度有色金屬價格在6月反彈的基礎上持續回升,逐步收回二季度的跌幅,並高位運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稀貴金屬價格總體持續上漲。 據湖南省有色金屬監測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三季度有色金屬價格不斷攀升。一是常用有色金屬持續反彈。9月末,銅精礦、鉛精礦、鋅精礦、錫精礦的價格分別為4.6萬元/噸、1.43萬元/噸、1.08萬元/噸、14.8萬元/噸,同比分別增長31.4%、9.3%、17.4%、47.3%,但和6月末相比分別上漲7%、6.9%、9.6%、6.5%。二是稀有金屬價格總體大幅上漲。其中鎢精礦、銻、鉍價格分別達到8.8萬元/噸、7.7萬元/噸、12萬元/噸,同比分別增長33.3%、98.2%、39.5%,分別比6月份末增長6.7%、22.9%、9.1%;鉬精礦價格同比下降13.1%,比6月末回落4.8%。三是貴金屬價格屢創新高。白銀、黃金價格持續攀升,9月末價格分別達到4600元/千克、281.5元/克.同比分別增長27.1%、29.7%,比6月末增長8.1%、9.6%。 二、金融屬性助推有色金屬價格走強 三季度有色金屬行業整體運行形勢較好,價格持續上漲,主要受到來自國內外多重因素的交織影響,其中由供需主導的商品屬性處於平穩狀態,由流動性主導的金融屬性成為影響金屆價格走勢的最關鍵因素。 (一)宏觀經濟好於預期,市場需求繼續改善。目前全球經濟復甦放緩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我國PMI在經歷了3個月的連續回落之後,8月份比7月份上升0.5個百分點回升到51.7,9月份升至53.8,其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采購量指數升幅超過4%,表明生產情況趨於好轉;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9%,比7月加快0.5個百分點。隨著我國經濟逐步回升,佔全球金屬消費增量近一半份額的中國需求,對價格的負面影響已有所弱化,從上游產量來看,銅鋁等十種金屬產量仍呈現持續增長態勢,市場需求繼續改善。監測顯示,三季度企業對產品市場需求和產品銷售情況判斷的指數分別為21.2和30.3,比上季分別增加15.2和6.1個百分點,出口訂單指數比上季增加3個百分點。8月末33戶監測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51億元,同比增長77.4%,增幅較上季度下降7.7個百分點,但比全省各行業平均水平提高42.9個百分點;完成銷售產值233.4億元,同比增長75.9%。累計存貨87.5億元,同比增長32.4%,增幅較二季度提高5.4個百分點。同時,美、歐、日等國家的經濟出現好轉跡象,對金屬的需求逐步回暖,金屬庫存明顯下降,對金屬價格上漲構成支撐。 (二)重提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流動性維持寬松。三季度宏觀經濟基本面對有色金屬的影響總體偏弱,由流動性主導的金融屬性成為對有色金屬影響最為關鍵的因素。當前,在控制通脹和保持經濟平穩發展的博弈中,主要經濟體均表現出了扶助經濟的勢頭:美日重新開始經濟刺激政策,重提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其中美聯儲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基準利率在0-0.25%的水平不變,並稱一旦需要,將提供額外的寬松政策以支撐經濟、提高通脹率;歐洲在經歷債務危機之後,注入大量資金緊急救市,其效果在歐元區逐步得到反映;中國方面,8月的M1同比增速為21.9%.M2同比增速為19.2%,M1在連續3月低於預期之後,首次出現超預期的現象,反映了經濟的見底企穩帶來流動性創造的恢復。可見當前市場上流動性依然充裕,由流動性導致的通脹預期加強,金融性購買需求膨脹,大量資金流向相對保值的黃金。銅等有色金屬大宗商品,導致有色金屬價格出現持續上漲。 (三)人民幣持續升值助推金屬價格。自6月19日啟動匯改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尤其是9月份以來,央行連續調高人民幣中間價,9月29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6936,再創匯改以來新高,二次匯改以來人民幣累計升幅已達到1.64%。人民幣升值將導致大量的熱錢湧入,進而造成國內流動性泛濫,其影響傳導到金屬市場上來,會推動金屬價格大幅上漲。據粗略測算,就中國的邊際需求對於大宗商品的價格影響而言,人民幣每升值1%,商品價格則上升5%左右,根據測算,二次匯改以來大宗商品價格大概累計增長8.2%。全省有色金屬監測數據顯示,9月底鉛精礦、鋅精礦、錫精礦、銅精礦、白銀價格較匯改前分別增長11.9%、12%、7.3%、7%、9.1%。 (四)美元大幅貶值支撐有色金屬價格。美國經濟復甦疲弱,下半年以來美元持續走弱,近期美聯儲重申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並表示不排除推出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美元指數大幅回落。9月底美元指數78.81,和6月末相比下降了8.5%。美元持續下跌,二季度強勢美元對有色金屬價格的壓制局面得到扭轉,投資資金撤離美元轉而投資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資產替代效應強化兩者之間的背離關系,並對有色金屬價格的上漲構成支撐。尤其是美元走弱,市場出於避險需要,購買以黃金為代表的貴金屬,促使稀貴金屬強勢上漲,監測顯示,三季度白銀、黃金價格環比分別上漲8.1%、9.6%。 三、應關注影響有色金屬金融屬性的幾個問題 (一)物價上漲,通脹預期值得關注。8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3.5%,漲幅比7月份擴大0.2個百分點,1-8月份,CPI同比上漲2.8%,比1-7月份擴大0.1個百分點,CPI連續兩個月超過3%,並且呈現上升趨勢。同時,8月份當月我國PPI同比上漲4.3%,雖然漲幅比7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但環比上漲0.4%。近期物價走高主要由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帶動,通脹壓力進一步加大,一方面使得市場對加息的預期增強,進而影響流動性的變化和投資者的取向,並引起有色金屬價格的變動;另一方面,物價上漲,使得企業成本增加,企業的利潤空間收到擠壓。監測顯示,企業對本季及下季原材料購進價格判斷指數分別比上季上升了15.2和36.4個百分點,對本季及下季企業盈利情況判斷指數分別比上季下降了9.1和3個百分點。 (二)我國房地產後續政策取向值得關注。今年4月份開始,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全方位調控,對房地產行業產生了巨大沖擊,時隔百日,從各大城市的房地產成交數據來看,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效果遠不及市場預期,從而引發了「二次調控」的強烈需求。房地產調控政策走向是目前大宗商品價格變動的重要決定因素,因為我國28%的銅、33%的鋁和49%的鋅消費均是由房地產拉動的,房地產政策變動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有色金屬需求,並帶動價格波動。同時,房地產政策變動會引發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擔憂,間接影響有色金屬市場行情。 (三)全球經濟走向的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值得關注。8月份眾多宏觀經濟指標均表明全球經濟復甦有所放緩,這將是基本金屬價格上漲面臨的最大風險,全球經濟缺乏新的、較好的經濟增長點。就美國而言,道指整體呈振盪下跌的走勢,原油走弱,房地產市場和就業形勢依然不容樂觀。中國目前也面臨復甦進程趨緩,物價上漲,房價高企的局面,利率調整及房地產政策調控的預期增強。而近來復甦相對較好的歐元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歐元貶值從而推動了其出口的強勁增長,其內生的經濟增長動能依然較為缺乏。在美國復甦遭遇困難,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歐元區的復甦勢必也將會受到影響。因此,總體上看全球經濟目前已經暫別了「齊頭並進」的階段,正處於「此消彼長」的時期,而這種狀況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還將延續,並對基本金屬的真實需求產生較大影響。 四、有色金屬價格展望及相關建議 (一)價格展望。從當前的經濟金融形勢來看,全球經濟籠罩在增速放緩的現實當中,供需主導的有色金屬商品屬性處於平穩狀態,宏觀基本面的影響偏弱,金融屬性占優。一是美日等國繼續採取的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將進一步提升全球流動性;二是低利率與其他寬松貨幣政策對美元指數帶來較大壓力,以及出於美國當前的經濟現狀,美元指數進一步回落的可能性較大;三是我國將繼續推進匯改,在外界的壓力下,人民幣依然存在升值空間;四是我國繼續實施節能減排政策,一定程度上限制有色金屬產能;五是我國加大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對稀有金屬市場需求。因此,有色金屬價格有望繼續上漲。但是,當前基本面方面並未有足夠的利好支撐,國內需求很難大幅增長,加上經濟面的不確定因素增加,其中受通脹預期影響,貨幣政策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房地產的二次調控對市場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所以震盪挺理格局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有色金屬市場的主旋律。綜上,我們認為,四季度有色金屬價格有望呈現十高位震盪向上的格局。監測數據顯示,監測企業對下季產品銷售價格水平預測的指數為51.5,比上季上升36.4個百分點,表明企業對價格上漲持樂觀態度。 (二)對有色金屬企業的相關建議。一是密切關注國內外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走勢及調控政策的變動,及時掌握世界經濟復甦進程所引起的有色金屬需求的變化,重點關注由需求引起的商品屬性和由美元、流動性及房地產引起的金融屬性之間的博弈,根據宏觀經濟金融形勢適時調整經營策略。二是加強企業經營管理,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合理控制管理成本和銷售成本,同時採用新技術、新設備,加快節能減排,降低企業生產成本,、三是繼續加強產能調整,強化環境監管,淘汰落後產能,控制產能過剩,積極尋求戰略重組,通過兼並、聯合、控股等形式,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提高有色金屬企業競爭力。四是金融機構對發展循環經濟、降低資源消耗、實施技術改造的有色金屬企業和項目應該優先支持,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扶持力度。
⑷ 單晶銅的行業前景
集成電路時信息產品的發展基礎,信息產品是集成電路的應用和發展的動力。伴隨著集成電路製造業和封裝業的興起,必然將帶動相關產業,特別是上游基礎產業的蓬勃發展。作為半導體封裝的四大基礎材料之一的鍵合金絲,多年來雖然是晶元與框架之間的內引線,是集成電路封裝的專用材料,但是隨著微電子工業的蓬勃發展,集成電路電子封裝業正快速的向體積小,高性能,高密集,多晶元方向推進,從而對集成電路封裝引線材料的要求特細(¢0.016mm),而超細的鍵合金絲在鍵合工藝中已不能勝任窄間距、長距離鍵合技術指標的要求。在超細間距球形鍵合工藝中,由於封裝引腳數的增多,引腳間距的減小,超細的鍵合金絲在鍵合過程中常常造成鍵合引線的擺動、鍵合斷裂和踏絲現象;對器件包封密度的強度也越來越差;成弧能力的穩定性也隨之下降,從而加大了操作難度。另外,近幾年來,黃金市值一路飈升,十年時間黃金價格增長了200%多,給使用鍵合金絲的廠家,增加了沉重的原材料成本,同事也加大了生產及流動成本,生產廠商的毛利潤由20%降到了6%,從而導致了資金周轉緩慢,制約了整個行業的技術提升及規模發展。由此表明,傳統的鍵合金絲根據自身的特點已經達到了其能力極限,再也不能滿足細線徑、高強度、低弧度、長弧形、並保持良好導電性的要求。因此,隨著半導體集成電路和分立器件產業的發展,鍵合金絲無論從質量上、數量上和成本上都不能滿足國內市場的發展要求。特別是低弧度超細金絲,大部份主要依賴於進口,占總進口量的45%以上。所以國家在新的五年計劃期間,提出把提高新型電子器件創新技術和工藝研發水平納入國家專項實施重點規劃項目來抓,大力開發高科技、高尖端、節能降耗、綠色環保型半導體集成電路封裝新材料。
隨著電子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其應用基礎與核心的大規模集成電路、超大集成電路和甚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特徵間距尺寸已走過了0.18µm、0.13µm、0.10µm 的路程,直至當今的0.07µm生產水平。其集成度也達到數千萬只晶體管至數億只晶體管,布線層數由幾層發展至10層,布線總長度可高達1.4Km。這樣一來,硅晶元上原由鋁布線實現多層互連,由於鋁的高電阻率制約,顯然難以得到發揮。所以在晶元特徵間距尺寸達到0.18µm或更小時,根據研究我們採用了電阻率低、電氣性能和機械性能俱佳,以及價格低廉的單晶銅絲進行了多次的鍵合試驗,結果解決了多層布線多年要解決的難題。同樣情況,由於晶元輸入已高達數千輸入引腳的大量增加,使原來的金、鋁鍵合絲的數量及長度也大大增加,致使引線電感、電阻很高,從而也難以適應高頻高速性能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同樣採取了性價比都優於金絲的單晶銅(ф0.018mm)進行了引線鍵合,值得可賀的是鍵合後結果取得了預想不到的成功。從此改變了傳統鍵合金絲的市場壟斷,實現了單晶銅絲鍵合引線在中國集成電路微電子封裝產業系統中的應用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同時也填補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節省貨幣金屬黃金消耗,增加了中國黃金戰略儲備具有一定重大的意義。
美、日、歐等發達國家,經過對單晶銅布線及其引線鍵合的多年研發工藝,技術已日漸成熟,近幾年少數高校及科研院所(如哈工大)和該公司一樣未雨綢繆,開展了對單晶銅引線可靠性的探索和研究,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近幾年來,根據國內外集成電路封裝業大踏步的快速發展,該公司緊跟這一發展趨勢,在全國率先研發生產出單晶銅鍵合絲,其直徑規格最小為ф0.016mm,可達到或超過傳統鍵合金絲引線ф0.025mm和緝拿和硅鋁絲ф0.040mm質量水平。為促進技術成果盡快向產業化轉移,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為此,我們一直期待著能早日為集成電路封裝業高尖端技術的應用做出應有的貢獻。
特別令我們高興的是,這種期待與渴望,在「2007年中國半導體封裝測試技術與市場研討會」上,我們公司的單晶銅鍵合引線新產品被行業協會的專家「發現」,並立即得到大會主席及封裝分會理事長畢克允教授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從此我們將在分會的領導下,將這一新興的單晶銅鍵合絲新產品盡早做強做大,走在全國的前列並瞄準國際市場,以滿足即將到來的單晶銅鍵合引線的大量需求。
為此,我們起草了「高技術、高附加值、國家重點推廣項目——IC封裝單晶銅鍵合引線項目分析書」,幫助相關投資者對該項目進行實地市場了解、分析,並給予投資者一定的風險解析。
⑸ 銅礦產業的發展趨勢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6-2021年 中國精銅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在銅價持續下跌的背景下,市場人士表示,許多銅礦企業未來業績前景將受到不利沖擊,有可能會被迫選擇減產。多家海外投行還預計,目前價格遠遠不是銅價的底部,一些對沖基金開始加大做空銅的力度。
倫敦金屬交易所三個月交割的期銅價格大幅下跌5.74%至每噸5522美元,刷新自2009年7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今年以來累計下跌12.35%。
跌勢仍未結束
多家投行指出,由於對全球經濟成長的擔憂以及原油等大宗商品下跌拖累等因素共同作用,銅價跌勢或仍未結束。
世界銀行13日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低於6月預測的3.4%;2016年全球GDP增長將達到3.3%,低於6月預測的3.5%;2017年的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至3.2%。全球經濟持續放緩預期對工業金屬價格構成壓力。
高盛集團指出,一季度LME銅庫存增加的預期將繼續打壓價格,銅價仍有嚴重下行的風險,預計中國相關需求仍將持續疲軟。德意志銀行大宗商品研究部負責人里維斯表示,銅的空頭倉位已升至數年來高位。銅依然是大宗商品類別中其最傾向於做空的品種。
減產將不可避免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銅價自去年7月以來已跌超近30%,已促使許多生產商大舉縮減今年的勘探計劃。如果銅價繼續走軟,大多數銅生產商可能需要嚴格控制資本支出,推出包括減產以及減少投資等措施。
當銅價處於每噸5000美元時,礦企會感到難忍的「切膚之痛」,那時全球將有四分之一銅生產商的現金流將受到嚴重影響,礦企將會明顯減產。
力拓和必和必拓兩大礦業巨頭日前也表示,銅市場目前仍處於供應過剩狀態,從2018年起供應才會趨緊,供需缺口將擴大。野村分析師帕特里克?瓊斯表示,對必和必拓和力拓等大型礦企而言,鑒於鐵礦石及煤炭等領域的投資似乎告一段落,銅礦就變得尤為重要。然而隨著銅價持續下滑,加之銅礦項目的復雜性和高昂成本意味著大型礦企可能被迫減少銅產量。
分析人士指出,大型的多元化礦企都擁有規模可觀的銅業務,目前即使排除銅價下滑因素,它們也面臨各種難題。例如,隨著必和必拓開採的礦石品位降低,世界產量第一的智利埃斯孔迪達銅礦在2016年將出現產量下降。力拓在美國猶他州的賓厄姆峽谷銅礦今年將因修復性工作而減產,力拓運營的另一座銅礦奧尤陶勒蓋則由於糾紛,使得預期中的地下開采階段全面推遲。
而獲取開采許可非常費力以及礦場建設費用則更成為全行業所面臨的問題,力拓等礦企為此已經放棄了一些項目,盡管這些項目涉及的銅資源十分可觀。
⑹ 中國銅產業有哪些
1.江西銅業
2.雲南銅業
3.銅陵有色
等等.......其他只是小傢伙!這些是主要的!!
⑺ 中國銅消費重點領域是中國銅工業的發展現狀中國銅工業的重點企業有哪些
銅的消費行業主要集中在電力、家電、建築、汽車行業,而在這四個行業中,以電力行業用銅量為最大。
中國銅工業的重點企業:
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
雲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
銅陵有色金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精誠銅業股份有限公司
大冶有色金屬公司
金川集團有限公司
銅工業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行業。在中國現有124個產業中,有113個部門使用銅產品,佔91%。銅工業和其他行業的關聯程度也較高。
世界銅資源主要集中在智利、美國、尚比亞、俄羅斯和秘魯等國。其中智利是世界上銅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其銅金屬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的1/3。而在產量方面,智利是全球最大銅產國,2006年其產量約佔全球產量的37%。在消費方面,2000年前在銅消費市場唱主角的是西方歐美國家,但在2000年後銅消費市場的主角換成了中國、俄羅斯、印度和巴西。
雖然銅的使用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但在近50年銅工業才得到發展。建國以來經過50多年的建設,中國銅工業取得輝煌成就,建成了比較完整的銅工業生產體系,步入世界上重要銅生產國行列。2008年前三季度,銅產量繼續增長,銅原料進口繼續增加,貿易逆差繼續擴大,固定資產投資向礦山轉移,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
2007年以來,中國宏觀經濟高速運行,推動國內銅市場快速發展。國內銅消費繼續升溫,新增資源強勁增長,出口貿易呈現下降,市場供求關系寬松,壓力增大。受國際市場能源、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及美國次級債、世界經濟預期和國內宏觀經濟調控政策等諸多因素影響,市場價格呈現高位寬幅振盪。
2007年銅消費在2006年的基礎上穩步回升,銅市消費需求量增加。國內消費穩定增加主要得益於國家基礎設施的建設、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房地產行業的火暴及交通運輸行業的快速發展。2008年1-8月銅消費達到330萬噸,同比增長3.2%。2008年1-9月銅表觀消費累計增長4.61%,遠低於2007年同期的37.57%,增速放緩明顯。從國內銅市場總體供求關系來看,盡管國內消費增速有所增加,但增長幅度是大大低於同期新增資源的增長幅度。因此,整體市場是處於供大於求的格局。
空調和電力是中國兩大銅消費領域,隨著宏觀調控力度加大,國內投資增速明顯下降。從銅的微觀消費層面來看,銅的消費行業主要集中在電力、家電、建築、汽車行業,而在這四個行業中,以電力行業用銅量為最大。
在「十一五」後期,城市及農村電網改造仍將使電力電纜較為快速增長,在未來兩年,輸變電設備的進一步升級換代、大容量輸電線路建設改造、城鄉電網進一步改造等仍將給中國的銅消費帶來相當大的潛力。
未來中國銅工業將向以下三個方向發展:加快重組步伐,建立大型銅業集團;加速礦產資源勘探與開發,提高原料自給率;銅加工業必須走技術創新之路。
中國投資資訊網 2009-2012年中國銅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