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產業發展研討會

產業發展研討會

發布時間:2020-12-01 06:44:24

㈠ 為什麼海峽兩岸要開展現代農業發展研討會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也是關系百姓生計的民生產業。《建議》從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全局出發,對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作出了全面部署。這對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發展現代農業,是推動經濟發展、保持社會穩定的基礎支持。
在我們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一要吃飯,二要建設,始終是做好經濟工作的重要准則。近10年來,我國糧食消費增加了約1000億斤,蛋類消費增加4成,肉類增加5成,水產品增加6成,奶類翻了兩番。今後一個時期,正是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時期,農產品需求持續快速擴大,保障農產品供給面臨巨大挑戰。同時,人民群眾對農產品價格波動也越來越敏感,特別是低收入群體更為在意。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中,如果農業發展跟不上,主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出了問題,人民日常生活受影響,通貨膨脹風險加大,整個社會就難以安定,現代化建設全局就會受到影響。必須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夯實農業基礎,努力使農業現代化與工業現代化、城鎮化進程相協調。
第二,發展現代農業,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雖然我國農業對國內生產總值和財政稅收的貢獻率確實在下降,但農業仍然是關系農民生計的最大產業。目前全國還有近
3.2
億勞動力靠農業為生,農民純收入中有49%左右來自農業。必須看到,通過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業集約經營,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延伸農業產業鏈條,靠農業增收仍然大有文章可做。比如,我國不僅有近18.3
億畝耕地,還有60億畝草原、42.7
億畝林地、42億畝大陸架漁場、
2.6
億畝內陸水域,用現代經營方式和科學技術把這些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向農業廣度和深度要效益,仍可以為農民增收提供廣闊空間。
第三,發展現代農業,是應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必由之路。
當前隨著大量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引發了農業發展的深刻轉變和農村社會結構的深刻轉型,一些地方農業兼業化、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在這種情況下,應對之道一方面是引導農地向種田能手集中,另一方面是發展覆蓋全程的農業產業生產經營服務,在農戶經營基礎上把一家一戶幹不了、干不好、干起來不合算的環節交給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和其他服務組織去干,通過社會化、專業化服務解決農戶生產經營的專業化、標准化、規模化、集約化。只有把現代農業搞好了,才能防止出現農業萎縮、農業凋敝的狀況。
第四,發展現代農業,是增強農業國際競爭力的迫切要求。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農業面臨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近幾年,我國農產品進得多、出得少,已經由傳統的農產品貿易順差國家,轉變為逆差國家。特別是我國大豆產業遭受了巨大沖擊,奶製品、食用油產業遭受的沖擊也日益顯現。農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實質上是生產條件、科技含量和經營方式的競爭,必須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才能在國際市場競爭較量中立於不敗之地。

㈡ 天然居硅藻泥總裁沈承全好像參加了2014中國硅藻泥產業發展研討會,是真的嗎

是的,還有其他幾家硅藻泥
如:綠之舍硅藻泥, 大津....

㈢ 首屆海西(石獅)電子商務產業園戰略規劃與創新發展高層研討會探討什麼問題

本次「研討會」抄從石獅紡織服裝電商產業未來如何發展,當地政府如何發揮引導作用,行業協會和園區如何協助政府推動當地電商發展,行業協會和園區如何幫助電商會員企業與入駐園區企業發展等幾個方面展開?專家分別就:中小企業依託大平台,創新電商營運模式,構建電商生態鏈,電商競爭靠人才培養,關注跨境電商發展,發揮園區集聚和輻射效應等多個層面提出自己的見解。並針對全國各地創建電子商務示範基地的發展現狀,廣泛探討當前各地在創建示範基地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矛盾、瓶頸與障礙等共性問題,深入交流各地電子商務創新應用、產業發展與政策制定實施的新課題、新動向和新趨勢,建議園區充分利用石獅良好的品牌與地緣優勢,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加快推進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的創建步伐。

㈣ 誰有有關三七產業發展研討會

由雲南省文山州科學技術研究所承擔的三七優質高產新品種選育技術研究項目,經過大量研究工作,於2006年3月6日通過了省級專家鑒定。在鑒定會上,專家一致認為:項目針對雲南三七產業發展中的關鍵問題,開展新品種選育技術研究,對於推進雲南三七產業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該項目的研究成果具有創新性和較好的推廣應用前景,主要取得了以下3個方面的新突破:
一是建立了種質資源圃,收集了峨眉三七、屏邊三七、姜狀三七等近緣植物種質資源,制訂了三七種質資源描述規范、數據標准;其中有53份三七種質資源進入國家葯用植物種質資源共享平台。
二是開展了較為系統的三七生物學、三七生殖生物學研究,首次發現了三七無融合生殖現象,建立了三七新品種系統選育技術體系,選育出了三七栽培歷史上的第一個新品種「文七一號」,總皂苷平均含量比傳統種群高14.25%,產量提高7.13%—11.75%,累計應用面積達9440畝,增加產值800餘萬元。
三是應用ISSRT和RADP技術開展了三七遺傳多樣性研究,愈傷組織誘導再生植株研究和多倍體研究等生物技術育種相關的技術研究,初步獲得了組培再生植株和四倍體三七植株,為進一步開展三七新品種選育奠定了較好基礎。

㈤ 請問中國石油石化產業"互聯網+"發展戰略研討會主要討論什麼的

你好,剛在活動家查了一下該會議資料,
會議主題:互聯 變革 發展
會議主要內容

(一)制訂能源領域「互聯網+」建設指導意見,深化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在石油石化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應用,推動石油石化產業發展、信息服務合作共贏新生態,引導其加快和石油石化企業密切融合,建立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開放型產業生態體系。

1. 石油石化產業「互聯網+」探討。

2. 石油石化企業信息化建設規劃探討。

3. 智能煉化建設探討。

4. 數字油田建設探討。

5. 工程建設信息化探討。

6. 數字化管道建設探討。

7. 移動應用系統、雲計算平台、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在石油石化產業信息化建設中應用。

8. 生產運行管理系統、ERP系統、能源管理系統建設與應用。

9.「互聯網+」在勘探與生產、油田企業、煉化企業、銷售企業、天然氣與管道領域的升級與轉變。

10. 建立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新型生產運營模式。
11. 數據傳輸網路、衛星通信、數據中心、信息系統運行維護、信息安全管理與相關技術。
主辦單位:中國石油企業協會
會議時間:2015年9月10日至12日(9日全天報到)

會議地點:西安市,具體地點待定。

㈥ 1994年7月召開的「中國中西部經濟發展研討會」的主要議題是什麼

中國中西部經濟發展研討會綜述
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社科院和台灣「亞洲和世界社」於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聯合舉
辦了「中國中西部經濟發展研討會」。來自台灣、香港和大陸及東南亞的約50多位專家、學者及
企業家出席了會議。會議就我國中西部的發展問題各抒已見。現將海峽兩岸學者觀點綜述如
下:
一、大陸專家、學者的觀點
(一)戰略選擇
要促進落後地區發展,與會者認為:
1.靠中央權威進行宏觀調控。即在產權主體多元化和配置資源向發達地區傾斜的條件下,
在發展戰略和產業結構調整這類市場不能發揮作用的領域內,藉助中央權威的宏觀調控,通過
社會再分配調節功能彌補初次分配中的某些缺陷,體現效率優先基礎上的兼顧公平,彌補市場
功能的缺陷。
2、建立突破「二元結構的封閉」的新發展機制。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四個結合」的辦
法,即國家的幫助與自立更生相結合,國家對中西部地區的資源開發和這些地區的發展繁榮相
結合,當地的資源優勢與沿海、東部發達地區的人才、資金、技術優勢相結合,經濟開發與智力
開發相結合。
3、中西部要認清國內和國際兩大變數對東部和中西部關系重塑的影響,抓住傳統工業向
中西部轉移的機遇,調整本地區的發展戰略,制定相配套的政策措施。注重對內對外開放,面向
國內國際市場,花大力引入內資外資,抓好商品輸出和勞力輸出,搞好基礎設施建設。
4、增加人類資源投資是一項根本性措施。努力發展教育文化科技事業,推行計劃生育、改
善基層衛生保健和初等教育條件,下氣力轉變幹部群眾的落後、不良觀念和作風,提高人的素
質。
5、在扶貧區域政策上,要城市扶貧與農村扶貧兼顧考慮,及早構建有效的城市扶貧系統,
以應對城市貧困人口增加的趨勢。
(二)政策措施
1、發展農業對貧困農村有特殊的重要性,農業仍是落後地區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同時,
要調整單一的農業生產結構,因地制宜地發展林果業、畜牧業。有條件的地方應建立規模性的
名、特、稀、優商品基地,發展高附加值產業。
2、立足本地資源、以市場為導向,發展鄉鎮企業和第三產業,注意培養一批經營人才和實
業家。鼓勵勞動力地區間和城鄉間的流動。而且,農村勞動力的流動與發展鄉企相比,幾乎不
受教育程度的影響,勞動力獲得收入的成本也相對低得多。 3,建立多元化所有制結構。個體、私人經濟發展的政策可以放得更寬,以推動商品經濟更
快發展。明晰產權關系,加速荒原、荒坡、荒山、荒水等資源的經營開發,但應注意生態保護。
4、建立公司、農民技術協會、政府經濟組織等各類市場經濟中介組織。組織農民,為農民提
供產前、產中和產後全過程服務,引導農民進入市場。
5、探索扶貧貸款資金的有效使用方式,解決貧困農戶取得扶貧貸款和還貸率低的問題。對
於達到一定資金規模的扶貧項目,應試驗由投資主體(例如國家、企業、基金會等)委託中介組
織實施,以規范的法律形式,確保資金少風險、無滲漏,達到預期目標。
6、對不具備基本生存條件地區,組織農戶異地遷移開發,積極探索和逐步實行各種形式的
異地扶貧的方式。
7、在資金籌措政策上要多元化、開放式。同時,應盡快拆除企業和個人投入的政策壁壘(應
免徵稅收),逐步建立以慈善家和企業為主、國家為輔,全社會參加的資金籌措機制。
二、台灣學者的觀點
(一)對大陸扶貧計劃的看法
台灣學者對我中央政府有關扶貧工作各文件的精神和政策規定,認為「相當積極」,「報告
的精神相當不錯」。同時,也按照台灣實行救助的經驗提出了一些建議:1、貧窮是多樣化的,要
對症下葯,制定相應措施。對出現的各種新貧困形態要有應變能力。2、教育落後是致貧的重要
因素,有必要下決心徹底貫徹基礎教育的要求。3、對貧困地區的健康、安老、救助等基本項目仍
不可忽略。
(二)對中西部經濟開發對策意見
1、迫切需要廉能政府。將有能力、有作為的幹部派往中西部各縣、市去領導經濟開發,是最
重要的課題。優秀政府人才的引進,至關重要。
2、積極推動基本建設。引進外資、僑、港、台資再加上大陸自有資金,有計劃地推動各種基
本建設,如鐵路、公路、航空、航海、電力、郵政、銀行等設施,以長期帶動整體經濟發展。
3、成立人才培訓機構。培養所需各種人才,包括組織、管理教育、行政、科技、技工等各方面
的人才。同時興辦教育消除文盲。
4、擴大宣傳加強交流。一般說,落後地區比較保守,要注意觀念更新,同時要多宣傳中西部
特色。這樣做,一可吸收游資,二則促進交流,有利於經濟開發。
5、積極引進外來資金,妥善運用扶貧基金。制定種種優惠政策,爭取海內外和國際組織的
資助,設法擴大扶貧基金的來源。同時有計劃和妥善管理、運用好扶貧資金。
6、設立從中央到地方的常設扶貧開發機構。有計劃、有決心地長期推動中國中西部的經濟
開發工作。
(三)落後地區中小企業發展策略
1、制定具法律地位的中小企業發展條例,設立中小企業發展的主管單位及專責協助開發
海外市場的貿易機構。對涉及企業發展的各有關方面要有明確的政策依據和適當的輔導或獎
勵。
2、發展與健全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的互助合作關系。對中小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與技術
輔導,也鼓勵中小企業的生產、行銷與開發等合作。
3,籌組民間融資市場、生產資料期貨市場、勞動力市場及地區性流通市場。對鼓勵發展的
產業中小企業實行政策優惠,活躍區域經濟及增進中小企業競爭力。
4,重視落後地區的職業與技術教育。
5、鼓勵外商參與內陸地區中小企業的合資經營,並由政策提供部分風險承擔與租稅優惠
的保證。
(四)從與台灣中小企業發展條件比較看,大陸中小企業發展應注意之處
台灣中小企業在台灣整個經濟結構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1992年,它僱用的員工佔全
體企業受雇者的68. 63 0 o;生產總值佔全部企業的49. 81 0 o;出口創匯佔全部企業外銷收入的
55. 92 0 o。如比較海峽兩岸中小企業發展條件,大陸的中小企業絕大多數條件並不亞於台灣。
大陸外銷市場的開拓沒問題,而內部市場規模相對台灣則大得多,而且具有廉價而充沛的
勞動力。兩岸的專業分工概念與社會條件,大致上大同小異,只是大陸的電力顯然不足,這是發
展制約因素。在環境保護的壓力方面,雙方也都有隱憂。
在微觀條件方面,資金不足,兩岸在發展開始階段是一樣的。由於同文同種,只要社會容許
企業家存在,至於企業家精神的培養和發展,不會有太大差別。不過,台灣中小企業的成就,主
要是僱主與員工有人際關系與經濟誘因的激勵下創造出來的,對人力資源管理不一定符合西
方的現代管理理論,是一種中國式管理。可大陸養成了吃大鍋飯的習慣,如何能激勵員工的潛
能,以提高個人和企業的生產力,是大陸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之一。
大陸企業最大的弱點是缺乏追求長遠利益的機制,這種現象在國有企業特別明顯,中小企
業必須要能克服這一問題。具體的方法是採用股份公司制。
由此可知,大陸要使中小企業發展,政府首先要有計劃地解決電力及其他基礎建設不足的
制約,而中小企業管理者,應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參考台灣普遍採用的「中國式管理模式」,但要
避免台灣許多中小企業創業者過於保守、中小企業技術層面無法提升(而這是目前台灣工業無
法順利升級的因素之一)的弱點。

㈦ 請問2015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研討會主題內容有哪些

你好,我在活來動家商務源會議平台查了一下,
以下是該研討會主題內容:
1、高峰論壇:
邀請國際知名半導體企
業、研究機構、產業聯盟的負責人及政府高層領導,解讀《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及產業政策,共商產業鏈協同創新與知識產權戰略推進,並就半導體產
業發展、先進製造與封測技術、製造裝備與材料存在問題與重點突破等方面,以及市場宏觀展望,商業模式的創新等內容進行交流,共謀產業發展大計。
2、專題論壇:
⑴、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與半導體產業的機遇
⑵、加快產業化進程,推進集成電路製造業和支撐業協同創新
⑶、集成電路製造技術的創新與提升
⑷、半導體新材料面臨的挑戰
⑸、集成電路製造業投融資瓶頸剖析
⑹、投融資市場與集成電路製造產業融合平台
⑺、先進封裝和測試技術產業化前景
⑻、32-28納米關鍵製造裝備的突圍
⑼、拓展我國半導體裝備業技術提升的途徑
大會將為國內外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裝備、材料、設計服務、商務咨詢及軟體供應商提供市場推廣平台,有意參展及贊助的企業請致電垂詢大會組委會。

㈧ 中國農大第四屆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李國新等專家城鄉一體化專題研討會有哪些觀點

2014年10月18日,針對縣域農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性問題,縣域會舉行四場專題研討會:「堅持改革創新,發展現代農業新業態」、「都市農業之創新發展模式探討——以農業嘉年華、特色農業節慶等為例」、「城鄉一體化——-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民就業增收」、「現代農業園區創新和節水高效農業發展」。各區縣代表、專家學者、金融投資機構將分別就不同主題進行深度的溝通和交流。
其中,「城鄉一體化——-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民就業增收」研討會,會上,朱啟臻教授首先就《新農村建設與農業產業化》進行發言,重點講述了村落的形成及村落對生態文明的不可替代作用。並且用通俗的標准解釋了什麼是美麗鄉村:一是美麗鄉村一定是適合農業生產的鄉村;二是村莊對生態文明的貢獻是不可替代的。朱教授認為新農村建設要把農村建得更像農村,在城鄉功能差異當中尋找農村的定位。
趙永革處長就《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村鎮建設》進行發言。指出了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如何規劃和建設美麗鄉村的五個關鍵問題,一是新型城鎮化下建立合理的、科學的城鄉關系;二是土地問題;三是人口流動問題;四是鄉村規劃建設問題;五是鄉村產業發展。
張德純研究員就城鄉一體、美麗鄉村建設及農民就業增收三方面進行發言,印象中的鄉村是美麗的,但目前的現狀是農村越來越不美麗,有發展的問題,也有我們決策的問題。真正的美麗鄉村是語言所不能表達的,思想不解放,就建不成美麗鄉村,而且會把鄉村弄得越來越壞。城鄉一體化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民就業增收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
金笠銘教授就《從農村建設的角度談美麗鄉村建設過程》提出需要特別關注的四個方面問題,第一不要重蹈「千城一面」的覆轍;第二要鄉土村落升級版,不要城鎮景觀的微縮版;第三要表裡如一,不要徒有其表;第四美麗鄉村要讓人記住「鄉愁」。
隨後李國新副院長從規劃視角淺談了如何開展城市及鄉村規劃建設,提出美麗鄉村建設應該更多從可持續的角度出發,分享了研究員近年來典型的規劃成果以及規劃工作積累的經驗和體會。

㈨ 產業發展研討會需要審批嗎

一般不用。但如果要組織一個大規模的、跨地區的大型會議,在疫情尚未結束之際,那必須要經過上級主管部門和衛生防疫部門的審批。

㈩ 第六屆「禾下土」杯全國甘薯高產高效競賽總結表彰暨第四屆中原脫毒甘薯產業發展研討會主要內容是什麼

第六屆"禾下土"杯全國甘薯高產高效競賽總結表彰第四屆中原脫毒甘薯產業發展研討會於2017年1月8日至10日在河北磁縣溢泉湖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
本次由國家甘薯產業技術研發中心、邯鄲市禾下土種業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馬代夫、全國53位甘薯體系崗位科學家,和來自國內20餘個省市優秀甘薯種植戶、育苗單位、農資企業、機械廠家、甘薯加工、銷售企業代表等200餘人參加會議。河北省農業產業協會會長聶永生、邯鄲市農業服務協會會長申偉、磁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劉雲堂、磁縣農牧局局長王明海、磁縣農業產業化辦公室主任田潤林等省市縣領導出席會議。
會議上,劉雲堂副縣長代表磁縣人民政府致歡迎辭,聶永生會長、申偉會長分別代表省市產業協會向大會致賀詞,崔伏喜總經理向與會嘉賓匯報了邯鄲市禾下土種業有限公司經營發展情況。國家甘薯體系首席科學家馬代夫在大會發表全國甘薯高產高效競賽總結報告,宣布了本屆競賽活動的一、二、三等獎的獲獎單位,並在現場進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
總結表彰結束後,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病蟲害防控研究室主任張振臣、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福建龍岩綜合試驗站站長、龍薯9號育種人楊立明、山東省煙台市農科院甘薯研究所所長、煙薯25育種人辛國勝、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謝逸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甘薯研究室主任、濟薯26育種人王慶美、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劉蘭服、商丘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商薯19育種人楊愛梅、山西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武宗信、江蘇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謝一枝、南充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員何素蘭等崗位科學家分別圍繞甘薯病毒病綜合防控、高產高效栽培、甘薯新品種等做了精彩專題演講,分享了中國甘薯產業近年來所取得的新成果,探討了脫毒技術為甘薯產業帶來的新機遇,為甘薯病蟲害的發生與高產高效栽培提供了更新技術解決方案。
根據會議日程,1月9日下午,專家團、種植戶、企業代表一行來到禾下土脫毒甘薯種苗產業基地進行現場觀摩,先後參觀了禾下土脫毒組培中心、脫毒種苗基地、脫毒種薯保鮮貯藏基地,並在甘薯機械展示現場,參觀了二十餘種甘薯施肥、施葯、起壟、覆膜新裝備。
本次會議的召開,為一年來辛勤付出的甘薯專家、試驗站所取得的新品種、新成果進行總結表彰,也為進一步加快甘薯新品種、新技術的產業化推廣,提升甘薯行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甘薯產業的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閱讀全文

與產業發展研討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