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疫情過後,文化產業如何抓住「新基建」風口
疫情過後,如果文化產業想要抓住“新基建”風口,那麼首先就要迅速完成對產業鏈的文化產業鏈的布置。其次要跟上5g時代的發展。然後就是不要妄想淘汰實體產業,要做到融入線下文化產業,跟實體產業平頭並進。
最後就是不要妄想用線上的文化產業直接取代線下的文化產業。這是一種非常愚蠢的想法,線上的文化產業,雖然在未來會有很大的市場。但是人們也不可能丟掉原有的線下文化產業,線下的文化產業活動的體驗感,是線上文化產業活動永遠都代替不了的。
❷ 世界觀 I 疫情下的汽車業:全歐洲范圍內的產業鏈崩潰
據外媒報道,新型冠狀病毒在歐洲爆發式蔓延,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直線上升,由於歐洲地區密集的汽車工廠和產業鏈交錯分布,供應鏈短缺和防疫需求產生巨大傳導效果,導致大眾、PSA、FCA、雷諾、福特等公司都在全歐洲范圍內大規模停產。受到疫情沖擊,德國車企股價暴跌。大眾、戴姆勒、寶馬和大陸集團3月16日股價跌幅在10%到13%。
菲亞特-克萊斯勒和標致雪鐵龍關閉歐洲所有工廠
標致雪鐵龍PSA於3月16日宣布將在未來三天內關閉集團在歐洲的所有工廠,關閉原因不僅因為疫情,更因為多個供應商無法按時供貨。停產涉及旗下的標致、雪鐵龍、DS、歐寶等品牌的一系列工廠。目前其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德國、英國和波蘭的工廠已經確定從3月17日開始陸續停產,奧地利、匈牙利等工廠暫時未確定停產開始時間。PSA集團是歐洲第二大汽車製造商,僅次於大眾汽車集團,2019年銷量為302萬輛。
大眾西亞特提交臨時裁員計劃
大眾位於西班牙的西亞特工廠也因為當地疫情爆發而從3月17日開始停產,涉及的日產能為2300台,員工為10500名。西亞特表示,停產除了保護工人健康,也跟零部件短缺有關。
據報道,西亞特已經向當地政府提交了一份臨時裁員計劃,工人將保留80%工資和其他福利。
日前,由於斯洛伐克宣布進入抗疫緊急狀態,大眾集團斯洛伐克重要工廠也停產,該工廠生產大眾途銳、保時捷卡宴、奧迪Q7、斯科達和西亞特的車型,甚至為賓利生產零部件。
3月15日,斯洛伐克總理曾表示,大眾是該國最大的私人僱主,其工廠很有可能發生感染病例。
雷諾關閉法國工業園區
法國時間3月16日晚間,雷諾宣布關閉法國工業園區,開園時間另行通知,據悉有12個工廠和18000名員工將受到停工影響。雷諾表示歐洲其他國家的工廠是否停產取決於每個國家的情況,3月16日上午,由於配件短缺,雷諾決定關閉西班牙兩家工廠數天。同時,暴力附近的雷諾Zoe電動車工廠也因供應鏈原因而停工。雷諾集團在2019年的銷量為165萬輛,是歐洲第三大汽車製造商,僅次於大眾汽車集團和PSA集團。雷諾在斯洛維尼亞、羅馬尼亞、土耳其和摩洛哥都有工廠。
24小時3例感染,福特關閉西班牙最大工廠
美國三巨頭建立新冠病毒專案組
3月15日,由於在24小時內發生了3例感染者,福特不得不關閉西班牙巴倫西亞工廠,為期一周。該工廠是福特美國之外最大的工廠之一,擁有7000名員工,每年生產40萬輛汽車。
在美國本土,福特、通用、菲亞特-克萊斯勒和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AW)聯合建立專案組應對疫情。專案組成員包括福特CEO韓愷特(JimHackett)、福特董事長比爾·福特(BillFord)、通用CEO瑪麗·巴拉(MarryBarra)、菲亞特-克萊斯勒CEO邁克爾·曼利(MichaelManley)和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負責人羅里·甘布爾(RoryGamble),以及三家車企的工會負責人。
在上周末,美國三大汽車集團已經採取相似的疫情應對措施,通用、福特和FCA美國公司上周開始都號召大家盡量遠程辦公,辦公地點雖然照常營業,但是盡可能減少在崗人員數量,工廠保證人間距離。包括全方位排查工廠訪客,額外衛生消毒措施,特別安檢措施和特別觀察潛在病毒攜帶員工。羅里·甘布爾表示:「員工的健康是我們的重中之重」。
戴姆勒、保時捷和博世德國工廠不停工
戴姆勒表示德國工廠將正常生產,但生產預計會大幅度受疫情影響而受限。戴姆勒工會發言人3月16日表示戴姆勒目前配件供應鏈完好,集團生產正常。但是,戴姆勒位於德國巴登州的拉施塔特(Rastatt)和嘉格納(Gaggenau)工廠可能會縮減生產,已列為疫情危機地區Elsass的員工無法上班。
為了避免員工感染,戴姆勒將採取在家辦公的方式,需要在公司辦公的財務部門也必須排班,只允許一半的財務部人員同時在公司工作。
博世也採取了類似的措施,員工在家辦公,禁止國際出差,德國境內出差也將減到最低,取消大型會議,工人在工廠換班時不得相互接觸。
保時捷表示工廠目前正常運營,暫時沒有停工的跡象。集團取消所有出差,3月17日全體在斯圖加特工作的員工將在家休假安排家事。巴登州關閉中小學和幼兒園,保時捷表示員工可在3月17日休假的時間安排孩子的日程。
寶馬萊比錫工廠的員工在上周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目前感染員工和接觸人員在家隔離。萊比錫工廠3月16日正常生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安徽省會合肥未來有可能成為一線城市嗎
安徽省會合肥未來有可能成為一線城市嗎?
你好,作為一名內容創業者、自媒體人、作家、社會領域百家號運營者,回答你這個問題。
❹ 「黑天鵝」飛過 全球車市拉響風險預警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
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整體的一部分。」
這句話用在疫情蔓延下的全球車市,同樣合適。
截至北京時間3月11日17時,中國以外共113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確診新冠肺炎37371例,死亡共計1130例。
「黑天鵝」波及全球車市
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的影響顯而易見,產業鏈條越長,產業鏈全球化程度越高,影響越深。除去顯而易見的餐飲、酒店、航空等行業,疫情對全球汽車產業的影響正在愈演愈烈。隨著疫情蔓延,亞洲、歐洲、北美,進而到拉美,全球車市開始籠罩在疫情陰影下。
車企和供應商,是撐起整個汽車產業在全球經濟體中的主要力量。以一輛汽車整體構造來說,汽車零部件、汽車電子、動力電池等構成了主要的供應鏈,同車企一樣,這些供應商不僅集中在各自的母公司,還在世界各國建立了生產基地,供應全球車市。
中國、美國?、日本?、德國、印度、?墨西哥、?韓國、?巴西、?西班牙?、法國為全球十大汽車生產國?,?全球十大零部件供應商分別是,博世(德國)、采埃孚(德國)、麥格納國際(加拿大)、大陸集團(德國)、愛信精機(日本)、電裝(日本)、?現代摩比斯(韓國)、博格華納(美國)、李爾(美國)、佛吉亞(法國)。
盡管這些生產國和供應商分布在不同國家,但依舊集中在亞洲的中日韓、北美洲的美國、墨西哥以及歐洲的三大經濟體德國、法國、義大利,同時也是世界重要的汽車生產國。
三問疫情籠罩下的中國車市
一、產業鏈是否重新洗牌?
據瑞銀集團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在全球汽車產量中所佔的比例約為27%,在全球汽車零部件出口中所佔的份額為8%。而據日本國際貿易中心的統計數據,2019年日本從中國進口的汽車零部件為30億美元,占日本全部進口零部件的37%左右。
截止目前,中國共有10萬余家本土汽車零部件企業。這些零部件企業創造了全球80%以上的汽車零部件。海關總署2019年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出口額超600億美元,其中外資企業在華子公司對外出口佔40%。
目前來看,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門類最全、配套最完備的製造業體系,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全球市場還是普遍看好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抗壓韌性,目前並沒有出現產業鏈供應鏈因疫情影響從中國向外部大規模轉移的現象。
二、汽車產業是否會加速智能製造進程?
眾所周知,疫情造成人員無法及時復工,對勞動密集型產業影響較大,對汽車行業而言,減少對勞動密集型的依賴,須進一步提升中國汽車智能製造水平。
三、中國車市的「危」與「機」?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對於疫情下的中國車市,同樣危中有機。
從長遠看,疫情只是短期的「黑天鵝」事件。中國汽車尤其是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場的表現愈發優異,以吉利、上汽、長城、比亞迪為代表的車企,加大了海外市場開拓力度,這無疑對處於疫情困境中的車企減輕了負擔,也多出一條路。
擎動觀察:
疫情終將結束,全球供應鏈體系和全球車市是否會迎來平穩發展,對此,我們還是滿懷信心期待。是否會出現下一個「黑天鵝」事件不得而知,2020年終究也將是汽車歷史上被銘記的一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❺ 疫情下的汽車產業鏈,4位基層從業者的回答
不同於4S店的銷售,售後的維修技師不常與外來人員直接接觸,但是在與北京一別克4S店的維修技師溝通中,其表示道「目前我們還算不上正式復工,外地的師傅暫時都沒讓上班,本地的也就一個部門來一兩個人」。
於是我向他詢問「這樣的狀態能夠應對車輛的售後維修保養么」,維修技師表示道「足夠了,主要是現在來店維保的車很少,一天就三四台,我朋友在其他品牌的4S店基本上也是這樣的狀況」。
而在疫情防控方面,售後車間也很注重防護,除了維修技師也像他人一樣每天測量兩次體溫、必須佩戴口罩外,技師的休息室早中晚會進行三次消毒,並且工作交接時要保證人和人之間的接觸,業務流程從簡。
在維修保養車輛時,公司規定先用店內配備專用的殺毒殺菌無害消毒液對車輛進行噴霧,維保結束後再次進行一遍消毒。如果有客戶來到維修車間,要記錄下自己和哪位客戶在什麼時間有過接觸。
最後的問題:「你們覺得自己現在工作安全么」
在向四個被采訪者詢問了最後一個問題,我收到了4份不一樣的回答
北京賓士工廠技師:
「我其實覺得還好,北京的疫情不太嚴重,身邊的同事也比較熟悉,而且防護措施也比較嚴格了,再加上我每天都是自己開車上下班,應該問題不大,最起碼我還沒有聽說我們這工廠里的一萬多人有確診的」。
奧迪4S店銷售:
「雖然我們措施做的挺全面的,也給客戶提供了口罩,但有時候客戶還是會覺得悶,自己在店裡把口罩摘下。見到沒帶口罩的客戶,說實話真的是替自己擔心,只能和客戶解釋,希望他帶上摘下的口罩」。
雷克薩斯4S店銷售:
「我認為不太安全,雖然現在進店的客戶並不多,但是這種事誰能說的准。我現在能做的就是盡量保障自己的安全,也讓進店的客戶和身邊的同事安心」。
別克4S店維修技師:
「挺安全的,我們的店不在城裡,人口密度低,所在區縣確診的很少。只是偶爾接到外地牌照的車時,心裡多少也有點抵觸,不過就目前而言還不太擔心,自己也不會亂跑」。
寫在最後:
在疫情爆發的數十日後,能夠看出大家心中仍然有著對於病毒的恐慌。也許我們不是一線的醫療工作人員,但在這里也希望大家能夠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在生活和工作中保障好自己的防護,同時也給予他人人性的尊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❻ 抗擊疫情國家隊入場,美、英各大汽車廠加入醫療器械產業鏈
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持續肆虐之下,如今不僅各國紛紛關閉邊界、停工停課等,連帶也讓各大車廠均進入暫時停產的狀態,不過鑒於美國及歐洲各國普遍有著醫療資源與相關器械不足的情況,如今包括美國與英國也宣布將成立醫療相關機械的「國家隊」,而許多各大車廠也理所當然的加入行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❼ 疫情期間世界經濟最困難的兩點是
這幾天國際疫情急轉直下,美國義大利確診數據先後快速超越中國,各種壞消息頻傳,於是在社交媒體的評論區,出現了很多讓人不安的言論,其中有嘲笑、諷刺甚至是幸災樂禍,對此,我想說——
這些人並不清楚現代世界的運作規則,他們並不知道國外的疫情的水深火熱對中國到底意味著什麼,他們並不知道我們要面對的是什麼。
01
我們看到的壞消息
並非真相的全部
首先我需要說的一個點是——我們看到的壞消息並非真相的全部。
我們需要明確一個基礎的邏輯——對於傳播而言,壞消息傳播速度永遠比好消息快且廣泛。
舉個例子,在韓國、日本疫情爆發的時候,我們的公眾號文章都是極力渲染他們的愚蠢的應對策略、慌亂的民眾以及混亂的秩序。
但僅僅兩周之後,我們發現韓國和日本其實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那麼現在又有多少媒體在報道韓國日本如何井然有序穩住疫情呢?幾乎沒有,因為井然有序不是新聞,沒有傳播度,拿不到 10 萬+閱讀。
沒錯,在社交媒體上傳播的義大利、美國、英國的疫情慘狀在事實上都是真實的,但請注意,這並非真相的全部——
那些他們進展順利的方面我們的媒體往往會選擇性忽視,因為那沒有可讀性,太普通,太常見,太不算新聞。
不要以為你看到的就是真相,真相永遠比你看到的要復雜,仔細感受一下下面兩張圖:
02
世界需要我們
我們也需要世界
當我們幸災樂禍的時候,或許我們應該回想一下過去兩個月我們剛剛經歷了什麼——
沒錯,我們疫情初期非常被動,個別國家的媒體刻意嘲笑、侮辱中國的時候,一轉眼才發現中國對於這個世界的正常運轉是如此重要。
中國作為「中間產品」供應商在世界各地區的份額:
1.蘋果全球限購了,因為我們的富士康不能正常開足馬力生產了;
2.澳洲的龍蝦賣不出去了,因為中國的餐館在疫情期間紛紛關門了;
3.泰國的旅遊業按下暫停鍵,因為中國的旅客隔離在家不敢出門了;
4.韓國的現代汽車工廠停產了,因為中國山東的供應鏈工廠停滯了;
5.巴塞羅那國際電信展取消了,因為中國的電子消費品牌沒法參展了: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國,中國的貿易量佔全世界的 12%;中國是全球 33 個國家的最大出口國,是 65 個國家的最大進口商品來源國;同時中國也是全球 120 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
2004 年的聖誕節,美國記者薩拉忽然發現,收到的 39 件聖誕禮物中「中國製造」的有 25 件,薩拉突發奇想,決定從 2005 年 1 月 1 日起,帶領全家開始嘗試一年不買中國產品的日子。
於是她開啟了一段真實而艱難的歷險,在經歷了無數啼笑皆非的痛苦之後,她重新回到了中國製造的懷抱,她把這段經歷寫成了一本暢銷書——《離開中國製造的一年》。
美國直到疫情告急才發現,他們整個國家使用的青黴素中有 45% 是中國製造的,而布洛芬幾乎是 100% 為中國製造。
❽ 國內第四大運營商中國廣電成立,會對三巨頭和消費者產生怎樣的影響
10月12日,注冊資金1012億的中國廣電網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成立了!
之前,中國廣電獲得5G牌照是2019年6月6日,距離494天後,選在和注冊資金總額同樣數字的10月12日掛牌,可見是有謀而來!
雖然民間傳聞廣電作為第四大運營商由來已久,但是真正成立還是具有標志意義的,首先,來看看廣電的朋友圈有那些。
工商披露的廣電股東共有46位,其中包括中國廣播電視網路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還有和中國移動共建700M網路的合作協議。
廣電5G
在5G領域,說廣電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一點也不為過。
眾所有周知,5G運營最大的難題是用電的問題,還有建設資源的問題,而這一點,國家電網不僅能解決電價的問題,還能解決桿路的問題,這一點是解決了;
其二,廣電天生就有700M的資源,而且還和業內第一的中國移動合作建設,相當於不出錢,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建成覆蓋最廣的5G網路,在農村極具天然優勢,我推斷,廣電極有可能用5G來解決固網寬頻到不了的地方(或者成本很高的地方,或者自然條件比較艱苦的地方,如地質災害嚴重的北川等地)的寬頻上網問題,用5G 化解有線的困惑。
中國廣電
其三,廣電還有阿里的戰略入股,天生就帶了阿里基因,而阿里是全球最具戰略遠光的互聯網運營商(我覺得沒有之一),有阿里加持,廣電的運營不成問題。
而廣電自身就不說了,股東中就有歌華有線、華數傳媒等11家已經上市的公司,這些公司的大股東都是本省的電視或廣播台,在電視屏第二春的時候,內容是不愁的,要知道,很多本地電視台到現在還沒有接入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的IPTV中,這也是這兩家最大運營商的難處。
One More thing, 還有數碼科技和佳創視訊兩家設備和內容製造商,也是廣電的股東。
短期內,廣電與其他三家運營商,應該還只是合作關系,或者其他兩家運營商(聯通除外),還不會將廣電視為威脅,但長期不容小視,廣電不一定會是第四大運營商,替代聯通,成為第三大的可能性很大。
廣電起點高,直接上5G, 這也正是目前其他三家運營商想退2G網的路徑,沒有包袱的廣電,一開始就奔著一線精品5G網而來,專注5G, 專注視頻,專注智慧家庭這三大場景,而後兩個場景,廣電本身就很有經驗。
利好的是,股市漲了,用戶笑了,畢竟多了一個選擇!
❾ 疫情再催熱自動駕駛產業 多家小企業裁員產業鏈上淘汰反而加劇
博世展示創新性技術與前沿解決方案企業供圖
《戰略》刪除了徵求意見稿中關於2020年智能汽車發展目標的內容,根據產業發展情況制定了新的願景:到2025年,中國標准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准、產品監管和網路安全體系基本形成,並展望2035到2050年,中國標准智能汽車體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相比徵求意見稿,《戰略》將中國智能汽車標准體系的形成延後了五年,中泰證券認為,這更加符合當前的行業現狀和產業發展規律。
在具體的發展任務上,《戰略》就對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准、產品監管以及網路安全六大方面進行了戰略規劃。相比徵求意見稿,新強調了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設、推動智能汽車應用試點、推動5G和車聯網協同建設等內容,並提出予以財政支持和產業投資引導。
智能汽車相關概念股隨即增漲,且多家上市公司根據自身業務布局對《戰略》做出回應:均勝電子稱受益政策推動,公司估值有望享有溢價;保隆科技由於股價連續上漲,發布公告稱公司智能汽車相關產品目前營收佔比較小,可能存在業務項目發展不及預期的風險。
目前,國內多家車企和互聯網科技公司都在布局自動駕駛,盡管有不少企業號稱達到L4級別自動駕駛,但真正量產的技術也就在L3級別,且大部分車企都還停留在L2級別的輔助駕駛上。曹鶴認為,疫情過後,自動駕駛行業最終還是要按自身的產業規律發展。「萌芽階段已過,成長期會比較長,目前處於成長期的初期。」其稱。而根據CVSource投中數據,2015年至2017年自動駕駛領域融資數量和金額呈現大幅上漲,但2018年和2019年出現回落。
「自動駕駛技術在中國目前已經過了『期望膨脹期』,正朝『泡沫破裂低谷期』跌落。2020年自動駕駛的投融資將更加務實,關注未來幾年能落地、量產的自動駕駛技術和應用。」今年年初疫情爆發前,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向經濟觀察報記者分析稱。而鹿文亮認為,《戰略》推出後,智能汽車的發展方向也定了,後面將加速發展,資本應該會更加重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