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日本發展什麼產業

日本發展什麼產業

發布時間:2020-11-28 00:54:41

㈠ 今後日本會重點發展哪些產業

主要產業首先肯定還是加工和製造業,都知道中國是世界的工廠,其實日本也是,只是他做的東西技術含量更高,特別是手工類加工的零件,基本世界所有中高端產品里都有。。比如微型馬達,90%的世界份額都是日本的,硬碟,手機里都有。。。
其次么就是旅遊業,日本拋開3.11大地震的影響,年年赴日的外國人在直線上升,政府也提出旅遊立國的政策。。
然後就是和養老有關的產業。。畢竟日本老齡化極其嚴重,所以政府對次很重視,同時也作為一個產業,相關繁衍物也能賣向國外。。例如巴西世界盃開幕儀式上用腦波控制那癱瘓人行走的機器人,日本在多年前就開發成功了,並且在北歐的很多醫院都早開始了商業運用。。

㈡ 日本的第三大產業是什麼

日本的第三大產業是外貿。
外貿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日本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確立了貿易立國的發展方針。「入關」後,日本開始取得和其他締約方同樣的平等地位。按照關貿總協定中的最惠國待遇的基本原則,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進行自由貿易,為日本對外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創造了有利的國際市場條件。此後,日本對外貿易迅速增長,主要貿易對象為美國、亞洲國家和歐盟國家。日本財政年度從當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主要進口商品有:原油、天然氣等一次能源、食品、原材料等;主要出口商品有:汽車、電器、一般機械、化學製品等。主要貿易對象是中國大陸、美國、東盟、韓國、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德國等。日本對華出口減少,是造成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2年9月份,日本對華出口同比減少14.1%。從口紅到汽車,眾多日本品牌無一倖免。其中,日本汽車對華出口同比減少44.5%,汽車零部件也下降了17.5%。中日貿易對中日局勢的反應最為敏感,最新的貿易數據更是進一步揭示了領土爭端對日本經濟的影響,兩國關系惡化將會重創日本經濟。但日本《朝日新聞》刊發評論文章卻認為,日本對華出口減少將會影響中國的就業,同時,在華企業員工的實際收入也會減少。
2014年,日本海外凈資產增加13%,達到366.9萬億日元(約合3萬億美元)。至此,日本已經連續24年為全球最大債權國。

㈢ 日本產業轉移在60年代至90年代是什麼產業類型

1.日本承接國際製造業產業轉移
20世紀50—60年代,日本政府通過《外資法》、《外匯法》、政府資金、租稅特別措施等產業政策的實施,成功地將吸引的海外投資及國內的私人資本引向大型工業設備領域。憑借積極的設備投資,日本經濟的產業結構迅速轉化為以高附加值生產領域為核心的結構形式。產業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日本經濟的產業結構變化速度之快,無論是從整個產業還是從製造業,日本產業結構的變化系數都遠遠高於歐美主要國家,說明其結構變化劇烈。

2.日本製造業產業國際轉移的演進
20世紀60—70年代,日本的鋼鐵、電力、機械和石油化學等基礎工業設備投資向巨型化、大容量化發展,增強日本工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同時,日本獨創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日益增多,在民用消費品領域(特別是高檔家用電器等)尤為明顯。到20世紀70年代初期,日本在生產技術上達到了世界水平。1965年以後,日本的對外貿易繼續大幅度增長,在對外貿易方面已基本上可保持順差局面,並呈穩定增長趨勢。外貿順差的結果導致了日本資本輸出的迅猛增長。
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促進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日本資本輸出主要集中在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投資范圍遍及輕紡、化學工業等,由於日本資源匱乏,缺乏重工業發展所需的礦產品,所以,對采礦業的投資比重最大。日本向礦產資源豐富的第三世界國家轉移先進的采礦技術和資金,再將生產出的礦產品返出口到日本國內,扶助重工業的發展。

3.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企業對海外的直接投資開始快速增長。
這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尼克松沖擊」、石油危機、總需求增長的減速使日本國內維持高速經濟增長的條件逐漸喪失。日本重工業遭嚴重打擊,耗能型的重工業向節能型改進,同時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下降。勞動密集型的組裝加工產業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上升。二是由於貿易摩擦,如北美和歐洲汽車市場的案例,而將生產轉移到海外。三是由於日元匯率走高而將生產向海外轉移,特別是電氣和電子產品的生產商,為尋求高質量、低成本的勞動力紛紛將生產轉移到東南亞和中國。四是為了開拓需求增長潛力大的市場(如中國)而將生產設施轉移到其他國家。這一時期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資大部分流向北美和歐洲。

4.20世紀80年代,隨著日本人口高齡化社會問題加深,勞動力老化現象日趨嚴重,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消費品市場增長乏力,日元升值且在國際匯率市場上幣值極不穩定。上述種種因素導致老的組裝加工業在日本漸失生存與發展的比較優勢。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組裝加工業開始加快向海外轉移步伐,轉移的方向是歐美和東亞。

5.進入20世紀90年代,日本直接投資的重心已轉移至東亞和中國。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日本對歐美投資不斷減少,對東亞投資卻逐年上升。自1993年開始直接投資表現為「清一色亞洲格局」。日本對亞洲的投資雖然在整體規模上不如其在美、歐的投資,但始終保持比較平穩的上升態勢。這是因為日本在美、歐的投資存量很高。日本對亞洲海外投資的案例數在整體上高於日本對美、歐的投資案例數。這就表明,由於近年來東亞各國經濟飛速發展,東亞各國政府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政策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使得亞洲吸引日資的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值得關注的是,日本對亞洲投資的案例數與日本對歐洲海外投資案例數的變化趨勢成顯著的反向關系。這可能是由於日本一改以往利用豐富廉價勞動力為主要目的的投資活動,開始轉向偏重於注重亞洲需求的快速增長和轉化。此外,以降低成本為目的的海外投資,在產品特色化分工、工序間分工方面獲得了實質性發展,並有將部分產品設計、研發中心轉移到東亞、中國的趨勢,而非歐洲、北美。

㈣ 日本有哪些產業

日本除了不可以發展「軍工」和「核工業」以外,各個產業基本都涉及了。例如:製造業、服務業、農林漁業、IT、金融、化工能源、教育....

㈤ 日本的經濟發展這么快,他的主要發展支柱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現在日本的經濟是世界經濟體最發達的國家之一,而他的經濟發展這么快,主要是日本的工業與服務業都發展得特別的好。也是因為作為全球的第三經濟體,日本有許多地方都可以稱之為傲視全球。

日本的汽車產業。一直以來日本的汽車產業都是特別出名的,並且在日本的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也是難以替代的。在日本可以說日本的汽車工業相關的領域占超過了50%,是日本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並且還占據了日本勞動總人口的10%。

日本的新材料產業。在日本它曾經的電子產業可以說是在全球少有敵手的,但是遇上了國際競爭以後有開始全力的發展新材料技術產業。而現在全球最重要的電子元器件等電子產業基本上都是有日本製造的,所以其實日本已經走到了更高等的發展水平。

㈥ 近三十年來,日本的工業發展有什麼特點

你好!
日本輕工業發達,拓展海外投資,因為資源缺乏,屬於第三產業製造業
如有疑問,請追問。

㈦ 日本的三大支柱產業是什麼

日本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資源匱乏並極端依賴進口,發達的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科研、航天、製造業、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此外,以動漫、游戲產業為首的文化產業和發達的旅遊業也是其重要象徵。
日本三大支柱產業:
1、汽車產業:日本第一支柱產業佔領日本每年經濟比重抵達45%—50%左右。
2、動漫產業:日本第二支柱產業佔領日本每年經濟比重抵達18%—25%左右。
3、數字媒體產業:日本第三支柱產業佔領日本每年經濟比重抵達15%—17%左右。
日本工業高度發達,工業結構向技術密集型和節能節材方向發展。主要部門有電子、家用電器、汽車、精密機械、造船、鋼鐵、化工和醫葯等,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主要工業區大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
日本的科學研發能力位居世界第二,應用科學、機械、及醫學等領域尤為突出。每年的科研經費達1300億美元,高居全球第二。日本在電子、手機通訊、低耗能環保車、機械、工業機器人、光學、化學、半導體和金屬等多項領域具世界領先技術且屢獲殊榮。日本的工業用機器人產量佔世界一半以上。
主要進口商品有:原油、天然氣等一次能源、食品、原材料等;主要出口商品有:汽車、電器、一般機械、化學製品等。主要貿易對象是中國大陸、美國、東盟、韓國、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德國等。日本對華出口減少,是造成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㈧ 日本經濟的主要產業

1、農業

只有12%日本土地是可耕地.為了彌補此一缺點日本使用系統化耕作零碎地.使得日本有世界最高的精密農業成果也就是單位土地產量世界第一,達到糧食自給率50%只用了56,000km²(1400萬英畝)農地。

農業在日本是高補助與保護產業,鼓勵小規模耕作,而不是美國的大規模耕作.尤其稻米是高保護產業,訂定了超高490%關稅阻擋外國米1988年之前還限制進口配額7.2%總消耗量以下。新規則公布後關稅更提高到778%。但是小麥、黃豆之類還是向外國購買,

日本也是歐盟最大的糧食出口對象。

2、漁業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漁業國於1989年還曾創下1190萬噸漁獲,從1973年能源危機後,深海魚在日本不受歡迎。淺海魚佔50%總量養殖魚則佔33%以上,最受歡迎的有沙丁魚,金槍魚,螃蟹,牡蠣,秋刀魚,鮪魚和日本鰤魚。日本至今依然有世界最大漁船船隊和全球15%的漁獲量佔有率。

但是也有論戰說日本漁業太大規模而耗盡漁獲量.遠洋捕鯨業也被動物保育人士抗議。日本漁業顯見的未來有縮減的風險存在。

3、礦業

因為日本屬於火山活動多發地域,所以埋藏的礦物資源種類豐富。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礦業比較發達。但到了戰後,對礦業危害的環境對策,以及從業人員的安全對策造成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導致了行業衰退。

仍在出產的有:成本較低的可以露天挖掘的石英、石灰石,以及純度高,有國際競爭力的金、銀、石油、天然氣等。

4、工業

日本礦業資源缺乏,工業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賴進口,製成品大量銷往海外市場。故日本的工業區大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

5、服務業

日本服務業產值極為重要佔了全國3/4的經濟產值.銀行,保險,房產仲介,零售(百貨),客運,通訊都算是服務業。像是三菱UFJ,Mizuho,NTT,TEPCO,Nomura,三菱地產,新東京海上產物,JR鐵路,全日空等公司都是全球中該領域的龍頭地位。

將來日本郵政改革後將在2014成為全國最大保險公司.日本有326家企業名列全球福布斯2000大排名佔16.3%(2006)。在可見的未來服務業將是日本最大規模產業也是工作機會提供者。

6、製造業

日本工業集中於幾個工業區的方式發展,例如關東地方和東海地方,東京和福岡之間還有一個狹長型的工業地帶擁有亞洲最悠久的工業史。許多產業在日本是高度發展,包含消費性電子,汽車,半導體,光纖,光電,多媒體,影印機,高級食品。

但是也有一些產業日本並不重視或是沒有發展條件例如衛星,火箭,大型飛機,因為這些需要大量礦產基礎也具有軍事敏感性,所以JAXA也許會採用和別國合作方式完成載人登月行動,因為這些行業的配套行業例如電腦補助生產(CAD/CAM),軟體資料庫,日本都已經具備。

總體而言「日本製造」的高品質深植人心,但是這些消費性科技品也有大量外移的現象,因為日本生產成本太高無法競爭,而日本亦不打算發展高價的大型航太業,製造業前景令人擔憂也是大量失業的成因。

7、動漫產業

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動漫強國,其動畫發展的模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在世界佔有不小的份額。2011年動畫產值達2000億日元 ACG相關產業達1萬億日元。

2012年日本國內GDP為5.96萬億美元 摺合596萬億日元。動漫產業占日本GDP的比重超過0.2%, GDP佔有量略低於中國。同時,日本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動漫產業創作輸出國。

東京國際動漫節,並對秋葉原動漫銷售聚集區、吉普力動漫園區、迪斯尼兒童樂園和迪斯尼海上公園等東京、大阪兩地的動漫園區開展了考察活動,切身感受了日本動漫產業的發展,體會頗多。

8、其他產業

資訊產業、媒體(娛樂)產業、超細微技術產業・納米產業、醫葯產業、遺傳基因·生物產業。

㈨ 日本第三大產業是什麼

日本經濟三大產業是數字媒體產業。

日本國內第三產業比較發達,使得加工貿易興盛,所以製造業也比較強。特別是工業技術在世界上屬於高水平,在眾多領域之中,是其他發達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典範,同時也是個威脅。尤其是汽車、電子學、造船以及鋼鐵等產業在世界大戰之後有很大的成長,擁有多數世界企業。技術貿易對於技術的依存性,從進口過量到輸出過量有長期性的變化傾向。工業用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的附加價值很高,到處都能看到獨自的技術開發成果。例如日本對於工業用機器人的生產量約佔世界的七成,以及世界上所使用的工業用機器人約有六成都是在日本運作。日本的工業界幾乎都是機械化,而且可以說是效率非常高的產業。此外,家庭用機器人這個概念也是由日本所提出來的。

日本三大產業:
1)70年代以後,汽車業取代了鋼鐵業成為日本的支柱產業,
(2)年產值230萬億日元的日本第二大支柱產業:動漫
(3)日本是世界上數字媒體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成為日本目前三大經濟支柱產業之一

參考http://ribendili.ke.com/article-10732.html

㈩ 日本的三大支柱產業是什麼

  1. 汽車業

    進入70年代以後,汽車業取代了鋼鐵業成為日本的支柱產業,汽車在日本得到普及。

  2. 文化創意產業

    年產值230萬億日元的日本第二大支柱產業:動漫。http://www.dongfengcun.net/ShowThread.php?theid=93317

  3. 電子產業

    日本是世界上數字媒體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數字媒體產業的產值已經超過鋼鐵製造業等傳統產業,成為日本目前三大經濟支柱產業之一。也就是電子技術產業。

閱讀全文

與日本發展什麼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