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稀土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作用
目前稀土元素的應用蓬勃發展,已擴展到科學技術的各個方面,尤其現代一些新型功能性材料的研製和應用,稀土元素已成為不可缺少的原料。
1、稀土元素在傳統產業領域中應用
——農業領域:目前發展有稀土農學、稀土土壤學、稀土植物生理學、稀土衛生毒理學和稀土微量分析學等學科。稀土作為植物的生長、生理調節劑,對農作物具有增產、改善品質和抗逆性三大特徵;同時稀土屬低毒物質,對人畜無害,對環境無污染;合理使用稀土,可使農作物增強抗旱、抗澇和抗倒伏能力。當前我國農田施用稀土面積達5 000—7 000萬畝/年,為國家增產糧、棉、豆、油、糖等6—8億公斤,直接經濟效益為10—15億元,年消費稀土1 100—1 200噸。
——冶金工業領域:稀土在冶金工業中應用量很大,約占稀土總用量的1/3。稀土元素容易與氧和硫生成高熔點且在高溫下塑性很小的氧化物、硫化物以及硫氧化合物等,鋼水中加入稀土,可起脫硫脫氧改變夾雜物形態作用,改善鋼的常、低溫韌性、斷裂性、減少某些鋼的熱脆性並能改善加熱工性和焊接件的牢固性。
稀土在鑄鐵中作為石墨球化劑、形核劑核對有害元素的控制劑,提高鑄件質量,對鑄件的機械性能有很大改善,主要用於鋼錠模、軋錕、鑄管和異型件四個方面。
在有色合金方面應用,對以有色金屬為基的各種合金都有良好的作用,改善合金的物理和機械性能。應用最多的使鋁、鎂、銅三個系列。
——石油化工領域:稀土用於石油裂化工業中的稀土分子篩裂化催化劑,特點是活性高、選擇性好、汽油的生產率高。稀土在這方面的用量很大。
——玻璃工業領域:稀土在玻璃工業中有三個應用:玻璃著色、玻璃脫色和制備特種性能的玻璃。用於玻璃著色的稀土氧化物有釹(粉紅色並帶有紫色光澤)、鐠玻璃為綠色(製造濾光片)等;二氧化鈰可將玻璃中呈黃綠色的二價鐵氧化為三價而脫色,避免了過去使用砷氧化物的毒性,還可以加入氧化釹進行物理脫色;稀土特種玻璃如鈰玻璃(防輻射玻璃)、鑭玻璃(光學玻璃)。
——陶瓷工業領域:稀土可以加入陶瓷和瓷釉之中,減少釉和破裂並使其具有光澤。稀土更主要用做陶瓷的顏料,由於稀土元素有未充滿的4f電子,可以吸收或發射從紫外、可見到紅外光區不同波長的光,發射每種光區的范圍小,導致陶瓷的顏色更柔和、純正,色調新穎,光潔度好。如黃色、紫羅蘭色、綠色、桃紅色、橙色、棕色、黑色等。稀土氧化物可以製造耐高溫透明陶瓷(應用於激光等領域)、耐高溫坩堝(冶金)。
——電光源工業領域:稀土作為熒光燈的發光材料,是節能性的光源,特點是光效好、光色好、壽命長。比白熾燈可節電75—80%。
2、稀土元素在高新技術產業中應用
——顯示器的發光材料:稀土元素中釔、銪是紅色熒光粉的主要原料,廣泛應用於彩色電視機、計算機及各種顯示器。目前,我國年產彩電紅粉300—400噸,計算機顯示器紅粉50—100噸,以滿足國產3 500萬支彩顯管和近百萬支顯示器的需求。
——磁性材料:釹、釤、鐠、鏑等是製造現代超級永磁材料的主要原料,其磁性高出普通永磁材料4—10倍,廣泛應用於電視機、電聲、醫療設備、磁懸浮列車及軍事工業等高新技術領域。據專家預測,本世紀末此類材料產值將達到35億美元。我市南開大學研究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釹鐵硼永磁材料就屬此類,現正與肯達集團合作進行產業化。
——儲氫材料:稀土與過渡元素的金屬間化合物MMNi5(MM為混合稀土金屬)和LaNi5是優良的吸氫材料,被稱為氫海綿。其最為成功的應用是製造二次電池——金屬氫化物電池,即鎳氫電池。其等體積充電容量是目前廣泛使用的鎳鎘電池的2倍,充放電循環壽命和輸出電壓與鎳鎘電池一樣,但沒有了鎘污染。我市南開大學在儲氫材料研究開發上有很大優勢,通過863項目,和平海灣公司已開始了鎳氫電池產業化工作。
——激光材料:稀土離子是固體激光材料和無機液體激光材料的最主要的激活劑,其中以摻Nd3+的激光材料研究得最多,除釔鋁石榴石(YAG)、鋁酸釔(YAP)玻璃等基質外,高稀土濃度激光材料可能稱為特殊應用的材料。
——精密陶瓷:氧化釔部分穩定的氧化鎬是性能十分優異的結構陶瓷,可製作各種特殊用途的刀剪;可以製作汽車發動機,因其具有高導熱、低膨脹系數、熱穩定性能好、在1 650℃下工作強度不降低,導致發動機馬力大、省燃料等優點。
——催化劑:稀土除用於製造石油裂化催化劑外,廣泛應用於很多化學反應,如稀土氧化物LaO3、Nd2O3和Sm2O3用於環己烷脫氫制苯,用LnCoO3代替鉑催化氧化氨制硝酸。並在合成異戊橡膠、順丁橡膠的生產中作為催化劑。
汽車尾氣需要將CH、CO氧化,對NOX進行還原處理,以解決目前城市空氣污染問題。稀土元素是汽車尾氣凈化催化劑的主要原料。我市化工研究院在這方面有很強的優勢,可推動形成一個汽車尾氣凈化器產品。
——高溫超導材料:近幾年研究表明,許多單一稀土氧化物及其某些混合稀土氧化物是高溫超導材料的重要原料。一旦高溫超導材料進入實用,整個世界將起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我國在稀土超導材料的成材研究方面取得了有意義的突破。
㈡ 我國的稀土產業存在著哪些方面的具體問題
恐怕你對我國的稀土了解比較少,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費國,其稀土消費量佔世界稀土消費量的比重逐年增加,已佔據全球稀土消費的半壁江山。隨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及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中國稀土產業經過40多年建設與發展,在生產和應用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近十年的發展,形成了稀土原料向深加工方面發展、稀土應用向高科技領域發展的良好趨勢。
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的資料顯示,全世界目前已探明的稀土礦藏約有9900萬噸,足以滿足21世紀全球對稀土的需求。而中國是唯一能夠提供全部17種稀土金屬的國家。內蒙古包頭市的白雲鄂博礦藏量巨大,是目前世界第一大稀土礦場。
從20世紀三四十年代開始,歐美等國開始進行稀土提取,此後都因環保等方面的問題而相繼停產。我國稀土資源的開發始於上世紀50年代,經過近60年的努力,已建立了較完整的產業鏈和工業體系,並發展成為世界稀土生產、出口和消費的第一大國,在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世界稀土冶煉分離工業的中心逐步轉到中國。2008年,我國稀土產品產量達到13.46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95%以上。
雖然我國產量高達,但世界各國都警惕環保利用率,所以他們是聰明的,我們國家也不能過分開采現有資源,應多我國現有的偏遠小島下手,因為領土是我們的但沒有人居住,往往造成臨國的侵入,造成國土資源流失,這是政府的大事.從外向內開發才是國策.
㈢ 稀土在傳統產業區域和高新技術領域的應用現狀
1、鋼的脫硫 在鋼中添加混合稀土金屬的目的之一是控制硫夾雜物的含量和形狀。煉鋼時通常要添加錳,錳與硫結合形成硫化物夾雜物,這種夾雜物在軋鋼時會變形。而添加混合稀土金屬則能產生稀土的硫化物、硫氧化物,它們在軋鋼時形狀保持不變,這可使鋼的性能得到改善。
2、稀土球墨鑄鐵 混合稀土金屬以稀土硅鐵合金或硅鎂鈦合金的形式加入鐵不中促進石墨的球化,從而提高鑄鐵的可鍛強度。產品稱球墨鑄鐵。
3、打火石 混合稀土金屬還用於製造打火石,這是用75%的混合稀土金屬和25%的鐵製成的一種合金。
4、用於有色金屬合金中 稀土金屬有色金屬合金中也獲得廣泛應用。例如有一種稀土鎂合金(含有Mg,Zn,Zr,La,Ce)可用於製造噴氣式發動機的傳動裝置,直升飛機的變速箱,飛機的著陸輪和座艙罩。在鎂合金中添加稀土金屬的優點是可提高其高溫抗蠕變性,改善鑄造性能和室溫可焊性。有一種鋁鋯釔合金用作電線,其特點是輸出功率高、耐熱、耐振動和耐腐蝕。
5、永磁材料 有一種永磁材料——釹鐵永磁合金,其磁能積達300千焦/立方米,比釤鈷永磁合金(它在70年代取代昂貴的鉑鈷永磁體市場產生過重大影響)幾乎高出一倍。然而釹鐵永磁合金也有缺點,它在居里溫度達3250℃左右,(釤鈷永磁合金的是760℃左右),並且鐵容易腐蝕。研究發現,把硼添加到釹鐵永磁合金中可提高其磁能積和抗退磁的能力。這些性能優良的永磁材料用於飛機及宇宙航行器的儀表,精密儀器,微型電機等。
6、石油裂化催化劑等 稀土分子篩裂化催化劑是用於石油裂化工藝中性能優良(催化活性大,產品收率高)的催化劑。這種催化劑多數用混合稀土氯化物與相應的鈉型分子篩發生陽離子交換反應製成。
7、稀土金屬元素的化合物作為催化劑還用於很多其他催化反應中。如將已除去鈰的混合稀土金屬元素的環烷酸鹽溶於汽油中可用作合成戊橡膠工藝中的催化劑,這是我國首創的,又如為凈化汽車廢氣而設計的汽車催化器中,能將一氧化碳和未燃燒盡的碳氫化合物減少到極低的水平,其中所用的催化劑LACOO3,有效地地催化CO、烴類的燃燒,其活性、壽命與鉑基催化劑無甚差別,而價格則便宜得多。
8、鑭玻璃 一種具有優良光學性質的鑭玻璃,含氧化鑭La2O360%,氧化硼B2O340%,具有高的折射率,低的色散和良好的化學穩定性。這種光學玻璃是製造高級照相機的鏡頭和潛望鏡的鏡頭的不可缺少的光學材料。
9、玻璃脫色 採用稀土使玻璃脫色的原理涉及到鐵的氧化態。玻璃中的二價鐵雜質使玻璃顯藍色,它氧化成三價鐵後則使玻璃顯極淺黃色,顏色淡得多。二氧化鈰是很好的玻璃脫色劑,因為鈰(Ⅳ)具有強氧化性,能將二價鐵氧化成三價鐵,而它本身則還原成穩定的鈰(Ⅲ),CeO2 Ce2O3都無色。
10、熒光粉 在彩電的顯像管中採用的性能優良的紅基色熒光粉,以釔的化合物Y2O2S或Y2O3作基質,以銪Eu3+作激活劑。這種產生出紅色基色的熒光粉的使用效果,遠遠比過去(1964年以前)使用的非稀土硫化物紅色熒光粉為好。
11、各種稀土熒光粉的用途頗廣,如用於黑白電視顯像管、X射線增感屏、雷達顯像管、熒光燈、高壓水銀燈等。
12、激光器 稀土在激光器中也應用較多。目前使用最廣的激光工作物質是摻釹釔鋁石榴石Y3Al5O12:Nd3+和摻釹玻璃。前蘇聯曾研製出一種新型激光器——摻Cr3+,Nd3+的釓鈧鎵石榴石,其效率比釹激光器高3.5倍。
13、儲氫 在合適的溫度和壓力下,五鎳鑭LaNi5合金能吸收氫分子:LaNi5+3H2=LaNi5H6冷卻該合金時氫就被吸收,加熱時就解吸,這提供了一種安全的儲氫方法。
在室溫及2.5大氣壓下,1公斤的LaNi5合金能吸收14克氫,而稍加熱即可把儲藏的氫完全放出。LaNi5和LaNi5H6的密度分別約為6.4和6.43克/厘米。由此可算得每立方米LaNi5約可吸收儲存氫90克之多,而1米3液氫卻不過重71克,可見LaNi5的儲氫效率之高(而且還有比液氫安全的優點)。已發現的類似的儲氫材料還有CeNi5,LaMg17,La2Ni5Mg13等。這樣的儲氫材料在利用氫作燃料方面有潛在的應用前景。
光上面稀土永磁這塊應用來說就可以用於:
1、微特電機
在美國、日本和西歐等發達國家,稀土永磁材料在電機中的應用已佔稀土永磁總銷售額的60%以上。各國國情不同,稀土永磁在電機中的應用情況不盡相同。日本在VCM中的應用量占稀土永磁的50%左右,美國則在航空、航天、軍工、汽車和機床等領域電機中的用量最大,歐洲則在數控機床中應用最多。
2006年,我國生產稀土永磁電機3700餘萬台,其中大中型節能電機5萬台。
2、汽車工業
據有關市場研究機構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2004年全球轎車和輕型車總產量達到5490萬輛,至2005年,將達到6000萬輛大關,創歷史最高紀錄。
1997年中國汽車產量為158.3萬輛,2001年達到234.2萬輛,其中轎車產量為69.5萬輛。轎車在全部汽車產量中所佔的比例不到30%,2002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第一年,當年中國汽車產量一舉超過300萬輛大關,達到325.1萬輛,增長38.3%,轎車產量更是增長了52.84%,首次突破百萬輛大關,達到106.924萬輛,轎車比重達到32.7%。進入2003年,這一行情得以持續,當年生產各類汽車444萬輛,銷量439萬輛,分別增長75.28%,在世界的排名由2002年第5位上升至2003年的第4們。2004年,中國汽車總產量為507萬輛,增長14.2%左右,其中轎車240萬輛,增長16%左右。2005年,中國汽車總產量在571萬輛,其中轎車比重達到48.49%。2006年,中國汽車總產量達728萬輛,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轎車比重已經達到53.15%左右。
由於汽車工業已經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第五大支柱產業,它的發展必將帶動一系列的產業,包括磁性材料行業。稀土永磁電機的最大應用潛力市場之一將是汽車工業。汽車工業是釹鐵硼永磁應用最多的領域之一。在每輛汽車中,一般可以有幾十個部位要使用永磁電機,如電動座椅、電動後視鏡、電動天窗、電動門窗、電動雨刮、空調器等隨著汽車電子技術要求的不斷提高,其使用電機的數量將越來越多。
3、電動汽車
當前世界各國對電動汽車的關注熱情愈發高漲,一些國家投入大量經費用於研製和開發,其中電機和傳動系統是電動汽車的心臟,稀土永磁電機以其體積小、效率高、性能優異而成為各國研製新一代電動汽車的首選方案。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與豐田汽車公司就推動混合動力汽車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與普及進行合作,2005年已將豐田目前最先進的「綠色環保節能車」——「先驅」(PRIUS)混合動力汽車在中國進行生產,目前已小批量投入市場。「先驅」(PRIUS)混合動力汽車在日本的產量為10000台/月左右。最近。日本豐田推出了雷克薩斯LS600h混合動力高檔汽車,V8引擎加上一個高效的電機,整個系統輸出功率430馬力,堪稱混合動力的領先傑作。2008年福特翼虎混合動力SUV,155馬力,油耗為7—8升/100km,只有同功率汽油發動機的一半。
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將大量進入普通家庭,成為一種大眾消費。這對於稀土永磁電機及其釹鐵硼永磁材料的帶動作用是相當可觀的。
4、電動自行車
自行車是我國的傳統支柱產業之一,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環保意識的增強,近年對電動自行車的需求越來越大。據中國助力車專業委員會不完全統計,我國的電動自行車從研製開發到1997年的小批量投放市場至現在,其生產和銷售呈逐年大幅增長的勢頭,1998年產量為545萬輛,2006年產量已超過1000萬輛。以每輛電動自行國平均需要0.3公斤燒結釹鐵硼計算,年需用磁體3000噸(摺合成毛坯近6000噸)。
5、現代醫療設備
永磁式RMI-CT核磁共振成像設備過去採用鐵氧體永磁,磁體重量達50噸,如今採用最新釹鐵硼永磁材料,其磁場強度提高了一倍,圖像清晰度也大大提高,並節省了大量原材料。每台核磁共振成像儀需釹鐵硼永磁體0.5—3噸,按世界市場年需要量1千台計,年需磁體500—3000噸。目前,美國通用電器和德國西門子在中國均有核磁共振成像設備生產基地。
6、揚聲器、耳機等電聲元件
揚聲器和耳機是永磁體傳統應用領域。稀土永磁材料出現後在同樣輸出功率與音質不採用釹鐵硼永磁體可減小尺寸和提高性能。目前稀土永磁揚聲器和耳機已應用到高級隨身聽等領域。隨著電聲器材技術革新向高保真和小型化發展,要求使用性能更高的磁體,在這個領域,釹鐵硼永磁材料已經開始得到廣泛應用。
7、磁懸浮列車
可乘坐32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磁懸浮樣車——「中華01號」磁懸浮技術驗證車2004年10月22日在大連亮相。此次研製成功的「中華01號」採用中國自主研發的永磁補償式懸浮技術。
其原理是利用車載磁體與軌道磁體間產生的排斥力和吸引力共同作用,從而產生向上懸浮力,使列車脫離軌道運行。所用磁體為稀土永磁材料;「中華01號」懸浮耗能幾乎為零,其凈懸浮力可達4噸/米,運輸能力相當於現行火車,而且採用車與路一體化結構設計,安全性大大提高。中國首個吊軌磁懸浮驗證車「中華06號」2005年5月亮相大連。使用Nd-Fe-B磁體的3km永磁懸浮列車線已列入建設日程。
近年為,磁懸浮飛機國際有限公司(Magplane International Ltd)在我國推介美國磁懸浮飛機系統。磁懸浮飛機系統為新型懸浮設計,採用釹鐵硼永磁體。每公里需配2輛磁懸浮飛機(列車),每一輛磁懸浮飛機(列車)將使用10噸燒結釹鐵硼材料。試驗線正在籌建之中。
磁懸浮飛機系統是建立在磁懸浮理論基礎上的一種最新型地面軌道交通系統。據介紹,該系統優化了各類交通資源,集合了多樣性技術特徵,不僅造價和運行成本相對較低,而且實現了高速、大容量、智能化的統一。如果磁懸浮飛機系統進入實際應用,將使市內短程交通與城際間中長途交通系統融為一體,為一體化解決城市繁雜的交通系統提供幫助。
㈣ 稀土產業擁有哪些優勢你對於稀土產業的發展有何看法
稀土是一種非常占重要的戰略資源,它在很多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資源界中有一句話,石油相當於工業的血液,而稀土相當於工業的維生素,有了稀土這個重要的因素,工業才能有一個更大的發展,有一個更加強壯的發展。現在國家有關部門正在抓緊出台有效的管用的舉措,加大稀土行業的整頓和規范的力度,同時,也將創新和完善有關稀土的相關管理機制,加快構建更加結構合理科技水平和更加先進的稀土資源保護、更加有效的行業發展格局,發揮好這重要的戰略性資源的特殊價值。通過以上的機制來規范稀土的開采形式,以及保護性的開採的理念。
㈤ 稀土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和地位
簡單的說,稀土是製造武器重要原料!!!掌握未來國家強盛的命脈,中國稀土資源豐富,但是卻掌握不了稀土的國際定價,導致大量稀土外流!!!現在美國等過都在本國禁止開發稀土了,都是到中國來買的,但是現在中國稀土的價格和白菜價格一樣
㈥ 對中國稀土行業的投資分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稀土行業「十三五」市場前瞻與發展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我國是稀土出口大國但卻處於產業鏈的最底端,底端技術領先,高端技術匱乏,不僅流失了寶貴的不可再生戰略性資源,又流失了巨額的經濟效益。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近年來為了規范管理稀土企業,促進稀土行業的健康發展,在總結幾十年來稀土產業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正在組織出台相關政策法規。即將出台的中國
稀土工業產業發展政策內容涉及稀土采選、冶煉分離、新材料和產業化應用等領域。旨在合理開發利用中國稀土資源,提高稀土產業集中度,保護環境,促進稀土在
高新技術領域的應用水平。
1. 稀土行業准入條件
明確了中國稀土行業准入條件:原則上2015年以前不再批准稀土冶煉分離項目,不再增加稀土冶煉分離能力。對稀土冶煉分離企業的生產規模和設
備、環境保護、生產技術經濟指標、資源和能源消耗指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有企業要增加研發、技術改造和裝備投入,提高產品質量,實現清潔生產。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中國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環境問題是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重大問題。中國政府十分重視對環境的保護。環境保護是中國稀土企業面臨的一個十分嚴
峻的問題。在中國的一些地區,稀土礦山開采導致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稀土冶煉、萃取分離生產過程中,使用大量的酸鹼、萃取劑等化工原材料,產生大量的廢
氣、廢水、廢渣。大部分稀土生產企業,環保治理設施不完善,有的小稀土冶煉廠沒有環保治理設施。排放的「三廢」對大氣、水體、土地造成了污染。為了保護環
境,中國政府制定了更為嚴格的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該標准對稀土生產中的水污染物、大氣污染物和廢渣的排放處理進行了新的規定。這一標準的實施,將迫
使稀土生產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提升企業運營成本,可能會導致部分中小企業關閉。其主要目的是保護環境,禁止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生產行為。中國政府將對節能
環保、低消耗、無污染稀土冶煉分離工藝給予支持。
㈦ 現在稀土行業前景如何
很好,很有未來
㈧ 如何實現稀土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從資源合理開發、清潔生產、高效利用,提高國際話語權,稀土材料終端產品應用等多方面考慮,要對我國稀土產業政策、產業規模、上下游產業協調發展、稀土元素使用平衡等問題進行重新定位和思考。
我國稀土產業發展戰略需要對稀土產業進行准確定位。基本思路是既重視稀土產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的擴張,同時更加重視產業發展的質量。從國家戰略角度出發,稀土產業發展戰略應表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一)構建系統穩定的產業政策體系,實現稀土企業一體化戰略
充分考慮中國稀土產業的比較優勢、弱勢及面臨的威脅,從產業准入、產業組織、產業結構、產業布局、產業促進、生態環境等方面加強管理,在稀土產業發展、演變和轉型中抓住機會。通過「國內競爭,統一出口」的原則,掌握定價話語權,對稀土原料和中間產品的出口嚴格限制。
針對大多數稀土企業規模小,設施簡陋,並購成本不高的特點,稀土企業應充分利用自己在產品、技術和市場上的優勢,使企業不斷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實施一體化戰略。加快稀土企業的整合,加速企業的並購重組,培植若干大型企業集團,一體化戰略有利於深化專業分工協作,提高資源的深度利用和綜合利用率。實施縱向一體化戰略可使企業通過行業價值鏈上的延伸來擴大業務范圍;實施一體化戰略可使企業獲取規模經濟、減少競爭對手和擴張生產能力。
(二)建立稀土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提高科研創新能力
稀土產業鏈的重要特點是產值沿產業鏈呈裂變式的增長[4],針對我國存在的終端應用產品技術落後、開發能力不足等問題,目前最重要的是加快建立稀土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提高科研創新能力,改善稀土產品結構不平衡的現狀,走精深加工之路。
稀土企業作為技術創新及產品開發的主體,其應結合自身生產特點,與科研機構和高校在稀土功能材料領域,高精尖產品開發等方面進行廣泛而深度的合作,研發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藝技術。同時應系統全面地部署,加快新型技術工藝的產業化應用進程,迅速投入生產並盡快產生相應的經濟效益。
(三)推動資源產業集群,發展產業鏈
產業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領域具有相互聯系的企業和機構在特定地域上所形成的產業空間集聚現象。稀土產業集群的建立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營造創新氛圍、增強區域自主研發能力、成果轉化和消化吸收能力,同時降低企業間的信息溝通成本和交易成本。將稀土生產環節內部的完整鏈條集群化,這樣一方面有利於企業同步研發、轉換、生產,提高生產經營的效率和協調性,另一方面,產業鏈終端的引入使得企業可以迅速、充分地了解市場需求,不再盲目制定產量和產品種類,適應了市場競爭,大大增強稀土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四)建立國家稀土資源戰略,穩定管理和政策框架
中國的稀土資源管理一直缺乏統一、穩定、嚴肅、長期持續的政策框架,產業管理涉及諸多部門,不同時期主導部門側重不同、作用迥異,部門協調沒有理順,稀土資源管理一直沿襲由工信部主管生產總量指標,由商務部主管出口配額的管理機制[5]。當前應該以國家「十二五」規劃為契機,明確穩定國家稀土資源戰略目標,理順、明確稀土產業管理框架,把稀土這一重要戰略資源的管理職能統一到中央具體部門,相關部門在國家戰略目標的框架下,依據法律進行管理。對國家層面的稀土戰略准確定位,是事關稀土產業發展的全局性問題。
(五)資源開采與保護環境並重,加強立法和監督管理力度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要求最充分而有效地利用礦產資源,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價值並使廢物產生量和環境影響降至最小。鑒於稀土開采冶煉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巨大危害,現有稀土企業應該採取各種措施,例如改進資源開采方式、開發高效清潔生產技術等以降低資源消耗、加強資源的回收利用、減少「三廢」排放。我們應該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循環利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的「三廢」中的有用礦物和各種廢舊物資,同時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及相關企業的建設,開發新型配套產業,形成從能源到中間產品,再到最終產品的閉路循環。
政策方面, 2012年,國家環境保護部與國家質監總局聯合頒布《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以稀土工業企業生產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作為控制項目,對「三廢」和放射性物質的排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一標準的實施,意味著稀土行業環保要求的大幅提高,將迫使企業進行技術升級、購買新型設備,從而逐步淘汰生產技術水平低、裝備差、資源和能源消耗高的企業,同時提高行業進入壁壘。
(六)改進出口管理辦法,建立稀土資源出口管制體系 政府應進一步細化稀土出口產品的分類。稀土資源及其產品的范圍廣、種類多,需要根據稀土開采、生產、應用的實際情況,對各個稀土元素及產品種類進行細分研究,需求量大、資源量小的要納入管制清單進行嚴格保護。同時,根據資源儲量情況、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產業結構的調整,適時更新納入清單的稀土資源及其產品種類。鑒於稀土對國防體系的不可或缺的地位,是保障國家和產業安全的重要資源,政府應將具有軍用價值的稀土元素分離出來,進行區別對待。對稀土產品的出口分別發放軍用許可證和非軍用許可證,從而實行不同的配額標准。
(七)發揮行業協會作用,使管理和政策框架相對穩定
我國稀土行業協會一直由政府直接主辦,缺乏基本的獨立性和代表性,使其應有的功能無法完全發揮。因此,政府應該放開行業協會的主辦和管制權,並給予其資金、法規等支持,幫助其迅速發展,統籌各地方稀土產業。這樣一方面可以發揮協會本身優勢,另一方面也可效仿美日等國,實行國內生產力和購買力的最大限度的整合,獲取價格優勢,有利於奪回國際話語權。
㈨ 中國稀土行業的發展歷程
我國稀土金屬產業現狀及其發展前景
〔 作者:顏世宏,李宗安,趙斌,楊廣祿,龐思明,王志強 轉貼自:《稀土》2005年第2期 點擊數:2695 文章錄入:admin 〕
稀土金屬產業在整個稀土產業鏈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如釹已成為拉動我國稀土產業發展的主要元素,而釹主要是以金屬形式應用到稀土永磁材料釹鐵硼之中,在釹鐵硼產業的快速發展中,稀土金屬產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我國稀土金屬產業是隨著稀土火法冶金技術的進步和應用市場的不斷擴大發展起來的,可分為四個階段:( 1 )試驗研究階段( 1956 ~ 1966 年),這一階段主要研究制備稀土金屬工藝技術;( 2 )稀土火法冶金技術工業化階段( 1966 ~ 1980 年),這一階段主要是用試驗研究的工藝技術建立試驗廠;( 3 )稀土火法冶金工業技術完善階段( 1980 ~ 1985 年),這一階段主要是完善設備、優化工藝、穩定批量生產;( 4 )稀土火法冶金工業化技術提升階段( 1985 年以後),這一階段主要研究了新工藝技術和裝備,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1、稀土金屬企業現狀
從產品來分,生產企業主要有三種類型:單一稀土金屬、混合稀土金屬、稀土硅鐵合金。其中部分單一稀土金屬生產企業同時也生產少量的混合稀土金屬,部分混合稀土金屬生產企業同時也生產少量的單一稀土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