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京藝聯國際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北京抄藝聯國際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10月22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物業管理等。
法定代表人:許楠
成立時間:2008-10-22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1201140628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通州區東營前街4號樓1層813-105
❷ 國際文化產業投資洽談會是什麼組織
2016年國際經濟形勢及對我國的影響 2016年世界經濟仍將延續疲弱復甦態勢,我國發展的外部經濟環境依然錯綜復雜,進而影響到國內經濟運行和結構調整特徵及趨勢明顯。
從目前形勢和發展態勢看,今年世界經濟運行將呈現以下特徵和趨勢: 一是世界經。
❸ 什麼是跨國文化創意產業
1、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國際文化戰略全面競爭的時代。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形成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世界進程的重要力量,已被世界各國高度重視。
2、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愈演愈烈,一些全球性的文化產業集團正在尋求從「規模優勢」向「范圍優勢」的轉化。文化創意產業領域出現跨國文化企業,文化產品的生產、製作和消費也出現了跨地區、跨國界的合作,一個全新的全球性的文化創意產業生產力時代正在到來。
3、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化的發展特徵
(一)國際文化創意產業輸出模式正在由單一輸出向多元化輸出轉變
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初期,世界文化創意產業國際貿易以產品輸出為主。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深,國際合作范圍不斷擴大,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化也正在向多元化模式轉變。特別是一些大型跨國企業集團,在不斷將其文化創意產品推向國際市場的同時,為節約生產經營費用,降低國際交易成本,突破產品打入國外市場過程中所遇到的國家保護主義等各種障礙,企業開始關注資本的擴展、品牌的推廣以及管理模式的輸出等國際化發展模式。
(二)國際合作是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化的重要途徑
國際合作是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合作中處於不同的分工地位。發達國家處於產業鏈高端環節,掌握著產業關鍵技術和核心創意,而發展中國家則處於產業鏈低端環節,主要以加工生產以及部分非關鍵技術研發為主,大多沒有自主知識產權。另外,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合作中所採用的合作方式也不同。合作開發是跨國公司廣泛採取的一種戰略聯盟方式,充分利用兩個企業的資源優勢,共同開發產品,從而實現雙贏。產品外包、引進專利生產、品牌代理等方式是發展中國家企業參與國際合作的主要模式,也是跨國公司開拓發展中國家市場的主要途徑。
(三)跨國公司是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化的重要載體
近年來,跨國公司更加重視整合國際資源,加快並購重組,利用其技術先發優勢和全球經營優勢,加強世界范圍內的知識產權保護,占據了世界文化創意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成為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化的重要力量。如德國的貝塔斯曼集團是全球媒體業排行第三的超級集團,在全世界擁有數百萬會員,通過收購、兼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英語商業圖書出版集團。2003年,貝塔斯曼並購北京21世紀錦綉圖書連鎖有限公司,這是我國圖書業第一起外資並購案,2005年又與遼寧出版集團合資成立遼寧貝塔斯曼圖書發行有限公司,其業務開始全面進入中國出版物分銷市場,給國內出版業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4、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化戰略轉型
面對全球化的文化創意產業分工格局,我國應積極加強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化研究,找准戰略地位,以最適合的方式參與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的建構。
(一)制定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目標,豐富文化「走出去」戰略內涵
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是一個在發展中不斷變動的體系,具有不斷增值性特徵。因此,在制定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目標時,要建立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的這一坐標,也就是說,應把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戰略這一命題放到整個世界的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中來考察,建構與現代世界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相和諧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與分工體系,推動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與發展。同時,要以積極參與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為目標,不斷豐富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內涵。文化產品的「走出去」,只是整個文化「走出去」戰略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面對國際文化戰略競爭時代的到來,我國要想在未來的國際文化戰略競爭中真正獲得文化戰略競爭優勢,就應在文化制度設計上獲得戰略性創新,這也是文化「走出去」戰略的核心與根本。
(二)發揮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國際比較優勢,確立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地位
文化創意產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需要許多資源條件,不是所有的國家和地區都適合發展任何形態的文化創意產業,也不是任何一種文化創意產業形態都適合參與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的建構。只有那些影響當前國際文化秩序的文化創意產業,才構成當下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分工的重要內容,才是具有戰略價值的。這就要求我們把著眼點放在全球,尋找和利用自身的國際比較優勢,開發研製具有本土化、民族特色的產品,以謀求產業鏈的高端位置。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為我們在國際上成功營銷自己的創意產品打下了基礎,提供了可能性。把中國的優秀創意產品推廣到國外去,不僅能夠滿足國外消費者的精神需求,推動文化產業額的大幅增長,更重要的是,國際文化貿易的繁榮對於傳播我國的精神文化內涵進而提升國家綜合實力有重大意義。除了傳統優勢文化產業外,我國還應高度重視現代傳媒業的發展。傳媒業是最能深刻影響世界運動行為的文化產業,當單一的傳媒產業還構不成參與新一輪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重建所需要的力量的時候,通過建立區域文化創意產業合作機制,以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的綜合力量參與文化創意產業的國際市場競爭,那就有可能藉助於國際政治或地緣政治的力量,游戲規則,演繹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重建所需要的力量形態,獲得在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新一輪的建構過程中的話語權,從而使得新的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和國際文化新秩序朝著有利於本國、本地區文化利益最大化的方向發展。
參與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的建構,還要進行制度輸出,要想辦法建立起國際文化市場規則的中國標准,確立自己的產業標准國際地位。我國擁有參與國際文化創意產業競爭的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但在許多方面還沒有形成可供其他國家認可的國際標准,並且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制度和市場准入制度等方面還沒有取得創造性成果。因此,應組織力量對其中涉及國家文化戰略競爭性的問題進行全面、系統地研究,確立中國文化創意產業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