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哈爾濱國際文化產業園,在什麼地方
在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
㈡ 哈師大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男生多麼
不多。。。。整個學校也不多。。。。
㈢ 哈爾濱文化產業園的房價多高就是師大那塊
一萬一平吧 貌似沒有降價的意思
㈣ 文化產業園是干什麼的
網路:
我國文化產業園發展的歷史還比較短,但總體看,發展勢頭猛,數量增加快。我國文化產業園處於發展初期,尚在摸索階段,對產業園發展的規律認識還不夠,存在問題是難免的。
中文名
文化產業園區
特點
按照工業標准
意義
像物質一樣能存在於人們頭腦之中
性質
一種結構
園區介紹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文化產業的定義是:按照工業標准,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這里值得注意的就是按照工業標准。文化的產品和文化的服務向來就有,只有按照工業標准進行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才是文化產業。就是要批量的、有規模的、連綿不斷地去生產。
性質:文化產業要按照工業標准來生產一系列文化產品。當文化產品從單個的、斷裂的鏈條中產生,變為按工業標准連續不斷地生產,就發生了一種生產方式的變革。這種變革最重要的標志便是以前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文化產品的生產是「以產定銷」為主變成了「以銷定產」為主,使文化產品的生產進入了跟一般商品一樣的生產、流通、交換、消費過程。這種循環的結果可使其得到源源不斷的資源的支持,產品也能夠極大地豐富起來。當然,它的另一面可能會使文化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受市場左右,這是難以完全避免的,但兩者也不是絕對的不可以調和。
㈤ 哈爾濱師范大學江南校區是賣了嗎 什麼時候搬到江北
我是現在哈爾濱師范大學的在校生 江南沒有賣 哈爾濱師范大學江南校區作為一個傳媒藝術中心 都是藝術傳媒學院的學生 不會搬到江北的 希望採納
㈥ 文化產業園地塊屬什麼用地性質,代碼是什麼
屬於高等學校用地,用地代碼是C61
㈦ 哈爾濱師范大學現代藝術園區校內那個位置要規劃
《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強省建設規劃》明確提出:積極推進哈爾濱師范大學和哈爾濱市南崗區共建黑龍江現代文化藝術產業園區。黑龍江現代文化藝術產業園區的建設將為發展我省文化事業,促進文化大省建設提供重要平台;將在哈爾濱市「文化立市」和南崗區「文化興區」戰略中發揮示範、輻射作用;將對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區域經濟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黑龍江現代文化藝術產業園區建設的構想
長遠謀劃,找准園區的歷史定位。目前,我省乃至整個東北地區都沒有具備一定規模的文化藝術產業園區。哈爾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東北亞重要中心城市,擁有渤海文化、金源文化、俄僑文化、北大荒拓荒文化等歷史文化遺產,具備獨具一格的文化藝術風貌和兼收並蓄的文化藝術氣質。若能夠適應文化藝術產業發展的要求,按照現代化的標准進行園區規劃設計,不久的將來一定能夠將園區打造成覆蓋東三省、連接歐洲和東亞的「東北亞文化藝術中心」。
科學規劃,明確園區的功能定位。在園區建設中,我們將集中打造藝術培訓業、文藝演出業、會展業、藝術品業四大支柱產業,推動關聯產業、衍生產業的市場開發,通過產業鏈延伸,帶動產業的規模化經營,填補我省沒有集中的文化藝術創意園區和文化產業集聚區的空白。重點建設黑龍江省文化藝術大廈,把其建設成為集藝術會展、藝術欣賞、音樂演藝和影視戲曲等多種功能於一體,擁有大劇院、美術館和音樂廳等現代化文化藝術設施的文化強省標志性建築。通過加大校企合作開發力度,創建產、學、研一體化的產業平台,使文化藝術大廈逐步發展為東北地區首屈一指的功能齊全、設施先進、造型美觀的文化藝術工程。
學校計劃將園區建設為「文化藝術產業園」和「智力創新園」。建好「文化藝術產業園」,堅持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產業優勢,培育我省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在園區內逐步形成以傳媒、文化旅遊、體育、文藝演出、服裝設計、雕塑和影視生產為重點的文化產業格局。發展動漫、網路等新興文化產業,做大做強優勢文化產業。積極發展文化藝術專業人才培訓產業,建好「智力創新園」。積極創建有利於學校教師、學生到園區創業的環境。通過在園區建設創業基地,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創業平台,使園區成為教學實踐、實習基地、就業基地和創業基地,加快培養和引進與文化產業有關的文化藝術創新創業人才和管理人才。
黑龍江現代文化藝術產業園區選址在我校江南校區,佔地面積20萬平方米。我們將園區規劃為人才培養區、研發創意區、文化產業區、衍生行業服務區和文化藝術專家居住區五個區域,形成以人才培養區為中心,以文興街、林興路文化產業區為兩翼,輻射四周地帶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
園區計劃文化設施投入13.45億元。其中建設的重點工程有黑龍江藝術大廈、黑龍江文化藝術創意產業長廊、黑龍江文化藝術培訓中心等。黑龍江藝術大廈將擁有大劇院、美術館和音樂廳等現代化的文化藝術設施,集藝術會展、藝術欣賞、音樂戲曲和影視演出及遊客接待等多種功能於一體,將為我省各種大型文化藝術匯演和商務演出提供平台,創建東北地區功能齊全、設施先進、具有文化藝術特色的文化藝術工程。園區將把藝術品業、文化藝術培訓業、文藝演出業和文化藝術會展業作為四大支柱產業,拉動關聯產業、衍生產業發展。
1、藝術品業。進行音樂、美術等作品的創意設計,重點進行城市文化整體設計、廣場文化設計、雕塑、反映邊疆少數民族特色的工藝品、時裝等藝術設計;加快發展環境藝術、室內裝飾等視覺設計,工業產品藝術造型等產品設計。製作市場銷路好,審美價值高的各類藝術品。吸引和引進藝術品設計企業和公司,建設藝術品交易市場,形成藝術品創意、設計、製作和銷售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2、文化藝術培訓業。大力發展聲樂、器樂、繪畫、戲劇表演、舞蹈、動漫、藝術設計等專業人才的培訓產業;積極扶持黑龍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才的培訓和我省少數民族地方藝術人才的培養;吸引國外文化藝術公司和文化藝術專業人士,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各類文化藝術人才,增強園區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3、文藝演出業。利用園區各類藝術設施,創建文藝演出產業基地,培育我省文化藝術品牌。大力開發中外演出市場,吸引各類演出團體和中介公司,注重培植、扶持地方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產業項目的發展,做強文化演出產業的商業運作與開發,形成文化藝術演出市場在項目開發、包裝、運營等領域的競爭優勢。
4、文化藝術會展業。利用園區會展設施,引進高水平各類藝術展覽入園;積極推動同中央美術學院、列賓美術學院等國內外知名藝術院校和院所合作,促進國際藝術展覽與交流;積極開發龍江美術家藝術展覽、黑土地原生態藝術展覽、藝術交流與合作,打造文化展覽品牌。通過四大支柱產業的開發和建設,將帶動配套及衍生關聯產業的發展。
㈧ 文化產業園其實是做什麼的,什麼性質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文化產業的定義是:按照工業標准,生產、再生產、儲存專以及分配屬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這里值得注意的就是按照工業標准。文化的產品和文化的服務向來就有,只有按照工業標准進行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才是文化產業。就是要批量的、有規模的、連綿不斷地去生產。
性質:文化產業要按照工業標准來生產一系列文化產品。當文化產品從單個的、斷裂的鏈條中產生,變為按工業標准連續不斷地生產,就發生了一種生產方式的變革。這種變革最重要的標志便是以前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文化產品的生產是「以產定銷」為主變成了「以銷定產」為主,使文化產品的生產進入了跟一般商品一樣的生產、流通、交換、消費過程。這種循環的結果可使其得到源源不斷的資源的支持,產品也能夠極大地豐富起來。當然,它的另一面可能會使文化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受市場左右,這是難以完全避免的,但兩者也不是絕對的不可以調和。[1]
文化產業園是從事文化產業的許多企業聚集在某個園區,從事各自的文化產品生產與創作,這種園區一般都是有當地政府規劃、建設和招商而興建的。
㈨ 哈爾濱師范大學怎樣好不好
哈爾濱師范大學坐落於素有「冰城夏都」美譽的歷史文化名城哈爾濱,是一所具有悠久辦學歷史、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是黑龍江省教育、藝術、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重要人才培養基地和科學研究基地,是黑龍江省屬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學校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重點院校,是「十三五」時期國家重點支持建設的百所中西部高校之一。
學校前身是1946年我黨在東北解放區建立的松江省立行知師范學校,1951年成立哈爾濱師范專科學校,1956年擴建為哈爾濱師范學院,1980年更名為哈爾濱師范大學。2000年,呼蘭師范專科學校、黑龍江農墾師范專科學校並入,2002年,黑龍江省物資學校(黑龍江省物資職工大學)並入,組建成新的哈爾濱師范大學。
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弘揚以「行知精神」為代表的大學文化,踐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從師准則,秉承「敦品勵學,弘毅致遠」的校訓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提高質量、創新發展。學校先後榮獲「黑龍江省文明單位標兵」、「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文明校園」等稱號。
學校有江南、江北兩個校區,佔地面積34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60餘萬平方米,固定資產近30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億余元。建有以文博館為核心的四館一體的展覽中心。圖書館藏書360餘萬冊,中外文電子圖書總量320餘萬種,是全國重點古籍保護單位。
學校設有25個學院(部),80個本科專業,建有一批省級重點一級學科(群)和省級領軍人才梯隊。學校具有完備的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體系,有一級、二級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4個,一級、二級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04個,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7個專業碩士學位培養類別。學校是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基地。
學校堅持教育教學工作中心地位,突出教師教育特色,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構建了新的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和管理體制,入選教育部「卓越教師計劃示範項目」。現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等國家級重點人才培養支持計劃,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0個,省級重點專業18個,國家級、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3門。獲批國家級、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和教學改革成果獎百餘項。
近七十年來,學校先後為社會輸送了40餘萬名各類優秀人才,涌現出一批世界和全國知名的優秀人物:「全國優秀教師」宋立志、「全國道德模範」張麗莉、「全國勞動模範」王惠生、「感動中國人物」秦艷友、「世界小姐總冠軍」於文霞、「中國象棋世界冠軍」王琳娜、「世界速滑錦標賽冠軍」王北星、「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速滑冠軍」付春艷,一大批校友成為黑龍江省乃至全國優秀骨幹教師和社會精英,為國家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為學校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贊譽。
學校擁有一支高水平專業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2900餘人,專任教師1800餘人,其中教授330餘人、副教授660餘人,博士、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600餘人。現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級教學名師、全國優秀教師等國家級優秀人才90餘人,龍江學者、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省級優秀中青年專家、省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省文化名家暨「六個一批」理論人才、省級教學名師、省級優秀教師等省級優秀人才180餘人。
學校學術研究實力雄厚。現有光電帶隙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台(包括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發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2個。近五年來,學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近500項。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等省部級及以上科研獎勵220餘項。我校教師在國內外高水平學術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近萬篇,其中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被SCI、SSCI、EI等國際檢索系統收錄2200餘篇。出版高水平學術著作280餘部。獲得授權專利1100餘項,其中發明專利140餘項。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黑龍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培訓和研修基地、黑龍江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以及黑龍江省文學學會等5個省級學會掛靠在我校。學校主辦的《北方論叢》、《黑龍江高教研究》等14種學術期刊在學術界和出版界具有重要影響。
學校充分利用地處東北亞中心的區位優勢,堅持走國際化辦學道路。先後與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波蘭、韓國、巴西、埃及等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70餘所高校、科研機構建立了密切的教育科技合作與學術交流關系。學校與俄羅斯莫斯科國立蘇里科夫美術學院聯合成立了哈爾濱師范大學中俄美術學院(暫定名)。在海外創辦了4所孔子學院,其中倫敦中醫孔子學院連續五年被評為「全球先進孔子學院」,並成為全球首批示範孔子學院。學校被國家漢辦評為「孔子學院先進中方合作機構」,是「中國政府獎學金生」、「孔子學院獎學金生」招生院校和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基地,是「黑龍江省漢語國際推廣教師培訓中心」機構所在地。學校是承擔國家漢辦海外巡演任務最多的高校之一。
學校大力支持地方教育事業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成立了覆蓋全省的「G-U-S教師教育聯盟」,推進地方政府、高校和中小學校聯合培養教師教育人才。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長期保持全國領先優勢地位,支持建設的哈爾濱音樂學院、青岡實驗中學和順邁學校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連續32年承辦「哈夏」音樂會專場演出,建成黑龍江現代文化藝術產業園區和哈爾濱國際油畫交易中心,積極推動文化強省建設。學校在高教強省「五個服務計劃」、「三支一扶」、「村村大學生計劃」和扶貧等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貢獻。建設高校高端智庫,通過成果轉化、政策咨詢等形式,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黑龍江省「中蒙俄經濟走廊——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
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哈爾濱師范大學將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繼續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足龍江經濟社會發展,面向全國,深入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哈爾濱師范大學章程》為基本遵循,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扎實推進依法治校進程,不斷推動學校各項事業健康發展,為建設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㈩ 我是黑龍江的,550上哈師大文化產業管理怎麼樣,謝啦
具體你可以給哈師大的招生辦打電話咨詢下這個專業歷年在黑龍江的投檔分數線,這樣把握更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