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街鎮上報產業發展規劃

街鎮上報產業發展規劃

發布時間:2021-01-12 21:58:03

A. 社渚鎮的發展規劃

社渚鎮不僅是天目湖旅遊度假區和高淳椏溪國際慢城之間的聯系紐帶,自身也有較為豐富的旅遊資源,特別是文化旅遊資源是其最大的特色和優勢,因此,社渚鎮的旅遊形象應是多側面、多層次、多樣性的。
社渚鎮圍繞做大農業、做強工業、做活第三產業整體發展思路,確立「工業強鎮、旅遊帶動」的發展戰略。社渚的旅遊特色是「山」、「水」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優勢是離核心景區近而方便。2013年,社渚鎮編制完成了(2013--2030)社渚鎮旅遊規劃,力爭融入全市旅遊規劃,重點做活「山水」文章、打好文化牌,深入挖掘獨特的自然、文化等旅遊資源,努力形成獨具特色的旅遊產業。2014年,前宋水庫已成為江蘇省水利風景區。
社渚鎮旅遊發展將以民俗文化特色旅遊資源為基礎,以區域旅遊合作為依託,以長三角旅遊市場為導向,以加快城鎮化發展為保障,以塑造城鎮品牌為重點,不斷增強在江蘇省內外旅遊市場上的影響力、吸引力和競爭力。重點抓好「136」建設,即重點建設1個鄉村旅遊經濟圈、3個生態景區、6個農業生態園。規劃將社渚鎮旅遊發展總體目標確定為:江蘇省知名的文化旅遊新鎮。同時根據自身的基礎,從不同層級上對社渚鎮的旅遊發展確定其定位及目標:一是成為全國的非物質文化旅遊的典型代表,二是成為全省的集文化休閑、養生度假、鄉村美食於一體的旅遊名鎮,三是成為全市旅遊格局中特色鮮明的旅遊新鎮,四是成為社渚鎮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石屋山已納入特色鄉村旅遊發展規劃。在2016年內,石屋山將根據現有資源和環境,規劃6大功能區,使寺、石、林、塘有機地結合起來,營造具有佛教文化觀光,休閑旅遊,泉井觀光等多功能的旅遊環境。一是寺廟引景,建成寬闊的廟前「白雲廣場」,建草坪、綠籬、花徑、花台,周邊以雪松、冬青、龍柏為垣;二是佛教名勝區,修復歐冶子鑄劍池,修復姜太公釣魚台,塑姜太公像,打造歐冶子鑄劍池和姜太公釣魚台的文化游賞景點;三是泉井觀賞區,清理白雲禪寺後泉井周邊環鏡,改造清理修復泉井;四是儺文化區,以白雲禪寺西側建儺文化展館,館內布置儺舞用品,對儺文化源流作系統介紹;五是是溫泉開發,在白雲禪寺西北關閉的上蔣採石礦,地下泉水充足,水溫較高,可開發天然溫泉。
總體旅遊形象定位為:社鼓村歌、渚往來福;神韻社渚、民俗寶庫。
社渚鎮的定位:中國青蝦之鄉和中國儺戲之鄉。 圍繞全國重點中心鎮如何建設這篇大文章,抓好各項規劃的實施。
一是搞好規劃。抓緊完成土地規劃修編。不斷深化規劃編制,強化規劃指導地位。改造提升老鎮區,著力實施街面道路「白改黑」、管網入地「明改暗」、街景立面「亂改統」的「三位一體」改造工程,加快鎮區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步伐,不斷改善百姓居住環境。
二是建好城鎮。一方面是集鎮擴張。加速框架延伸,加快骨幹道路建設,確保每年有一批道路開工建設,每年有一批道路投入使用。另一方面是人口擴容。鼓勵農民進城,鼓勵農村人口買房。
三是加強管理。堅持建管並重,嚴格城管執法,重點開展交通、市場、建築秩序整治,重點打擊亂搭亂建、少報多建等違規行為。

B. 鄉鎮產業發展規劃如何寫

鎮產業發展規劃
為加快我鎮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合理配置空間資源,優化產業布局,提高產業競爭力,引導農業商業化,加速我鎮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促進我鎮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確保農民增收致富,特製定2011-2020年全鎮產業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堅持全鎮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堅持大力度、全方位扶持龍威、陽光等麵粉加工企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堅持多思路、多渠道培養發展商貿流通業、文化旅遊業、生態旅遊業等第三產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完善服務體系為保障、創新機制為動力、增效增收為目標,應對市場調結構、依靠科技興產業、發揮優勢創品牌、夯實基礎增動力,加快全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二)總體目標。通過產業布局的引導調整,實現全鎮糧食穩定增產,全鎮農產品商品率提高,農業增加值持續增長,第二產業比重明顯提高,旅遊、商貿流通等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迅速崛起,建立分工恰當、布局合理、特色突出、資源優勢得以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和諧的產業支撐體系,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加快,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道路上邁出新步伐。
主要指標:至2020年,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佔比40%,全鎮糧食穩定增產,全鎮農產品商品率達提高,農業增加值持續增長,其中糧食、畜禽、蔬菜產值分別占農業總產值的50%、30%、20%;第二產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0%;商貿流通、旅遊等服務業佔比3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000元以上。
二、產業總體布局
按照布局區域化、生產規模化的要求,因地制宜編制我區農村產業發展區域規劃:
1、商貿流通業:我鎮是河南進入河北的南大門,漳河生態園區規劃建設高速路入口,我鎮藉此可在兩小時內到達鄭州、石家莊,同時經此可轉蘭青線到達山西、陝西,向東可到山東。經講岳線往東可達山西,四省通衢,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四通發達,可借107國道、京廣線、京珠高速、中華路、講岳線為依託,爭取在五到十年時間內在講武城車站至漳河生態園區之間形成倉儲物流企業群。
2、文化旅遊業:我鎮有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可打造以前港天子冢、劉庄蘭陵王、北朝墓文化、漳河生態園三國影視城為依託的精品文化旅遊線路。
3、麵粉加工業:講武城鎮是農業大鎮,糧食主要生產小麥,玉米等。在我鎮轄區內有龍威面業、陽光面業等大型麵粉加工企業,年加工麵粉均在10萬噸以上。另有許多小型麵粉加工企業,可引導這些企業拉長產業加工鏈,向深加工發展,增加產值。
4、畜牧養殖業:目前講武城鎮轄區內有養豬場十多個,養牛場3個,養雞場十多個,主要是高錄、大冢營、朝冠、西陳、北白道幾個村。努力促使我鎮養殖企業擴規上檔。
5、糧食種植業:我鎮是農業大鎮,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糧食種植主要分布在京廣線以東的村莊。我鎮要加大優良品種的推廣,提高機械化水平,大力發展「兩高一優農業」,確保糧食增產增收。
6蔬菜種植業:我鎮緊鄰古鄴蔬菜批發市場,種植蔬菜的村主要是三高錄、小寨、東、西陳南、北白道。目前有李明生育苗基地等具有規模的瓜果、大棚蔬菜基地,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爭取在五到十年時間內建成省級蔬菜瓜果生產基地。
7、生態旅遊業:又指觀光農業,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生態旅遊業。具有保護環境、生態美化環境和觀光旅遊等功能的農業,是將農村的空間和農產品等農業資源作為觀光資源加以開發和充分利用,以期產生除農業生產之外新價值、與觀光相適應的一種農業形態,具有觀光、採摘、休閑、教育等功能,能提供相應觀光服務設施的單位,包括觀光、採摘、垂釣等。結合漳河生態園得相關規劃,在我鎮民有北乾渠以南大力培育出具有我鎮特色的生態旅遊業。
鎮人民政府
二〇 年 月 日

C. 如何編寫開發區的產業發展規劃,最好有格式範文、注意事項、編寫程序

我們是一家產業規劃機構,有多年經驗。

D. 劉店鎮的產業發展規劃

2008,產業主要以第一產業(果樹種植)為主,佔到產業比例的2/3。村莊年總產值200萬元,第一產業為120萬元,占總產值的3/5;第二、三產業為80萬元,占總產值的2/5;人均年收入為6500元。
進入21世紀以來,行宮村圍繞區委區政府的工業強區,旅遊富民的方針政策,依靠大桃主導產業、大力發展觀光採摘旅遊。現有的民俗游接待為10戶,每天共能接待240人,每戶的利潤為192元/天。打造知名品牌碧霞蟠桃,使其成為該區的果品業的品牌代表。並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標准生產,創建無公害桃果生產基地,在現有基礎上,力創綠色食品知名品牌。在保持現有主導產業果樹種植業優勢的前提下,完善配套措施,使其成為集生產、觀光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高效農業生態示範園區。
積極發揮旅遊資源優勢,恢復古行宮舊貌,利用道教名勝丫髻山景區的旅遊資源優勢,推進行宮村第三產業的發展。打造一個以文化休閑度假為特色的歷史名村。以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帶動第二產業的發展,依託第一產業推進農村手工業,桃品粗加工業以及土特產食品加工業的發展,服務於第三產業。促進第一、二、三產業相互融合,共同發展。
由於現在農民普遍存在看病難和沒有養老保險的問題,可以通過農村合作社專門建立農民生活保障基金和勞動保險、醫療保險等,每年向農民收取一定的基金費用再加上集體給予的補貼,就可以在關鍵時候起到為農民減輕困難的作用,使農民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生產及管理中去,對產業的發展起到穩定和促進作用,反過來又使產業發展得到有力的保障。

E. 制定美好鄉村產業發展規劃應注重哪些

一、組織領導
為確保美好鄉村建設工作順利開展,成立區農委美好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主任任組長,分管主任任副組長,下設辦公室,領導小組副組長兼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設在產業化科,負責聯系對接美好鄉村建設日常事務。
二、工作思路
以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為方略,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群眾認同、群眾參與、群眾滿意為根本要求,強化規劃引領,抓好村級產業發展,注重生態優先,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針,推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著力建設「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村美」的農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園。
三、目標任務
從2014年開始,每年重點培育建設24個左右美好鄉村示範村產業發展重點村,抓點示範,整合資源,綜合治理。到2016年,全區美好鄉村示範村產業發展重點村達到40%以上,2020年達到80%以上。
四、實施內容
1、編制規劃方案。以鎮街為單位,編制《美好鄉村示範村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美好鄉村示範村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結合規劃,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每年篩選確定編寫若干個美好鄉村示範村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2、編制項目。以鎮街為單位,對已被列為年度實施的產業發展重點村,編制示範村產業建設項目書。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於整合涉農資金支持美好鄉村建設的意見》,將所有能爭取到的項目資金,向美好鄉村示範村產業發展傾斜。同時,建立美好鄉村示範村產業發展項目庫,做到有的放矢,符合條件的項目及時申報,多渠道爭取資金投入美好鄉村建設。
3、抓好生態經濟建設。按照「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施八項農業生態經濟工程(即自然生態保護工程、生物種子工程、畜牧業、漁業、農村環境、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綠色(有機)食品經濟工程)。同時著力培育「一村一品」經濟和主導產業,逐步做大做強,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4、抓好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結合城鄉一體化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提高農村人口集中居住率和農村土地節約集約使用水平,推進農村節能工作,推廣沼氣利用技術,引導農村新建住宅採用節能新技術。推進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協同推進農村路網、農田水利設施配套、飲水安全等工程建設,以及建設農村環保設施,建立農村衛生保潔常態化管理機制,推進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和連線成片整治;協同開展村莊綠化,村居綠化率達到40%以上。協同抓好農村飲用水安全配套、污水處理、道路硬化等工程的實施,打造具有特色的美好鄉村風景。
5、抓好現代農業發展。堅持以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建設新型美好鄉村為核心,推進生產經營產業化、農業技術集成化、農業生產機械化、基礎設施配套化、農業服務社會化。積極引導推進農村土地規模經營,加快農業生產方式由小農生產向社會化大生產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農業利用方式由資源消耗、環境污染型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轉變,全面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6、抓好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繼續實施「451」工程,圍繞全區鄉村自然生態、田園風光、聚落與建築文化、鄉村人文活動、民俗文化、鄉村產品與工藝、鄉村景觀意境等,著力打造江南田園和山鄉獨有的「青山、綠水、梯田、人家」的鄉村景觀意境。加強統一規劃,明確特色定位,加快形成以景區為龍頭、骨幹景點為支撐、「農家樂」休閑觀光旅遊業為基礎的鄉村旅遊業發展格局,建成一批「農家樂」休閑觀光農業為主題的特色農庄。
7、抓好新型農民培訓工作。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統籌培訓機構、項目資金、師資力量,開展新型農民培訓,讓受訓農民不僅僅只是種、養技術的提高,尤其是將年富力強的農村勞動力培養成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使之成為美好鄉村建設的排頭兵和領路人。
五、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按照區委、區政府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分解細化,落實到具體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明確工作要求,健全工作機制,常抓不懈。
2、強化督查指導。堅持「半月一走訪」、「一月一調度」、一季度召開一次協調會或觀摩會(發現問題,找出差距,及時整改;交流經驗,推廣典型);做到半年小結,年終總結,謀劃安排下步工作。
3.嚴格考核獎懲。將美好鄉村示範村產業發展工作列入年度目標管理考核重要內容,年初安排工作目標任務,年底實行百分制考核,評先評優,實行獎勵或優先安排項目資金,全力推進全區美好鄉村建設。

F. 籍田鎮的發展規劃

天府新區-籍田鎮:
籍田鎮「一心、三帶、三基地、一廊、九園、五建設(133195)籍田鎮打造成為「天府新區田園花語城」——「一中心」,天府新區南部現代商貿旅遊服務中心充分把握「現代產業新城、生態田園新城、幸福宜居新城、文化魅力新城、國際時尚新城」內涵,建一座由場鎮,及散布在場鎮周邊的多個大型農民聚居區、中心村等兩部分組成網狀城市,與周邊山水風光、農林資源有機相融,真正體現「城在田中、田在城中、城田相融」的美好景象。依據天府新區規劃,將籍田場鎮及成仁路以東,包括地平、紅碑、回江、蔡堰、糧豐5個村(社區)共計13.98平方公里區域劃為「中心」建設范圍,按照城市化建設標准進行打造。下一步,重點是抓好以下6項工作:一是在回江、蔡堰啟動「舊城改造」工程。二是充分利用落雁、柴山「兩河」,金華、天燈、大坪「三山」資源,重點發展現代農業科技和生物科技項目,以及文化、旅遊、商貿、居住等服務產業。三是以籍田場鎮為核心,打造向周邊輻射的路上、水上交通網路,建成南部服務區交通樞紐。四是逐步向天府新區功能區周邊:西安、長征、鏵爐、五聖、清華等區域輻射,以聚居區和中心村建設為載體,建成5-8個天府新區「新型鄉村綜合體」。五是以籍田場鎮為中心,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對主幹道,及兩側人行道、小街巷進行硬化、亮化改造,加快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速度,進一步增強城市化服務功能和中轉承載能力,構建起「服務中心」的框架網路體系,提升場鎮凝聚力。六是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切實提升籍田政府、醫院、***、學校等公共服務體系服務群眾、服務建設、服務發展的能力。——「三帶」,「柴山河、落雁河、鹿溪河」三條水上觀光帶柴山河、落雁河、鹿溪河串聯了籍田13個村(社區),原始山林、農林田園、河灣灘塗,以及眾多的歷史文化遺存等各類景觀沿河散布,具有較高的旅遊開發價值。一是通過水路與成都市將打造的錦江水上航線相連接,沿水路打造柴山河水上生態休閑觀光帶、落雁河水上生態休閑觀光帶、鹿溪河水上生態休閑觀光帶三條精品旅遊路線,將沿線散布的各個景點串聯起來。二是完成鹿溪河碼頭建設,開通連接錦江航線的水上旅遊航線。三是完善航運、碼頭、垂釣等休閑娛樂設施,發展一批「吃漁家菜、住漁家屋、玩漁家樂、興漁文化」為主題的水上休閑、度假、觀光旅遊項目。——「三基地」,打造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基地、天府新區南部旅遊服務基地、統籌城鄉改革試點基地1、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基地。一是力爭率先啟動天府新區「現代農業科技功能區」起步區建設;二是在成仁路、籍大路以南,打造全國一流的高科技現代農業基地,重點是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大型企業的合作,落戶一批生物科技項目。2、天府新區南部旅遊服務基地。一是力爭落戶中國西部旅遊購物城、成都南部旅遊集散中心建設項目,並在今後重點引進此類旅遊服務項目。二是發揮籍田鎮作為成都市南部軌道交通、水上航線、公路交通節點優勢,開通以籍田鎮為中心、連接周邊各旅遊景區和區、縣的交通網路。3、統籌城鄉改革試點基地。一是在地平、長征、西安進一步深化城鄉統籌改革試點工作,完成「統籌城鄉改革試點基地」起步區建設;二是發揮城市近郊區位優勢和統籌城鄉改革政策優勢,在「統籌城鄉改革試點基地」內,通過招商引資,打造1-2個大型的一、三產業互動體驗型生態旅遊項目。——「一廊」,打造山水花澗詩意休閑廊道將鹿溪河和柴山河作為未來籍田鎮產業發展的核心「走廊」、重點區域,建設集高科技產業、旅遊休閑、商務金融、居住、生態、農業體驗、園林觀光等為一體的濱河產業聚集區,促進功能互補,增強區域綜合競爭力,打造風光秀麗、產業復合的山水花澗詩意休閑廊道,使之成為拉動籍田鎮未來城市經濟、產業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載體。按照規劃,籍田地處天府新區南緣,擬打造的「九園」中有「三園」在天府新區城市功能區內,其餘六園則在天府新區綠地之中。要帶活園區整體發展,就需要一條輸送人流、物流、資金流的「主動脈」,一線串連起分布全鎮的六園,形成連動模式,組團發展。因此,我鎮擬利用山水花澗詩意休閑廊道,有效串聯起主體位於天府新區綠地之中的長征、西安、鏵爐、五聖、魚鶴、清華等村的優勢資源,強勢承接天府新區輻射,按照功能的不同,形成「一廊串六園」的格局,即以休閑廊道串聯生物技術及農業品牌孵化園區、五陽彩林鮮果觀光體驗園區、生態養生林間產業園區、樂齡休閑產業園區、主題農庄休閑體驗園區、有機蔬菜及糧油基地產業園區等六個功能產業園區。——「九園」,生物技術及農業品牌孵化園區、五陽彩林鮮果觀光體驗園區、生態養生林間產業園區、樂齡休閑產業園區、主題農庄休閑體驗園區、有機蔬菜及糧油基地產業園區、紅色文化體驗園區、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生物科技產業園區「一村一業、一村一品、一村一園」產業發展格局1、在長征村、西安村打造生物技術及農業品牌孵化園區。依託兩村較為成熟的農業產業基地優勢,一是加快推進貝安迪項目和和龍岩寺水庫水上旅遊項目建設,利用其品牌影響力、經濟實力、市場效應,打造現代農業與鄉村旅遊的綜合體。二是開發花卉蔬果等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草編工藝等手工業加工企業,並將生產加工過程開放展示,接受遊客的參觀、參與;三是加快西安村「西蜀花都」項目,培育集花卉觀賞、休閑養生、觀光旅遊、生產線參觀於一體的綜合體項目;四是以企業為依託,適時建成農產品加工基地和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建設。2、在紅陽、五聖兩村打造五陽彩林鮮果觀光體驗園區。依託「綠寶石」「紅櫻李」等已經具有一定品牌效應的水果產業,一是建成集生產種植、加工提煉、休閑觀光、農事體驗為一體的寶石梨、紅櫻李、獼猴桃三個水果生產基地;二是通過科技提升、包裝營銷,開發「籍田鮮果」系列品牌產品。3、在鏵爐村打造生態養生林間產業園區。一是發展林下生態種、養殖業,主要以生態豬、生態雞等野生放養畜禽,以及菌、蕨類培育為主。二是加快「鏵爐狩獵場」項目引進。三是運用鏵爐村天然泉水,發展養生康療產業。4、在西安村打造樂齡休閑產業園區。依託轄區內多丘陵、台地、山地,森林覆蓋面廣,河流、灘塗眾多等生態適宜、環境優美的自然資源優勢,發展一批老年公寓、老年醫院等老年服務項目,打造環境優美、居住舒適、功能齊全、節能環保、管理科學、服務一流的「樂齡工程」,建成具有國際水平的「中國樂齡城」。5、在糧豐村、魚鶴村打造主題農庄休閑體驗園區。依託統籌城鄉改革試點優勢項目和雙流縣產業招商優勢政策,發揮城市近郊的區位優勢,通過招商引資,一是打造「北望錦官城,南來籍田村」的系列一、三產互動體驗型生態農庄,率先建成一三產業互動項目產業發展示範基地,並最終建成「一三產業互動發展示範鎮」;二是做大做強「蜀望雜柑」、雙福果觀光園。 6、在清華村打造有機蔬菜及糧油基地產業園區。結合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綜合治理山、水、田、林、路,全面配套橋、涵、閘、站、渠,建成旱能灌、澇能排、田成方、林成行、渠相通、路相連的高標准有機糧油蔬菜生產基地,全面改善農業生產基本條件和農村生態環境,增強抗禦自然災害能力,增強農業發展後勁。一是完善路、溝、渠等農田基礎設施,改善農田生產條件。二是實施農用地整理,增強土地利用效率。三是積極爭取國家農財資金和政策扶持,申報國家級有機糧油蔬菜生產基地,盡快完成國家地理標識認證。7、在地平村打造紅色文化體驗園區。依託籍田鎮濃厚的歷史文化積淀、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獨特的傳統民俗文化,一是恢復紅岩烈士丁地平同志故居,並以此為基礎,建成丁地平烈士事跡陳列館和雙流縣紅色文化陳列館;二是充分發揮籍田鎮的歷史文化優勢,挖掘歷史文化脈絡,以文化旅遊為核心發展「文化新鎮」,力爭申報為「四川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8、在紅碑村打造現代農業科技園區。著力於推動傳統農業向科技農業的轉變,建設現代農業科技、生產加工示範區,集聚資金、設施、科技、效益、功能。一是著力創新現代農業研發、生產機制,盡快促成貝安迪、大拇指等在談項目的落地;二是積極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合作,引進科技、人才和特色項目,大力推進品種更新、技術改良和營銷推廣,努力提升農業生產科技化水平、農業經營市場化水平,打造籍田鎮自己的特色農業品牌。9、在地平村打造生物科技產業園區。對接四川省「天府新區」功能區規劃,重點打造生物科技產業園區,發展生物醫葯科技研發、生產種植等產業,建設全國一流的生物醫葯產業基地,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大型企業的合作,落戶一批生物科技項目,首批著眼於科研開發和現有產業的延伸,發展食用、葯用花卉產業

G. 企業5年產業發展規劃怎麼編寫

企業五年的產業發展規劃怎麼編寫?要根據前五年的平均水平做一個測算,然後對銷售成本費用利潤資產規模都有一個整體的測算之後才能變一個五長期的五年規劃。

H. 怎樣做好鄉鎮旅遊產業發展與規劃管理

由於反向旅遊的存在,旅遊小鎮的發展有廣闊的市場,旅遊小鎮要取得成功,你就要給城市的遊客提供獨特的體驗。你要按照四化的標准來建設旅遊小鎮,分別是生態化、現代化、合理化和旅遊化。
生態化是當今規劃的大趨勢,也是未來村鎮發展的必由之路,而嶺背村有其獨特的良好的生態環境,發揮其生態環境優勢,協調保護與開發,經濟與環境的關系,是三村四化建設的立足點和出發點。
現代化是順應時代的發展,滿足時代的需求,是村鎮開發與建設的必由之路。現代化並不是指高樓大廈,而是指完備的基礎設施,優美的景觀,良好的生態環境,高效的管理機制和高品味的文化氛圍。
合理化是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積極保護和節約耕地,根據山地城鎮特殊的地形特點,集中緊湊的發展,控制用地規模。
旅遊化。實際上村莊的自身旅遊特色是一種特殊性的存在,是建設特色旅遊農村的有利條件,深刻挖掘旅遊產業的潛力,並加以合理的開發和利用。
對具體小鎮的市場定位、形象塑造,就需要更加專業的團隊為你提供幫助了。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有北京山合水易規劃設計研究院。他們有自己的網站。你可以去了解一下。

閱讀全文

與街鎮上報產業發展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