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為產業發展注入活水

為產業發展注入活水

發布時間:2021-01-11 20:29:14

1. 沁水盆地南部煤層氣開發示範工程潘河先導性試驗項目的進展和啟示

葉建平 吳建光

(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 100011)

作者簡介:葉建平,男,1962年生,浙江寧海人,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煤田地質與勘探、煤層氣勘探開發生產和科研工作。現在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地址:北京市安外大街甲88號,郵編:100011,E-mail:[email protected]

摘要 潘河項目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正式批准設立的國家級煤層氣開發示範工程。先期僅用了一年時間,完成了100口井的鑽井和完井、40口井的壓裂,完成了地面集輸工程建設,並投入商業化生產。地面集輸工程包括:單井井場工藝流程和4套閥組;集氣站一座,日增壓處理80000m3;供氣站一座,日壓縮80000m3;燃氣發電站一座,日發電2175kW,輸氣管線總計約41km。自動傳輸系統和遠程監控系統一套,以及相應的配套工程。初期排采生產結果顯示,單井產氣量高,單井套壓高,產水量低。單井平均產氣量達到2000m3/d,單井最高產量7434m3/d,產水量平均7m3/d。本區具有良好的煤層氣生產能力。

潘河項目在地質和儲層研究、工程部署、井網優化、鑽井完井技術、增產改造技術、排采技術、煤層氣田集輸技術等各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採用的空氣鑽井技術、氮氣泡沫壓裂技術、煤層氣田集輸技術、數據自動採集系統等屬於國內領先的技術,多項技術成果具有高度的創新性,成為潘河項目建設過程中耀眼的光輝。它將科學研究和工程項目密切結合,成為科研與生產相結合的典範。潘河項目的成功建設和投產,使公司從煤層氣勘探階段步入開發階段,也成為我國煤層氣產業發展的一個標志性的里程碑。

關鍵詞 煤層氣 勘探開發 沁水盆地 潘河項目

Progress and Inspiration of Panhe Pilot Project of CBM Demonstration Engineering in South Qinshui Basin

Ye Jianping Wu Jianguang

(China United Coalbed Methane Corp.,Ltd.,Beijing 100011)

Abstract:Panhe pilot project is a State-level CBM demonstration engineering formally approved by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In the first phase,it only took one year to finish drilling and completion of 100 CBM wells,fracturing operations of 40 wells as well as construction of surface gathering engineering and to realize commercial proction and gas sale.The surface gathering engineering includes gas flow system of single well,four sets of valve group,one gas gathering station with feeding capacity of 80000 cubic meters,one gas supply station with compression capacity of 80000 cubic meters,gas power station with daily output of 2175 kilowatt,CBM pipeline totaling 41 kilometers long,a set of automatic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long-distance supervision and controlling system and other corresponding units.The proction data from Panhe gas field shows that the CBM proction of single well is high with high annulus pressure and low water proction.At present time,the daily average CBMand water proction of single well is respectively about 2000 and 7 cubic meters and peak CBMproction reached 7434 cubic meters per day,which already suggested a promising CBM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this area.

Panhe pilot project has obtained rich achievements in research of CBM geology and reservoir,engineering programming,optimization of well pattern,technology of drilling and completion,stimulation and proction technologies,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of CBM field,etc.,especially,air-drilling technology,stimulation technology of nitrogen foam,gathering technology of CBMfield and automatic data sampling technology are in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China e to the high creativity,which has formed the shining points of Panhe pilot project construction.Panhe pilot project will become a model of comb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with proction practice resulting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research work with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The successful construction and start of commercial proction of Panhe project will bring CBMexploration of CUCBMinto development stage and become a symbolic milestone in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CBM instry.

Keywords:CBM;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Qinshui Basin;Panhe project;Demonstration project

前言

沁水盆地南部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好的煤層氣田。1997年,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部署了本區第一批勘探鑽井,第一口探井——TL-003井在1998年投入排采,獲得7000m3/d單井產量,取得了我國煤層氣勘探的突破。之後在其周圍部署F Z 井組,到2002年形成15口井的生產試驗井組,實現商業試生產。同時在沁南煤層氣田獲得432×108m3煤層氣探明地質儲量,為煤層氣商業開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04年3月12日,公司領導換屆後,新一屆領導班子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要盡快實現煤層氣商業化生產,確定在山西潘庄區塊和陝西韓城區塊部署煤層氣先導性試驗井組。同時,向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申請設立「沁南煤層氣開發利用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在2004年12月22日以發改辦高技[2004]2395號文件正式批准設立該國家級煤層氣開發示範工程。該示範項目計劃分三期進行,第一期部署150 井,到2006年建成1×108m3年產能;第二期,再部署400口,達到4×108m3年生產能力;第三期再部署350口,累計達到900口井。三期完成後年生產能力達到7×108m3,從而初步建成沁水盆地煤層氣生產基地。

《沁南煤層氣開發利用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潘河先導性試驗項目》(以下簡稱潘河項目)的目的是通過煤層氣先導性井網的開發試驗,確定該地區的煤層氣產能,為煤層氣規模開發提供可靠的技術和經濟依據,實現煤層氣商業開發。

第一期工程分三個階段完成,第一階段部署施工40口井鑽井、壓裂工程,進入排采,同時完成地面建設工程。第二階段部署施工60口井,第三階段鑽井50口,壓裂110口。

潘河項目第一期第一階段從2004年11月8日正式開始鑽井,到2005年7月,完成了100口井的鑽井任務。到2005年10月底,完成了先期40口井的壓裂工程,進入排采,同時完成地面建設工程。2005年11月1日第一階段工程正式竣工投產,公司在潘河現場舉行竣工剪綵儀式,宣布潘河先導性試驗項目進入商業化試生產階段,也標志著中國煤層氣產業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本文主要對潘河項目第一期第一階段40口井的工程進行簡要的技術總結,包括地質和儲層特徵、井網部署、鑽井、壓裂技術、排采生產、地面建設工程,交流經驗,以饗讀者。

1 地質和儲層特徵

潘河項目位於沁水盆地南部潘庄區塊。本區地質構造簡單,地層平緩,傾角5°~15°。次級背向斜發育,呈近南北向展布。區內發育鄭庄背斜、潘河向斜、柿溝背斜。發現一條小斷層,位於桐樹庄南。

3煤是本項目的目的層。該煤層埋藏深度淺,266~544m,平均400m。厚度5.20~7.21m,平均6.20m。含夾矸1層,厚度0.40~1.20m。下距15煤84~88m。

3煤煤變質程度高,含氣量高,氣體質量好。3 煤屬無煙煤,鏡質組最大反射率3.59%~3.70%。含氣量4.34~25.88m3/t,daf,平均12m3/t,daf。PH1-009 井測得3煤含氣量23.43m3/t,daf,甲烷濃度98.0%,少量CO2、N2,分別為0.38%、1.62%。

3煤滲透率0.20~2.00mD,儲層壓力1.97MPa,儲層壓力梯度7.8kPa/m。儲層溫度18.8℃(250.8~257.2m)。

分析表明,本區在向斜部位煤層含氣量相對較高,是煤層氣相對富集區。含氣量是控制本區單井產量的一個重要因素。生產產量統計結果,向斜部位單井產量相對較高。

2 井網部署和優化

利用數值模擬手段,進行了井網優化,結合棗園井組生產經驗,本次採用五點式井網,按照300m×300m 井距進行部署,單井控制面積較小。實際井網方位確定為N60°E方向和N30°W,沿此方向進行布線、布井。

布井原則:主要從含氣性、資源條件、地質條件,結合地形地貌特點,作為選區要素,選擇含氣量高、資源豐度高、勘探(控制)程度高、地形比較開闊平緩、適宜修路的地區和地點。

3 新技術的應用

3.1 完井

潘河項目煤層氣井全部為垂直井井型。井身結構:一開井徑 φ311.15mm,下φ244.5mm表層套管。二開井徑φ215.9mm,下φ139.7mm技術套管。

目標煤層一層,即3煤。

3.2 鑽井技術

潘河項目首次大規模採用空氣鑽井技術。空氣鑽井具有鑽井效率高、成本低、對煤層污染小的優點,克服了丘陵地區設備搬遷困難等問題。

同時,還採用常規泥漿鑽機施工。在煤層段清水鑽進,保護儲層。

3.3 增產改造技術

本項目主要採用水力攜砂壓裂技術進行煤儲層的改造,同時,適時地將國家「十五」科技攻關成果「氮氣泡沫壓裂技術」進行工業試驗,並在本項目獲得成功,開創了煤層氣增產改造新的高效的技術。

選擇PH1、PH1-006兩口井做試驗井。目的是探索適宜的增產改造技術,改善地層的滲流條件,提高單井產能。在此之前,進行泡沫壓裂夜配伍性研究,選用無固相傷害的表面活性劑壓裂液體系,應用三維壓裂設計軟體進行裂縫計算與施工模擬,優選施工參數。

氮氣泡沫壓裂具有壓裂液粘度高,攜砂能力強,可有效降低壓裂液在多裂縫發育的煤層中的濾失性,控制裂縫形態的發育;用液量少,對煤層污染較小,壓裂後返排速度快,產氣速度快。泡沫壓裂井在排采1~2d即產氣。試驗結果,在地質情況基本相同的條件下,通過對周圍井的產量對比分析發現,PH1、PH1-006兩口氮氣泡沫壓裂井比活性水加砂壓裂井平均日產氣量提高3倍以上,氣量穩定在較高水平上,增產效果非常顯著。2口氮氣泡沫壓裂井平均日產氣量2721m3。因此氮氣泡沫壓裂井產量明顯好於常規壓裂井。

3.4 探索適合本區儲層和產層條件的煤層氣排采技術

針對無煙煤儲層和產層的特點,探索了一套適宜的煤層氣井排采技術。在泵型選擇、泵掛結構設計、地面單井流程方面提出一套工藝流程。制定合理的排採制度,處理好液面、套壓、產量關系,控制一定的井底壓力,保持合理的壓差,控制煤粉流出和堵塞,控制壓裂砂回吐。

3.5 煤層氣田自動數據採集系統首次在煤層氣生產管理中得到建設和應用

其功能包括:接收、顯示並存儲產氣信號,監控生產情況;接收設備運行信號,監控設備運行狀況;對供氣站、集氣站和各閥組實行遠程監控。

通過自動控制系統和遠程監控系統,實現各種生產數據、主要設備運行狀況完整傳輸至控制中心,實現各種數據在電視牆的實時顯示和自動保存,能夠實現通過網路上傳至公司,能夠實現站場無入值守,能夠實現緊急狀況下控制中心的快速反應和及時處理。

4 煤層氣田地面集輸工程

煤層氣田地面集輸系統建設填補了我國在煤層氣產業的空白。

主體工程包括:單井井場工藝流程和4套閥組;集氣站一座,日增壓處理80000m3;供氣站一座,日壓縮 80000m3;燃氣發電站一座,日發電 2175 kW,輸氣管線總計約41km。

配套工程:10 kV送電線路6.5km和380 V 送電電纜約50km,信號傳輸光纜43.1km,自動傳輸系統和遠程監控系統一套,彩鋼房11棟(32間)及護坡和水工保護等。

5 商業化生產銷售

到2005年年底,潘河項目共完成100口生產井的鑽井,對其中40口井進行了壓裂,有38口井進入排采。

排采生產結果顯示,單井產氣量較高,單井套壓較高,產水量較低。排采井中,單井套壓大部分在0.8~1.2MPa,單井平均產氣量達到2000m3/d。單井最高產量7434m3/d。產水量平均7m3/d。從2005年7月陸續開始排采,到2006年5月底,累計產氣1160×104m3。初期排采顯示,本區具有良好的煤層氣產能。

2006年,將繼續完成50口井的鑽探,以及60口井的壓裂、排采工作。屆時將達到1×108m3年產能。

6 結語

潘河先導性試驗項目僅用了一年時間,完成了100口井的鑽井、完井、40口井的壓裂,完成了地面集輸工程建設,開始商業化生產。同時在地質和儲層分析研究、工程部署、井網優化、鑽井完井技術、增產改造技術、排采技術、煤層氣田集輸技術等各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在空氣鑽井、氮氣泡沫壓裂技術、煤層氣田集輸技術、數據自動採集系統等方面的技術是國內領先的技術,多項技術成果具有高度的創新性,成為潘河示範項目的建設過程中耀眼的光輝。它將科學研究和工程項目密切結合,成為科研與生產相結合的典範。

潘河示範工程項目的建設和成功的投產,使公司從煤層氣勘探階段步入煤層氣開發階段,也是我國煤層氣產業發展的一個標志性里程碑,意義十分巨大。正是潘河示範工程的建設和生產的成果,激勵並堅定了廣大領導和工程技術人員對煤層氣開發的信心和決心,推動和促進了我國煤層氣開發產業化進程。

通過潘河先導性試驗項目,在煤層氣開發部署、開發工程技術、地面集輸技術、排采生產技術、銷售和項目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達到了國家示範工程的目的,為我國煤層氣開發提供了良好的示範作用。同時,也為我國煤層氣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帶動作用。

潘河先導性試驗項目第一期第一階段的上馬、建設和順利完成,凝聚了公司新一屆領導的魄力和心血、凝聚了公司各個部門的通力協作和支持。同時,廣大協作單位的領導、技術人員、作業施工人員也為本項目的建設和完成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正是由於公司上下的高度團結、鼎力支持,以及施工單位的通力合作,成就了潘河先導性試驗項目。

參考文獻

[1]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鑽井承包商協會編.2004.鑽井承包商協會論文集[2004].北京:石油工業出版杜

[2]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2001.The 2001 International Coalbed Methane Symposiam

2. 2018年國務院通報的全國自貿區創新案例有哪些地區及典型做法

國務院第五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

(共130項)

1.北京市大力推進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改革。

2.北京市西城區推進「三縱兩橫一平台」緊密型醫聯體建設。

3.北京市朝陽區放寬服務業准入,助推區域高水平開放。

4.北京市豐台區以「一窗辦理」提升企業不動產登記服務水平。

5.北京市海淀區扎實推進「雙創」示範基地建設,打造「雙創」升級版。

6.天津市和平區狠抓精細化管控,推動打好城區污染防治攻堅戰。

7.天津市紅橋區多措並舉,扎實推進棚戶區改造。

8.天津市濱海新區搭建招商引資平台,推進高水平開放。

9.天津市薊州區破除「以葯養醫」,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10.河北省邢台市實施「兩不見面」改革,打造服務市場主體「直通車」。

11.河北省張家口市建立「四方協作」機制,探索可再生能源扶貧新路。

12.河北省遷安市堅決化解鋼鐵過剩產能,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13.河北省定州市探索「三項試點」,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14.河北省黃驊市通過家庭醫生管醫保推進基層健康管理。

15.山西省大同市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努力實現從「煤都黑」到「大同藍」。

16.山西省長治市城區積極搭建「雙創」平台,推進創新驅動發展。

17.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全面推進區、鄉、村三級醫療機構一體化改革,增強群眾就醫獲得感。

18.山西省忻州市堅持「六環」聯動,推進整村扶貧搬遷。

19.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實現不動產登記、交易、稅務「一窗式」綜合受理。

20.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以口岸開發開放為重點,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21.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大力培育發展大數據產業。

22.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堅持「三個結合」,推進鄉村振興。

23.遼寧省大連市探索跨部門跨層級「雙隨機」聯合檢查,實現「一次檢查、全面體檢」。

24.遼寧自貿試驗區營口片區以制度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25.遼寧省遼陽市實施動態管理,開展精準醫療扶貧。

26.遼寧省盤山縣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助推鄉村振興。

27.遼寧省調兵山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

28.吉林省長春市探索打造「審批不見面、辦事不求人」政務服務新模式。

29.吉林省長春市九台區全力打造全國秸稈綜合利用新樣板。

30.吉林省四平市打破常規有效破解「無籍房」問題。

31.吉林省白城市以微信公眾服務平台推進智慧醫保建設。

32.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探索企業集群登記模式,推進商事制度改革。

33.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圍繞重點持續發力,推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

34.黑龍江省七台河市構建新型「碳」產業,推進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

35.上海市多措並舉提高外國人才來華工作便利度。

36.上海市長寧區探索「驗放分離、零等待」,大幅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37.上海市楊浦區著眼建設「世界級創谷」,打造「雙創」升級版。

38.上海市嘉定區以科技創新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

39.上海市浦東新區以「四個突出」全面推進「證照分離」試點,打造「放管服」改革浦東樣本。

40.江蘇省南京市著力打造集聚創新資源「強磁場」。

41.江蘇省蘇州市實施「四大工程」,扎實推進高水平開放。

42.江蘇省南通市推行縣域綜合執法改革,實現「一個領域一支隊伍」。

43.江蘇省淮安市開展「數字化聯合審圖」,施工圖審查進入「快車道」。

44.江蘇省東海縣從早從嚴從實加強管理,堅決防範化解債務風險。

45.浙江省深化「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造就萬千「美麗鄉村」。

46.浙江省湖州市實施「『五未』土地處置+『標准地』」改革,全面提升土地利用效益。

47.浙江省衢州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最多跑一次」示範市。

48.浙江省台州市深化改革試點,助推民間投資逆勢上揚。

49.浙江省麗水市探索生態產品價值轉化途徑,實現「點綠成金」。

50.安徽省合肥市大力培育創新平台,助力產業發展。

51.安徽省淮北市積極扶植新興產業,促進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

52.安徽省亳州市大力推進降成本,增強民間投資動力。

53.安徽省宣城市提高區域內就診率,嚴控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

54.福建省福州市大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55.福建省廈門市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56.福建省三明市建設緊密型醫聯體,向全民健康再出發。

57.福建省南平市連續19年推進科技特派員工作,助力精準扶貧。

58.福建省晉江市踐行「晉江經驗」,推進商務創新發展。

59.江西省景德鎮市活化陶瓷工業遺存,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

60.江西省萍鄉市創新海綿城市試點,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

61.江西省贛州市推出3個「信貸通」,探索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62.江西省吉安市著力抓好產業扶貧,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63.江西省上饒市多措並舉,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

64.山東省濟南市「加減並重」,加快工程建設項目開工。

65.山東省青島市實施國際城市戰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66.山東省威海市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建設質量強市。

67.山東省日照市推行壓縮企業開辦時間「513模式」,全面優化營商環境。

68.山東省濱州市「破立並舉」,扎實開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69.河南省實施「四水同治」,加快水利現代化步伐。

70.河南省焦作市實行「兩定製兜底線」,打造健康扶貧新模式。

71.河南省漯河市以開展標准化建設引領高質量發展。

72.河南省三門峽市建立「三項機制」,激活金融扶貧源頭活水。

73.河南省駐馬店市借力農產品加工業會展經濟助推大發展。

74.湖北省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大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打造新興產業集群。

75.湖北省黃石市試點「承諾預辦、先建後驗」,加快項目建設施工。

76.湖北自貿試驗區襄陽片區大幅簡化退稅流程。

77.湖北省枝江市多措並舉解決「化工圍江」。

78.湖北省鍾祥市大力推進生態工程建設,打造宜居鄉村。

79.湖南省長沙市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80.湖南省株洲市「三措並舉」,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81.湖南省湘潭市力促產業轉型升級,推進高質量發展。

82.湖南省衡陽市營造良好環境,承接產業轉移。

83.湖南省寧鄉市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融合發展。

84.廣東省廣州市著力打造高品質家庭醫生服務。

85.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實現企業開辦最快一天。

86.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以智慧化「城市大腦」助力「放管服」改革提速提質提效。

87.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打造「兩鏈一環」,全力構築創新高地。

88.廣東省珠海市橫琴新區依託V—Tax遠程可視自助辦稅平台,實現全國直辦「零跑動」。

89.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實施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成效顯著。

90.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創新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模式,解決跨省區流域環境治理難題。

91.廣西壯族自治區平果縣創新采礦臨時用地制度,有效保護耕地。

92.廣西壯族自治區憑祥市推進邊貿轉型升級。

93.海南省海口市統籌推進市域水污染治理工作。

94.海南省三亞市以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為抓手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

95.海南省東方市帶領群眾走上熱帶特色現代農業致富路。

96.重慶市統籌規劃精準治理龍溪河流域水環境。

97.重慶市萬州區分類施策「四區」並進,推動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上台階。

98.重慶市梁平區強化「人」、「地」、「錢」統籌,破解鄉村發展瓶頸。

99.重慶市忠縣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推進公立醫院改革。

100.四川省成都市實施「創業天府」行動計劃,打造「雙創」升級版。

101.四川省瀘州市推出企業開辦小時清單制。

102.四川省眉山市突出地方特色,推進鄉村振興。

103.四川省大竹縣創新「雙靠近三融合」模式,推動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近就地就業。

104.貴州省貴陽市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為群眾辦事增便利。

105.貴州省遵義市創新發展理念,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發展。

106.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以創新引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107.雲南省麗江市依託「一部手機游雲南」促進旅遊業快速發展。

108.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全面打響以洱海保護治理為重點的水污染防治攻堅戰。

109.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立足區位優勢擴大雙向開放,激活發展動力。

110.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扎實推進藏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

111.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聚焦特色領域,推進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工作。

112.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深化土地集約利用,著力破解用地保障難題。

113.西藏自治區曲水縣創新脫貧思路,強化產業帶動,激發內生活力。

114.陝西省西安市建立完善「1+N」社會救助體系,織牢織密兜底保障網。

115.陝西省延安市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美麗鄉村。

116.陝西省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積極打造「一帶一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

117.甘肅省張掖市打造全國小微企業「雙創」示範城市。

118.甘肅省酒泉市發展戈壁生態農業,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119.甘肅省臨夏市八坊十三巷舊貌換新顏,「城中村」變身文旅新地標。

120.青海省創新生態保護體制機制,大力推進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121.青海省西寧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122.青海省海東市創新體制機制,全面深化公立醫院改革。

123.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創新滿足群眾健康需求途徑。

124.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打造資源型城市轉型示範區。

125.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變黃沙戈壁為創新發展新熱土。

126.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127.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開行西行國際貨運班列,打造「一帶一路」向西開放新格局。

128.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大力實施棚戶區改造,優化城市環境。

129.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以旅遊業為主體,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

130.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狠抓土地利用監管,高質量支持邊疆建設。

此外,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各地的經濟政策及動態,經濟帶網是你不錯的選擇。

3. 打通融資渠道為文化產業引來活水

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大障礙就是缺少資金,如果有了資金,好的創意好的劇本就能創作出來與觀眾見面,從而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所以,打通融資渠道,就會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生機,否則,文化發展就是緣木求魚。

4. 金恪全產業鏈營銷具體是怎樣的模式

金恪抄全產業鏈營銷模式的核心就是以產業為發展重點,以金融為活水引流。具體操作的話,有以下四步。第一是面向市場,統籌實施產業組合管理;第二是強化營銷,聯動開發全產業鏈客戶;第三是多方合作,開放搭建產業鏈大產品平台;第四是整合信息,健全產融一體信息監控體系。當然,這種模式也為金恪集團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值得相關企業研究學習。

5. 如何為產業發展做好產業定位

產業定位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有層次性,由大而小層層定位,如在國家層面和區域明滲搭層面各產業可能發揮的作用和所處的地位等;
二是要以激拿市場為導向,不拘喊茄泥於行業和區域自身的發展現狀,從未來產業發展潛力和對周邊區域發展可能帶來的機遇進行定位;
三是要體現未來性,要著眼於未來,從長遠的發展前景和趨勢看各產業可能發揮或承擔的作用和功能。

6. 急求,「經濟轉型跨越發展,我該怎麼辦」為題的演講稿一篇

演講要生動,能夠打動和激勵人。文章一段應寫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的事列專和舉例屬等,把理論的東西與現實的相結合(ps.學會修飾的寫而不是長篇大論的直話文)
二段應寫自己在這種情況下受到的影響和改變以及面對這種情況我的體會和感受以及我該如何做。(ps.可以從中國夢和個人夢的角度出發)
三段就是總結。
(ps.使演講生動且賦有感染力,切記不能長篇大論,文章切忌枯燥和過度的浮藻詞彙已經誇張)。

7. 依干其鄉的新時代依干其

2010年以來,依干其鄉黨委在廣大幹部群眾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穩定,按照把依干其建成「阿克蘇城區的後花園」和「阿克蘇地區重要的農特產品產業化生產基地」的戰略構想和打造新農村建設示範鄉的工作思路,著力在發展林果、蔬菜、畜牧三大支柱產業和培育新型環城郊旅遊後續產業上下功夫,探索出了一條適合鄉情民意的大農業發展之路。 緊緊圍繞城市居民急需的肉、奶、蛋、禽,大力發展了規模化養殖業。2010年以來,全鄉相繼建起了依干其村、英巴格村、 依爾瑪村三個規模化養殖小區,以小區的科技示範作用引導全鄉畜牧業的發展,採取公司+農戶的形式闖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子。特別是2010年以來確立的奶牛養殖「1555」工程和創建的托牛所解決了奶牛養殖瓶頸問題,全鄉養殖奶牛4000餘頭,為不同經濟基礎的農民多渠道托養奶牛增加收入開辟了一條新路。2010年以來,全鄉牲畜存欄45100頭(只),產肉3795噸。畜牧業收入已達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7%。
種植業方面主要在提高單產,增加效益上下功夫,2010年以來,鄉黨委、政府本著「面向城鄉、服務城區、富裕農村、活躍市場」的方針,積極動員農民修建溫室大棚,加快設施農業建設,發展蔬菜生產。為滿足供應菜籃子工程向無公害農業進行了一次有成效的「綠色革命」。2010年以來,全鄉種菜戶有1000餘戶,溫室大棚種植面積達到15000畝,設施農業收入2449.67萬元,達到農村經濟總收入的12.3%,注冊的「民心牌」無公害蔬菜遠銷烏魯木齊、喀什和吉爾吉斯坦等地,產品供不應求,蔬菜價格的波動情況已成為影響周邊縣城乃至烏魯木齊菜市價格的一張重要的「晴雨表」。
在農業產業化經營方面,2010年以來,我們把培養龍頭企業、組建農村產業技術協會、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帶動農民直接進入市場的重要途徑。繼續加大了對無公害蔬菜協會、多浪人家休閑園、塔里木果品公司、狄夏特果品公司等一批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進一步完善了公司+農戶+基地的產銷合作模式,增強了龍頭企業對農民的帶動能力。同時,堅持把發展農產品貯藏加工業作為鄉域經濟的重點,積極引進、培養農產品實體,提高了特色產業附加值。形成了一批以西郊保鮮庫為支撐的紅富士蘋果種植群,以溫室大棚為主體的現代設施農業種植群,以糧食加工為核心的糧油加工企業群,使依干其鄉的經濟發展結構呈現了跨越式發展趨勢。全鄉共建成牛羊養殖育肥小區5個、名優苗木示範基地、特色花卉種植基地4個,組建養雞、鴿專業村3個、奶牛村4個、科技示範園8個,培育種養殖經濟大戶290戶,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 在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依干其鄉抓住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機遇,按照「村莊布局科學合理,規劃建設協調一致,房屋建設整齊新穎,基礎設施完善配套,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各類資源高效利用,生產生活方便舒適」的要求,2010年以來,投入數百萬元改善村容村貌,大力實施「三清、四化、六通、六改」工程。「三清」即: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四化」即: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六通」即:通水、通電、通路、通訊、通電視、通有線電視,「六改」即:改水、改路、改廁、改灶、改圈、改造村級陣地。通過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使全鄉的村網覆蓋率達到85%以上,改廁率達到了87%以上,村級柏油路面覆蓋率達到100%,標准化村級陣地、村級衛生室、文化活動場所的覆蓋率達到了80%以上,村容村貌大為改觀。2010年以來,先後幫助農民修建抗震安居房2349戶,改造庭院137.8萬平方米,改水、改廁6772戶,為農戶修建沼氣池842個,改圈2971戶。按照「打造南疆第一村」的工作思路,在自治區新農村建設的示範村依干其村,規劃建設了一個多浪民俗新村,修建農民別墅,安置農民536戶,整個民俗新村按照城市居民小區的建設標准,實現了硬化、綠化、亮化和通水、通電、通車、通話,環境優美、布局合理、設施齊全、功能完善,集生活、辦公、休閑、娛樂為一體。2006年,該鄉被評為自治區新農村建設試點鄉,依干其村成為自治區新農村建設的試點村,有6個村被推薦為地區新農村建設的試點村。
同時,2010年以來,依干其鄉狠抓農村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成效,依干其鄉先後榮獲了阿克蘇地區「五好」鄉黨委、阿克蘇市「紅旗鄉黨委」、「人民滿意政府」等多項榮譽稱號。特別是2006年,鄉黨委從改善人居環境、促進鄉風文明、培育新型農民、打造富民產業、加強基層組織等幾個關鍵點上求突破,一大批如「多浪新村」、「多浪人家休閑園」、「富民棗園」、「維吾爾農民溫室」、「上海長寧路」、「大連美羅希望小學」等亮點工程的出現,為依干其鄉的新農村建設增添了許多的靚麗。2006年,依干其先後榮獲了自治區科技創新先進集體、地區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地區文明鄉鎮、地區先進性教育先進集體等50餘項榮譽稱號,為「十一五」開局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8. 我們青少年應怎樣以實際行動為推進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①應提高來資源節約意源識和環境保護意識,增強法制觀念。
②自覺宣傳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的重要意義和措施,及可持續發展戰略。③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從身邊小事做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響應黨和國家「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號召,如垃圾分類處理、循環使用學習、生活用品、節約用水、用電、用紙等。
④發揚創新精神,針對節能環保措施向有關部門獻計獻策。
⑤監督周圍環保節能行為,敢於和善於同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行為做斗爭

9. 請問有誰對上海普陀區改革開放有所了解,且有深切的體會

普陀區新一輪的發展,要進一步緊扣時代發展的脈搏、緊跟上海前進的步伐,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更加註重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更加註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更加註重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
基本確立商貿物流的功能框架和內涵式發展基礎
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全面推進現代商貿和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積極培育新型要素市場和專業服務市場,確立以陸港口岸為特色的上海西北綜合物流園區在全市現代物流體系建設中的地位,推動中環組團商貿群的功能集聚。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搭建一批科技公共服務平台,科技成果轉化和高科技企業發展環境和條件明顯改善,區域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基本建成服務長三角和上海西北地區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全面推進長風生態商務區開發建設和長壽路及蘇州河沿線的服務業集聚,大力引進發展商務會展、創意設計、文化休閑、科技研發、軟體開發、金融投資、中介咨詢等服務機構,增強綜合服務能力。
基本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
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強化產業政策導向,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初步形成。調整、改造、提升一批傳統產業,淘汰劣勢產業。區域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綜合發展環境不斷改善,努力保持中心城區中等發展水平。
基本展示與上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區形象
加強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優化城市布局,增強城市建築、功能和景觀建設的綜合性、整體性、協調性。完善樞紐型、功能性、網路化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加大環境治理,加強景觀綠地、景觀岸線、景觀街區建設,注重歷史建築保護和利用,基本建成富有時代氣息、體現文明傳承的蘇州河城市景觀功能軸線,提升現代化城市品質,努力營造適宜居住和創業發展的人居環境。
基本建立符合社會和諧發展要求的比較完善的社會事業發展體系
注重民生,保障群眾安居樂業,進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基本形成開放性的大教育格局,基本實現基礎教育現代化,大力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完善社區教育體系。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和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初步形成上海西北地區醫療衛生服務中心框架。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程度。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努力實現比較充分就業。基本形成普惠性、多層次、廣覆蓋的社會保障和幫困救助體系。不斷完善社區服務和管理體系。
新一輪發展的戰略布局是:以「三片五區」為「主戰場」,集聚發展「三態五業」,努力打造承接上海發展戰略、服務長三角地區的現代商貿服務區。
「三片」,即依內環線和中環線將普陀區劃分為三片布局。南片為內環線以內地區,體現都市形象;中片為內、中環之間地區,體現輻射能級;北片為中環線以西地區,體現綜合實力。
「五區」,即五大重點地區。真如城市副中心,將結合交通樞紐建設,增強商務商業、物流信息、文化娛樂等功能,建設成為輻射長三角的開放性生產力服務中心和服務上海西北地區的公共活動中心(真如城市副中心是上海經國務院批準的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總用地面積2.43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面積2.41平方公里。目前浦東花木、徐家匯、楊浦五角場三個副中心已基本建成,真如城市副中心也已於2006年通過國際徵集,確定了規劃方案,去年市政府已正式批復同意該規劃方案);長風生態商務區,將以組團式辦公樓為載體,增強總部商務、生態景觀、都市休閑、文化娛樂、研發設計、經濟服務等功能,建設成為上海現代服務業新高地、蘇州河生態走廊新景觀和上海西北地區的新地標;中環組團商貿群,將匯聚大型服務類企業,增強生活服務業集聚的能力,充分展現現代生活魅力,引領未來生活潮流,建設成為上海西北地區、輻射長三角的商貿團地和生活性服務中心;桃浦都市產業園,將以上海西北綜合物流園區和桃浦工業區建設為重點,增強高端物流、貿易保稅、創意研發、包裝設計、精製加工等功能,建設成為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長壽綜合服務帶,將聚焦樓宇經濟,集聚高層次的專業服務業,增強商務商業、文化創意、餐飲娛樂、旅遊休閑等功能,建設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充分展示時尚都市形象。
「三態五業」,即在發展布局和框架基本形成的基礎上,重點聚焦發展樓宇經濟、園區經濟和濱河經濟三種業態,聚焦現代物流業、現代商貿業、科技研發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和專業服務業五種產業。

閱讀全文

與為產業發展注入活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