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生物醫葯產業怎麼樣啦
雖然國家層面的生物醫葯產業振興規劃尚未出台,但全國各地幾乎都將生物醫葯產業視為新興產業的重要部分。生物醫葯產業發展迎來政策利好。
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科技部、衛生部、財政部等部委參與制定的生物醫葯產業振興規劃即將揭開面紗。據醫葯行業協會人士稱,規劃可能在近期出台。
另有參與制定重大新葯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十二五」實施計劃的專家透露,國家將拿出100多億元來支持重大新葯創制,平均每個新葯將獲得500萬-1000萬元的項目資金。
盡管國家層面的生物醫葯產業振興規劃尚未出台,但是各地已經緊鑼密鼓開始了培育生物醫葯產業的部署,如江蘇、上海、北京、四川等地政府都將生物醫葯納入正在實施的新興產業振興計劃中。
四川已經將生物醫葯列為四川「十二五」規劃中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四川省發改委綜合處一位負責人強調,與其他產業布局相比,生物醫葯產業在四川的產業基礎好,具有良好的成長性,完全可以後來居上。
江蘇也將生物醫葯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目前其年產值約2000億元。同時,江蘇省將從財政、稅收、金融服務、產業基地等方面給予支持。江蘇省生物醫葯產業發展規劃綱要已正式出台。「至2012年,江蘇省生物醫葯產業銷售收入超過5000億元,成為全球生物醫葯創新及產業化最活躍的地區之一。」該綱要稱。
不甘落後的北京日前正式啟動生物醫葯跨越工程--未來三年力爭把生物醫葯產業規模從現在的不到400億元增加到1000億元,使北京成為亞太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生物醫葯創新中心。
除上述幾個地方之外,全國各地幾乎都將生物醫葯產業視為新興產業的重要部分。
在生物醫葯產業振興規劃制定同時,由科技部、衛生部等制定的《重大新葯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十二五」實施計劃(2011-2015)》也在制定中。
在創新葯物研究開發中,根據化學葯、中葯和生物葯等不同類別,國家給予不同的經費支持。其中創新葯物臨床研究每個課題經費資助范圍為500萬-1100萬元;臨床前研究每個課題經費資助范圍為300萬-500萬元;新葯國外臨床試驗研究每個課題經費資助范圍為1500萬-2500萬元,承擔單位投入經費不少於1:4。
此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在第四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上首次對外透露:「生物醫葯產業振興規劃將著重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技術產業化,促進生物產業集群化和國際化發展。接下來,生物醫葯產業發展的重點將落子國際化戰略。」
當前國內一部分企業已經率先通過美國FDA、歐盟EMEA及日本厚生省cGMP認證並出口制劑。「生物產業國際化,需分三步走:一是人員走出去;二是原料、制劑走出去;三是產業資本走出去,實現本地生產。從目前來看,我國正處於第二個階段,但是這個階段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一位業內資深專家如是說。(每日商報)
『貳』 珠海金灣區經濟發展如何
2011年第一季度,金灣區實現工業總產值75.4億元,同比增長15.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77億元,同比增長10.6%;固定資產投資9.82億元,同比增長6.8%;實際利用內資注冊資本1.09億元,同比增長20.6%;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43億元,同比增長38%。
目前,金灣區重點發展以中航通飛項目為龍頭的航空產業、以聯邦制葯、麗珠制葯為龍頭的生物醫葯產業和以銀通新能源項目為龍頭的新能源產業等三大戰略新興產業。三灶鎮是金灣區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集聚地,航空產業園、中航通飛、銀通新能源、聯邦制葯等產業園和重大項目均落戶三灶鎮,三灶鎮是廣東省醫葯產業專業鎮、廣東省生物醫葯產業集群省級示範區和廣東省火炬計劃生物醫葯特色產業基地,在發展生物醫葯產業方面初步具備一定的規模。
『叄』 珠海市的支柱產業是什麼
珠海市的支柱產業是天然氣開采業、家電電氣業、生物醫葯產業、石油化工產業、精密儀器製造業、電子信息產業、電力能源產業。
2018年珠海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83.74億元,同比增長14.1%。從支柱產業看,支柱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819.01億元,同比增長14.0%,天然氣開采業、家電電氣業和生物醫葯產業保持較高增長,增速分別為44.7%、24.8%和23.4%;石油化工產業增長穩定,增速為8.9%。
精密儀器製造業扭轉下降頹勢,同比增長8.9%,電子信息產業和電力能源產業同比分別增長7.2%和7.0%。分行業看,全市工業34個行業類別中,27個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行業增長面為79.4%。
(3)珠海生物醫葯產業集群發展規劃擴展閱讀
珠海2019年經濟形勢
201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35.89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7.36億元,增長1.9%,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0.48%,第二產業增加值1528.73 億元,增長 4.6%,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33.06%。第三產業增加值1849.79 億元,增長9.2%,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6.46%。
三次產業的比例為1.7∶44.5∶53.8。在第三產業中,批發和零售業增長4.9%,住宿和餐飲業增長4.3%,金融業增長15.8%,房地產業增長17.8%。現代服務業增加值1242.54 億元,增長16.7%,佔地區生產總值的 36.2%。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 993.16 億元,增長7.6%,佔地區生產總值的28.9%。
『肆』 促進我國生物醫葯產業發展建議
第一、按照市場換技術的原則,加強國內企業和國際生物醫葯界的合作交流,促進我國醫葯工業在質的基礎上有新的飛躍。
第二、要加快扶植和培育一批上規模的醫葯企業集團,以企業為核心和依託,大力發展我國生物醫葯產業,集中投入人力、物力、財力,以實現高起點、高標準的生物醫葯開發,避免遍地開花、低水平重復建設,實現我國生物醫葯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並能起到良好的產業示範和帶頭作用。
第三、國家要學習借鑒歐美在生物制葯方面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加快生物醫葯方面的立法,繼續建立和完善包括教育、科技、研發、新品保護、品牌建設等生物醫葯產業上下游產業鏈在內的一套完整的扶持政策和優惠扶持政策。
第四、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海外設立研發中心,與國際接軌,掌握核心技術;向自主研發新品的企業適度傾斜,保護企業自主研發的積極性。
第五、建議國家對創新的生物制葯產品開發「給市場」的政策扶持。
『伍』 有一個生物醫葯產業園規劃設計的項目,大家幫推薦幾家比較好的咨詢機構
長城戰略、中機院、東灘顧問都還可以,建議您登陸網站對他們做的生物醫葯產業園規劃案例進行詳細了解一下,然後自己對比較
『陸』 國家為什麼大力支持生物醫葯產業的發展
國家大力支持生物醫葯產業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方版面,我國生物醫葯權市場巨大,目前我國是全球第二大醫葯消費市場,2014年我國葯品市場純銷售額已突破1.5萬億元。
當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超過1.2億,醫療需求快速增長,將對我國生物醫葯產業未來發展提出新的要求。
另一方面,雖然我國生物醫葯產業規模龐大,到2014年全產業銷售額接近2.5萬億元,但我國葯物的自主研發仍很薄弱,葯品生產以仿製為主,原創性葯物較少,生物醫葯關鍵技術也和國際水平有較大的差距。
因此,培育發展生物醫葯產業,並力促整個產業涉足國際競爭,將成為提升我國生物醫葯產業整體發展水平和競爭力的關鍵。
『柒』 生物醫葯產業規劃哪家單位做的好最好附帶有相關成功案例供參考~~
在生物醫葯行業咨詢不錯的單位有長城戰略、方迪、中機院 具體情況還是您自己去多多了解一下。下面給您一個生物醫葯產業規劃案例供您參考:
《山西臨汾醫葯產業「十二五」規劃》: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項目小組以臨汾市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為契機,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支撐,調整優化產業布局,加快推進技術改造,圍繞「發展化學原料葯、促進中葯現代化、開發非專利葯、加快新葯研發」四條發展主線,突出特色、創優品牌、做強園區,推進企業集團化、產業規模化、品牌國際化,實現產業由潛力產業向新興支柱產業的跨越發展。
『捌』 生物醫葯產業規劃案例,哪裡能找到詳細的參考案例
這里有來幾個關於生物醫葯產業規劃源的案例,由於文字太多,所以只能先把案例名稱給您:
1、北京大興生物醫葯基地產業規劃(2012-2030)
2、天津開發區生物醫葯產業發展規劃
3、內蒙古金山高新區乳業、生物醫葯產業發展規劃
4、常州生物醫葯產業園區規劃
5、孝感臨空經濟區生物醫葯產業發展規劃
6、山西臨汾醫葯產業「十二五」規劃
『玖』 如何推進生物醫葯產業園的建設和發展
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
8月的持續高溫擋不住太倉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建設的步伐,記者在勝涇村附近看到,推土機、壓路機聲音轟鳴,一條寬闊大路在不斷延伸,路邊新入園的南倉金屬、金菱儀表、銘銓環保等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
城廂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高新技術產業園一期3.3平方公里區域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面開工,縱二路、橫五路、橫二路等五條道路都在抓緊建設和完善提升,其餘的配套工作也在加緊進行,並計劃在年底前全面啟動整個園區8.22平方公里內的道路、橋梁、綠化、路燈等工程建設,力爭園區早日出形態,完善功能。
農戶企業動遷齊頭並進
據介紹,園區范圍內正在進行的農戶動拆主要有兩大片:一片是原南郊工業安置區3.3平方公里內的210戶,其中177戶已完成評估,大部分已簽約,已拆除的有77戶;另一塊是准備新建的南郊農民安居新鎮(佔地900畝)范圍內的222戶,目前也已基本完成評估,簽約和交鑰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
為了推進企業的動遷,城廂成立企業動遷組,制定相關動遷、安置辦法,目前正加快推進南郊集中安置小區和安置工業動遷區內的企業動遷工作,已有21家企業完成評估,後續的簽約等工作也在順利推進。
高標准規劃推動轉型升級
太倉市高新技術產業園是該市實現工業經濟「三年翻番」目標的重要載體,也是城廂推進轉型升級的重要平台。為了更好地建設這一平台,城廂已於6月完成了園區控制性詳規並通過了專家評審,目前正委託設計研究院進行全方位產業規劃。
園區的產業定位依據省、蘇州市和我市的新興產業發展戰略,並遵循四個原則,即重點突出「新興產業」、「高新技術」、「低碳綠色」、「循環經濟」,著眼建立省級乃至更高級別的工業園區;產業選擇上服從太倉產業功能定位、產業布局規劃;注重與周邊產業園協同發展;注重與其它鎮區產業錯位、協調發展。
據介紹,園區開發建設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力爭五年內初步形成一區多園、兩個平台、一個社區的格局,多園包括依託崑山光電產業園的光電特色產業園,與安亭汽車產業互動的精密製造特色產業園以及服務我市生物醫葯產業發展的生命科技園。兩個平台是科技、人才服務平台,信貸、金融服務平台。一社區是以循環經濟、節能環保為主題、公共服務完善的中小型企業集聚的現代化企業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