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產業鏈競爭"對中國企業有何啟發
我國的民營企業很不夠成熟,國外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因此,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能使我們的企業發展少走彎路。幾種重要的先進的管理理念如下:
(1)人的管理放在第一位,積極開發人力資源。彼得.德魯克曾說「企業只有一項真正的資源—人」[4],可見企業管理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它的核心是人,它把人置於組織中最重要資源的地位。而對企業資源實施管理,進而達成企業目標的過程,均離不開人的參與,人的知識與技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例如蓋普公司通過調查發現了一個驚人的數據:因員工不敬業給美國帶來3000億美元(佔GDP的3.75%)的損失、給日本帶來2000億美元(20萬億日元)的損失、給新加坡帶來54億新元的損失[5]。因此,我國民營企業要積極開發人力資源,就是以發掘、培養、發展和利用人力資源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有計劃的活動和過程[6]。
(2)集權與分權相統一,注重員工的權力,採用職工參與。企業不是孤立的,它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更要體現利益相關者的權力,根據不同利益相關者的特點採用不同的策略。有效管理的關鍵是職工參與,企業人性化管理是一種全員參與的管理,它的主體是全體員工。在工作上鼓勵全體員工都對工作進行策略思考,視工作質量為己任,形成自下而上的自主工作秩序。
(3)培育和發揮團隊精神。能否培育團隊精神,把企業建成一個戰鬥力很強的集體,受許多因素的影響,需要有系統配套的措施。主要包括必須有明確合理的經營目標,領導者要廉潔自律,起到楷模的作用,同時強化溝通,充分發揮激勵的作用,形成科學的管理制度,調動全員參與的積極性。
(4)建立的監事會,重視員工福利。監事會是有管理決策、監控、執行的職能,是協助企業保障利益相關者權利的機構。同時,董事由股東大會聘用,保障公平合理,較少個人集權的可能性。利益相關者理論要求民營企業建立二元董事會制度,以保障職工參與公司治理。同時要有勞工代表參與公司經營者的評價和報酬確定,重視員工的福利和權力。
(5)組織結構要建立動態的基於團隊的矩陣組織結構。這樣的結構比較靈活,能充分發揮各種資源去滿足整體企業和具體項目的具體要求,在最短時間內以最小的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的需要。
(6)利用激勵手段發揮員工的積極性。未來的管理模式就是要充分考慮利益相關者的權利,注重對人性特質的再培育、激發和利用,充分發揮人性的積極作用,剔除人性的消極作用,建立充分體現利益相關者利益的各種企業制度。
2.2.2 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的精髓,包含塑造企業形象、培育企業精神、企業經營管理、企業發展戰略等內容,它既無形,卻又實實在在地反映在企業日常的生產和生活中。企業文化不是隨企業誕生而來的,它是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的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根據企業自身特點逐漸培育和塑造起來的。因此,企業必須注重培養和塑造自身獨特的企業文化以適應其發展需要:培養員工的積極人性,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重視企業文化的培養,鼓勵創新的企業文化,注重誠信。
2.2.3 企業戰略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戰略選擇是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企業能否實現高效經營的目標,關鍵就在於對經營戰略的選擇,如果經營戰略選擇失誤,那麼企業的整個經營活動就必然會滿盤皆輸。所以,一個企業如果不能從戰略的高度來思考,將不僅難以取得成功,而且容易陷入困境。
2.2.4 嚴格的制度規范
企業在最初進行企業管理的階段,不妨從業務模式、管理架構、經營團隊的業務流程等方面嚴格按照國際上慣用的標准和要求做一個持續的改進,先從制度上將其固化給自己的企業,讓企業能夠有一個模版,先建立一個良好的根基,然後再從中尋求發展和更進一層的突破;在這個過程中由點及面地拓展開來。
2.3 建立民營企業管理模式支持系統
管理模式的適合與否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所以,企業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斷地調整管理模式,以適應不同時期企業的發展需要,但同時,管理模式是企業的軟因素,它的作用發揮需要有催化劑,即企業的硬體——核心競爭力,如產品、技術、服務等因素的參與才能發揮作用。
2.3.1 外部支持系統
實踐證明中國能夠做大或做大以後的民營企業,與政府的關系一般都比較緊密。企業外部支持系統,包括企業外部的法律環境、市場競爭。政治法律環境:政治環境對企業的影響具有直接性、難預測性和不可控制等特點,這些因素常常制約、影響企業的經營行為,尤其是影響企業較長期的投資行為。我們應該出台一些有利於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來保障民營企業的發展。例如可以提出對合理的產權保護制度;企業相關人員的保護政策,如加強對員工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權利的保護;同時可以強制要求企業所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2.3.2 內部支持系統
企業的核心優勢:技術、產品或服務是使企業在殘酷的競爭市場中獲得一席之地的前提;完善的產權制度建立開放合理的產權制度,是民營企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而良好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可以進一步保證企業委託-代理關系的和諧發展,同時要建立適合企業的先進的決策系統和共享系統,形成適合企業發展的動態漸變式組織結構,具有人性化績效考評系統,與此同時,對民營企業家的素質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2. 產業鏈中上下游企業有沒有競爭關系
各個行業有區別:任何一個行業的興衰,都離不開上下遊行業的效應影響。通常,當產業鏈還不夠成熟,各環節、各鏈條之間的界線還不夠清晰時,由一個公司主導進行鏈條整合,效率是最高的。也就是說,行業的龍頭企業在本產業還不成熟時,最好的運營策略就是自己覆蓋全部產業鏈。比如,目前,汽車生產商所需的配件絕大部分都有其固定的供應商,汽車配件最大的買家是汽配經銷商,所佔比例超過了八成緝耿光際叱宦癸為含力,也是汽車配件銷售主渠道所在。而我國汽配經銷商又多集中於汽配城中,據統計,汽車維修所用的配件60%來自於汽配城。我國有大大小小的汽配城數百家家,競爭日趨激烈,且魚龍混雜,產品質量及售後服務均無法得到保障,容易使人陷入無從選擇的盲區。
3. 如何判斷某公司在產業鏈上的競爭力
判斷某公司在產業鏈上的競爭力,就應該依據該公司的總資產和生產的產品品牌和質量是否有競爭力。供參考。
4. 在產業鏈上,有哪些成功的合作案例推崇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在產業鏈上,其實你的范圍盡量再明確一下
5. 如何才能使我國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擺脫競爭中的被動地位
我國的民營企業很不夠成熟,國外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因此,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能使我們的企業發展少走彎路。幾種重要的先進的管理理念如下:
(1)人的管理放在第一位,積極開發人力資源。彼得.德魯克曾說「企業只有一項真正的資源—人」[4],可見企業管理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它的核心是人,它把人置於組織中最重要資源的地位。而對企業資源實施管理,進而達成企業目標的過程,均離不開人的參與,人的知識與技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例如蓋普公司通過調查發現了一個驚人的數據:因員工不敬業給美國帶來3000億美元(佔GDP的3.75%)的損失、給日本帶來2000億美元(20萬億日元)的損失、給新加坡帶來54億新元的損失[5]。因此,我國民營企業要積極開發人力資源,就是以發掘、培養、發展和利用人力資源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有計劃的活動和過程[6]。
(2)集權與分權相統一,注重員工的權力,採用職工參與。企業不是孤立的,它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更要體現利益相關者的權力,根據不同利益相關者的特點採用不同的策略。有效管理的關鍵是職工參與,企業人性化管理是一種全員參與的管理,它的主體是全體員工。在工作上鼓勵全體員工都對工作進行策略思考,視工作質量為己任,形成自下而上的自主工作秩序。
(3)培育和發揮團隊精神。能否培育團隊精神,把企業建成一個戰鬥力很強的集體,受許多因素的影響,需要有系統配套的措施。主要包括必須有明確合理的經營目標,領導者要廉潔自律,起到楷模的作用,同時強化溝通,充分發揮激勵的作用,形成科學的管理制度,調動全員參與的積極性。
(4)建立的監事會,重視員工福利。監事會是有管理決策、監控、執行的職能,是協助企業保障利益相關者權利的機構。同時,董事由股東大會聘用,保障公平合理,較少個人集權的可能性。利益相關者理論要求民營企業建立二元董事會制度,以保障職工參與公司治理。同時要有勞工代表參與公司經營者的評價和報酬確定,重視員工的福利和權力。
(5)組織結構要建立動態的基於團隊的矩陣組織結構。這樣的結構比較靈活,能充分發揮各種資源去滿足整體企業和具體項目的具體要求,在最短時間內以最小的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的需要。
(6)利用激勵手段發揮員工的積極性。未來的管理模式就是要充分考慮利益相關者的權利,注重對人性特質的再培育、激發和利用,充分發揮人性的積極作用,剔除人性的消極作用,建立充分體現利益相關者利益的各種企業制度。
2.2.2 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的精髓,包含塑造企業形象、培育企業精神、企業經營管理、企業發展戰略等內容,它既無形,卻又實實在在地反映在企業日常的生產和生活中。企業文化不是隨企業誕生而來的,它是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的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根據企業自身特點逐漸培育和塑造起來的。因此,企業必須注重培養和塑造自身獨特的企業文化以適應其發展需要:培養員工的積極人性,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重視企業文化的培養,鼓勵創新的企業文化,注重誠信。
2.2.3 企業戰略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戰略選擇是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企業能否實現高效經營的目標,關鍵就在於對經營戰略的選擇,如果經營戰略選擇失誤,那麼企業的整個經營活動就必然會滿盤皆輸。所以,一個企業如果不能從戰略的高度來思考,將不僅難以取得成功,而且容易陷入困境。
2.2.4 嚴格的制度規范
企業在最初進行企業管理的階段,不妨從業務模式、管理架構、經營團隊的業務流程等方面嚴格按照國際上慣用的標准和要求做一個持續的改進,先從制度上將其固化給自己的企業,讓企業能夠有一個模版,先建立一個良好的根基,然後再從中尋求發展和更進一層的突破;在這個過程中由點及面地拓展開來。
2.3 建立民營企業管理模式支持系統
管理模式的適合與否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所以,企業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斷地調整管理模式,以適應不同時期企業的發展需要,但同時,管理模式是企業的軟因素,它的作用發揮需要有催化劑,即企業的硬體——核心競爭力,如產品、技術、服務等因素的參與才能發揮作用。
2.3.1 外部支持系統
實踐證明中國能夠做大或做大以後的民營企業,與政府的關系一般都比較緊密。企業外部支持系統,包括企業外部的法律環境、市場競爭。政治法律環境:政治環境對企業的影響具有直接性、難預測性和不可控制等特點,這些因素常常制約、影響企業的經營行為,尤其是影響企業較長期的投資行為。我們應該出台一些有利於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來保障民營企業的發展。例如可以提出對合理的產權保護制度;企業相關人員的保護政策,如加強對員工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權利的保護;同時可以強制要求企業所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2.3.2 內部支持系統
企業的核心優勢:技術、產品或服務是使企業在殘酷的競爭市場中獲得一席之地的前提;完善的產權制度建立開放合理的產權制度,是民營企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而良好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可以進一步保證企業委託-代理關系的和諧發展,同時要建立適合企業的先進的決策系統和共享系統,形成適合企業發展的動態漸變式組織結構,具有人性化績效考評系統,與此同時,對民營企業家的素質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給分吧哈
6. 產業鏈整合:國內研究現狀 國外研究現狀
<論產業鏈整合>
作者: 任江波 / 劉明宇 / 芮明傑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第一,揭示分工從工藝分工發展到功能性分工以後,產業鏈形態、產業鏈關聯方式、整合方式、整合主體發生的變化。第二,在一個基於分工演進的報酬遞增框架下,將交易費用理論和企業知識理論融合起來,綜合分析了產業鏈整合分化的微觀機理,從知識共享的視角,研究產業鏈的整合。第三,在對產業鏈、企業集群的價值創造方式深入細分的基礎上,對基於規模經濟、專業化分工經濟、模塊化經濟、網路效應的價值創造過程和知識共享的內容進行比較,揭示了不同類型產業鏈價值創造和知識整合的差異。第四,提出了產業鏈的知識整合、價值模塊整合與產品整合的三維度模型,並在野中郁次郎SECI模型的基礎上,引入動態知識價值鏈,構造了一個新的知
識創新模型,深化了對模塊化體系中產業鏈知識整合機制的認識。第五,將產業鏈理解為一個知識體,從知識角度研究了產業鏈分化整合的機理,探討了產業鏈整合過程中知識共享的動力機制、模塊創新機制、知識創造機制,以及產業鏈整合的組織模式,並分析了具有創新外部性的模塊化產業鏈的政策規制要點。
這本書應該適合你,建議你去看看
7. 製造業如何做好產業鏈整合國外有沒有成功的例子,是怎麼做的
發表評論(1)Email推薦給好友列印全文字體:大 中 小在用戶中心分享復制鏈接給好友0
「郎旋風」襲莞,他提出東莞突圍之路在於對現有產業鏈加速整合
經濟形勢真的好轉了嗎?郎咸平告訴你,這只是表象。昨日,被譽為「世界級經濟大師」的郎咸平做東莞,為東莞企業主奉上兩場精彩的演講。他認為,突圍之路在於對現有產業鏈加速整合,而不是把勞動密集型產業改造為高科技產業。
在互動環節,郎咸平還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一位女「鹹菜」親手製作的黑芝麻糊,希望他吃了後頭發能變黑。接過黑芝麻糊,郎咸平高高舉起,笑容可掬地與「芝麻大嫂」合影。這溫馨的一幕,引得全場掌聲雷動。
莞企面臨的處境或更惡化
自今年3月以來,東莞多項數據呈現回暖的跡象。危機真的過去了嗎?中小企業該如何行動?昨日,「郎旋風」登陸東莞,做客東莞,與廣大企業主近距離交流。
滿頭白發和他的「郎式幽默」,昨日盡顯風采。而他幽默的演講方式、豐富的表情和動作則引發全場觀眾陣陣掌聲,盡管郎咸平的診斷讓他們感到不那麼樂觀。
昨日,郎咸平作了兩場專題演講,並參與互動環節,回答企業家和聽眾們的提問。他反復指出,經濟回暖只是表象,而困擾東莞企業主的兩大問題並沒有解決,相反6月5日國際油價上漲,暴露出那些掌握了定價權的國際炒家又在蠢蠢欲動,東莞企業面臨的處境可能會更加惡化。
廣東最能接受新思維
昨日演講中,盡管只有部分聽眾來自東莞,郎咸平還是最關注東莞的情況,演講基本圍繞東莞的困境和突圍之路展開。在接受記者專訪時,郎咸平也著重對東莞做了分析,他認為有些提法是不對的,比如拋棄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而去做高科技「未來東莞企業的方向,應該是在現有的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基礎上,加速整合產業鏈。」
郎咸平對東莞寄予厚望。他表示,廣東是最能接受新思維的。
專訪
困局錯不在勞動密集型產業
關於東莞
「如果東莞能在現有產業鏈基礎上整合的話,我相信又能造出一個輝煌來。」
「東莞生產力低跟勞動密集型沒有關系,不能離開現有的產業基礎去搞什麼高科技。」
關於白發
「下回大家見到我的時候,我會先吃了黑芝麻糊再來,到時頭發會比較黑了。」
昨日上午,郎咸平接受了記者的專訪。他認為,東莞生產力低跟勞動密集型沒有關系,不能離開現有的產業基礎去搞什麼高科技。「如果東莞能在現有產業鏈基礎上整合的話,我相信又能造出一個輝煌來。」
他們不聽我的,吃了虧才知道
記者(以下簡稱「記」):現在大家都提「金融危機」,而很少採用「經濟危機」一詞。
郎咸平(以下簡稱「郎」):這次對歐洲、日本是金融危機,是沖擊他們的金融體系之外,間接沖擊到他們的實體經濟。而對我們,是繞過我們的金融體系,直接沖擊到我們的實體經濟。東莞這么被動,原因就在這里。對我們來講,講「金融海嘯」是不正確的,我們應該是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製造業危機」。問題是我們要怎麼脫困。
記:大家也希望從你這里得到一些指點。
郎:最近政府的政策,一是鼓勵大家創建品牌,二是鼓勵大家從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為高科技的技術密集型產業。這不是對與錯的問題,而是個方向的問題。廣東做傢具、玩具,毛利潤確實很低,做晶元的毛利率非常高。是不是應該轉做晶元呢?根本不是這么回事,你應該把它從純製造轉為整個產業鏈的高效整合,而不是拋棄傢具、玩具業,搞什麼高科技。未來東莞企業的方向應該是在現有的傳統勞動密集型基礎上,加速整合產業鏈。而且以國外成功的例子看,必須是以信息系統來整合。
8. 誰給我舉幾個例子 說說 什麼是 產業鏈的低端,什麼是產業鏈的高端
低端產業指技術含量低的產業,例如勞動密集型產業。
主要包括七大類:紡織品、服裝、箱包、鞋類、玩具、傢具、塑料製品。
這是一個目前能給我國每年帶來三萬億人民幣出口收入的龐大產業,但是我們需要警醒的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也在迅速發展,並且增速還比我國要快。
高端產業
高端產業包括光電子產業、人工智慧產業、數字產業、量子技術產業、超級計算產業、電磁能產業、氫能產業、高端裝備產業、新材料產業、大健康產業。
(8)國外企業產業鏈競爭案例擴展閱讀
2018年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其中確定了雄安新區未來幾年的產業重點,制定了八大專項實施方案。該計劃制定了包括大數據與物聯網產業、信息技術製造業、人工智慧與智能裝備產業、生物醫葯健康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業、新材料產業、未來產業等八大專項實施方案。
無一例外均緊跟國家乃至世界的發展趨勢保持一致,以智能化信息產業為重點。《計劃》提出要建設3家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基地,在雄安新區布局建設10個國家級創新平台和未來產業研究院。
9. 我國企業如何應對跨國公司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面對挑戰我們要:
1、團結起來,組建上下游一體化的供應鏈網路,用整個產業版的供應鏈權來和跨國企業競爭,而不是一個企業和其競爭;
2、作出品牌,中國人自己的民族品牌,很多人還是支持這個人,至少我在相同情況下是優先使用民族企業的產品;
3、差異化競爭,當正面競爭不過的時候可以細分領域,競爭差異化的競爭;
4、走出去,到其老家去競爭,把其公司收購了,或者至少將其正面戰場放在其大本營;
5、加大自主研發投入和產品創新能力,只有技術上超過對方,成本上領先對方,品牌上有自主優勢,又是全產業鏈的競爭,不管是什麼跨國企業都可以應對。
抓住機遇我們會:
1、提高技術;
2、降低成本;
3、規模擴張;
4、跨國發展;
5、集團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