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子商務發展前景怎麼樣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
企業移動端加速,促進電子商務規模擴大
近年來,我國政府繼續出台財政政策加快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國內外環境均利好我國企業間電子商務的發展,而在網購市場中,企業加大移動端布局,移動購物發展迅速,成為拉動網購市場發展重要力量,進而推動電子商務整體市場增長。
2011-2018年間,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持續增長,穩居全球網路零售市場首位,跨境電子商務再上新台階,與全球電子商務市場聯動發展態勢愈加明顯。《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為31.6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商品、服務類電商交易額30.61萬億元,增長14.5%;合約類電商交易額1.02萬億元,下降51.3%。
2011-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⑵ 2019年電商行業發展趨勢如何
隨著互聯網應用的普及、網民的增加及網路營銷成本低、效率高的優點,這個職業的就業前景、薪資水平都很好。
一定不要荒廢了青春,選擇好發展方向,加油!
⑶ 電子商務的發展帶動了那些產業的發展
從本質上來說是傳統市場的發展競爭發展產生了電子商務,發展了電子商務。為很多新人類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的工具。為了完善這個工具產業也隨之發展起來。
搜索引擎、個人站長、廣告聯盟、物流,倉儲、在線支付、手機等移動端、APP;相關的技術培訓
⑷ 2020年全球電商的發展形態是什麼樣的
新興市場電商行業發展更具潛力
目前,全球電商市場規模不斷擴張,但隨著電商滲透率的不斷提升,電商規模擴張增速將趨於下滑。同時,電商行業發展呈現出明顯的區域不平衡性,北美和西歐電商市場已相對成熟,亞太市場發展相對迅速,而包括南美、中東、非洲、東南亞等在內的新興市場由於電商滲透率仍較低,未來電商行業的發展更具潛力。
亞太地區網購消費者增速全球領先
2019年1月7日,深圳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聯合Facebook中國區最大代理商飛書互動(深諾集團)共同發布了《2018年全球電商行業藍皮書》。《藍皮書》顯示,從用戶規模來看,2018年,全球網購消費者規模預計將超過18.8億人,同比增長8.9%,全球網購滲透率約為25.3%。未來隨著網路滲透率的逐年上漲,網購消費者數量增速將逐漸放緩,預計到2022年全球網購消費者規模將達到23.8億人,網購滲透率將提高至30%以上。
2016-2022年全球網購消費者規模、滲透率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⑸ 簡要概述電商行業未來發展優勢
電子商務未來五年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呢?1號店董事長於剛以他的切身經驗和感受給我們做出了解答。他認為電子商務未來有十大趨勢,關鍵詞分別是:移動化,平台化,三四五線城市,物聯網,社交購物,O2O,雲服務,大數據,精準化營銷和個性化服務以及互聯網金融。
1號店董事長於剛最近在某會議上講到了未來5年的電子商務趨勢,他認為中國的電子商務在未來的五年,還會以每年百分之二十幾的速度增長,並且有十大趨勢。以下,是他講話的主要觀點。
電子商務最近一年面臨巨大拐點:1.以馬雲主導的淘寶系,以及京東、1號店等,這些以產品為主要形式的實物型電商;2.以馬化騰為主導的騰訊系,以及美團等,這些以服務為主要形式的服務型電商。
第一個趨勢,移動購物。大家知道去年年底時候,手機用戶已經達到了五億,而PC用戶是5.9億,而手機的滲透率增速是遠大於PC的滲透率的。也就是說在2017年,手機用戶將超過PC用戶,也就是說電子商務將來的主戰場不是在PC,而是在移動設備上。而移動用戶有很多的特點,首先購買的頻次更高、更零碎,購買的高峰不是在白天,是在晚上和周末、節假日。而移動購物將會革PC電子商務的命,我們要做好准備,我們要迎接這場新的革命。而做好移動購物,不能簡簡單單的把PC電子商務搬到移動上面,而要充分的利用這種移動設備的特徵,比如說它的掃描特徵、圖象、語音識別特徵、感應特徵、地理化、GPS的特徵,這些功能可以真正的把移動帶到千家萬戶。
第二個趨勢,平台化。大家可以看到大的電商都開始有自己的平台,其實這個道理很清楚,就是因為這是最充分利用自己的流量、自己的商品和服務最大效益化的一個過程,因為有平台,可以利用全社會的資源彌補自己商品的豐富度,增加自己商品的豐富度,增加自己的服務和地理覆蓋。
第三個趨勢,電子商務將向三四五線城市滲透。一方面來源於移動設備繼續的滲透,很多三四五線城市接觸互聯網是靠手機、Pad來上網的,而且這些城市首先經濟收入提高,再加上本地的購物不便,加上商品可獲得性很差,加上零售比先進國家落後。
隨著一二線城市網購滲透率接近飽和,電商城鎮化布局將成為電商企業們發展的重點,三四線城市、鄉鎮等地區將成為電商「渠道下沉」的主戰場,同時電商在三四線欠發達地區可以更大的發揮其優勢,縮小三四線城市、鄉鎮與一二線城市的消費差別。阿里在發展菜鳥物流,不斷輻射三四線城市;京東IPO申請的融資金額大約為15億美元到19億美元之間,但是京東在招股書中表示,將要有10到12億美元用於電商基礎設施的建設,似乎兩大巨頭都將重點放在了三四線城市。事實上,誰先搶佔了三四線城市,誰將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更大的優勢。
第四個趨勢,我認為是物聯網。大家可以試想一下這些可穿戴設備和RFID的發展,將來的晶元可以植入在皮膚裡面,可以植入在衣服裡面,可以在任何的物品裡面,任何物品狀態的變化可以引起其他相關物品的狀態變化。你可以想像,如果你放一個牛奶放進你的冰箱,進冰箱的時候自動掃描,自動的知道這個保質期,知道什麼時候放進去,知道你的用量,當你要完的時候,馬上可以自動下訂單,這個訂單作為商家接到訂單馬上給你送貨,剛好下訂單可能又會觸發電子商務,從供應商那裡下訂單,而那個訂單觸發生產,也就是說所有的零售、物流和最後的生產可以全部結合起來。
第五個趨勢,我認為是社交購物。希望聽到親人、朋友、意見領袖的意見,作為參考,我們推薦。社交購物可以讓大家在社交網路上面更加精準的去為顧客營銷,更個性化的為顧客服務。
第六個趨勢,O2O。很有意思,昨天沃爾馬全球CEO來上海,他去中遠兩灣城參觀,那裡建了一個社區的服務點,那有三個功能,第一是集貨的區域,由那個地方集散到顧客手中;第二那個地方是顧客取貨的點;第三個那個地方是營銷的點,展示我們的商品,為社區的居民進行團購,幫助他們上網,幫助他們使用手機購物,起了三個作用。但很感嘆的是什麼呢?傳統零售在往線上走,電子商務往線下走,最後一定是O2O的融合,為顧客提供多渠道、更大的便利。
第七個趨勢,雲服務和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大量的電子商務的企業發展了很多的能力,這些能力包括物流的能力、營銷的能力、系統的能力、各種各樣為商家為供應商為合作夥伴提供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能力,這些能力希望最大效率的發揮作用。比如說我們推出一個SBY,這裡面有營銷服務、數據服務、平台服務、物流服務。剛剛又推出了金融服務,還會有更多的服務。也就是說我們把自己研發出來的,為電子商務本身提供的能力,提供給全社會。
第八個趨勢,大數據的應用。大家知道實際上從電子商務的盈利模式逐漸作為一個升級。低級的,盈利是靠商品的差價。下一個能力是為供應商商品做營銷,而做到返點,營銷所帶來的盈利。下一個盈利方面是靠平台,有了流量、顧客,希望收取平台使用費和傭金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下一個能力是金融能力,也就是說為我們的供應商、商家提供各種各樣的金融服務,得到的能力。下一個能力是數據,也就是我們有大量電子商務顧客行為數據,利用這個數據充分產生它的價值,這個能力也是為電子商務盈利的最高層次。而數據,我們知道也是一個逐漸升級的過程,原始的數據是零散的,價值非常小,而這些數據經過過濾、分析而成為了信息,而在信息的基礎之上建立模型,來支持決策,成了我們的知識,而這些知識能夠做預測,能夠舉一反三,能夠悟出道理,成了我們的智慧。所以在整個升級,數據升級,和我們數據價值的升級,我們從中就充分的體現這個大數據的價值。
⑹ 借電商時代和高鐵時代的契機,將重點發展哪些產業
搭上「高鐵快車」 建設電商產業園
隨著京福高鐵和杭長高鐵建設的推進,玉山即將迎來高鐵時代,區域性交通樞紐的地位日益彰顯。該縣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把發展高鐵電子商務產業園作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一項重點產業來扶持,建立完善的組織機構,出台多項優惠措施,全力支持,創優服務。依託地接長三角的區位優勢和發達的高鐵物流集散,該縣在城南高鐵規劃區規劃建設了500畝的電商產業園,加強軟硬體環境建設,完善物流體系,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逐漸把電商產業打造成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據悉,電子商務產業園9月初掛牌一成立,就吸引了10家電商企業前來投資建廠,還有淘寶網、阿里巴巴等電商大鱷也有了具體投資意向。截至目前,已引進企業15家,這些企業到年底可實現總銷售規模5億元,實現稅收2000萬元。到2015年一期電商產業園全面建設完畢後,整個園區銷售規模可達200億元,稅收可望實現10億元。
出台專項扶持政策 助力園區企業發展
在政策方面,該縣專門制定了《電子商務產業園管理辦法》,爭取到省國稅局對電商企業的特殊稅收政策,和建設銀行達成針對電商企業的金融扶持合作協議,擁有和工業園一樣便捷的辦證流程,同時正在制定電商企業試運營期間的房租優惠政策。在服務方面,陪同幫助企業解決辦證、規劃、建設等一系列問題,在重大網銷活動期間和通信、電力部門溝通保障網路和供電,引進了德邦物流、郵政小包,完善物流服務環境,下一步將在園區設立物業管理機構,對電商的生活、工作環境進行服務與管理。
成立行業協會 電商企業抱團發展
8月18日,玉山縣電子商務協會正式成立,標志著該縣電子商務步入制度化、規范化,有利於會員單位抱團發展,為該縣電商產業發展增添新活力、提供新動力。同時,協會將履行制訂規劃、行業自律、產業招商、承接政策等職能,加強市場運行分析,及時了解掌握企業行業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推進電商產業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幫助落戶的電商企業做大做強,幫助入園企業按計劃推進建設,按時建成投入運營。
⑺ 未來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
電商平台正向著更加智慧、靈活、開放的方向邁進
當線上消費遇到增長「瓶頸」,如何挖掘新動能?新零售與新製造相互交織,將為電商帶來怎樣機遇?
從單一賣產品到集合製造、內容電商;從傳統配送到智慧物流、全場景零售,圍繞消費形態、供應鏈產業鏈聯動,蘇寧進行了探索與創新。從蘇寧轉型可以看出,電商平台正向著更加智慧、靈活、開放的方向邁進。
1、反向定製:瞄準消費升級推動優質製造
一枚小夜燈,讓東莞麗聲看到了內銷市場的機遇和數據的「魔力」。
此前,麗聲與蘇寧極物合作,通過平台大數據反饋調整燈光、外形等設計,共同研發「一捏即亮」專利,並藉助品牌和渠道推廣市場,產品上市8個月即售出3萬台。也是從這枚小夜燈開始,麗聲改變布局,從傳統加工外貿轉而開拓國內市場。
瞄準消費升級,用市場「倒逼」製造,以渠道「賦能」工廠。今天,反向定製的C2M模式在電商平台盛行開來。
為服裝生產線加裝感測器,打通工廠產銷數據,對消費者評價進行深度學習……蘇寧嘗試將渠道、數據、流量向諸多製造商開放。其中,廣東一家內衣製造工廠因產銷協同、柔性供應,銷售額提升20%。
「只有數據服務,才能實現產業共贏。」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韓永生認為,將消費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打通,推動供應鏈更快速地響應需求將是電商未來的方向。
2、內容電商:打開社交消費新市場
短視頻與電商的融合也引領了新的消費方向。社交「種草」「短視頻+商品」成為當下最引人關注的內容電商模式。當前,眾多電商平台都在布局內容電商、社交電商,以期抓住短視頻「風口」。
關注「網紅」爆款,實現成單轉化;打通快手小店,將內容社交觸達下沉市場;通過平台社區聯動將線下流量帶到線上……蘇寧不斷嘗試推進平台內容化,打造內容供應鏈和產品供應鏈。
視頻是最通用的內容載體,可視化的商業鏈接將是趨勢。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達到1.14萬億元左右,同比增長66.77%。
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從業人員規模將突破3000萬人,達到了3032萬人,增長速度達到50.2%,社交電商行業的參與者已經覆蓋了社交網路的每一個領域。
2014-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包括社交、內容等方面的用戶多樣化需求讓我們看到新的增長空間。」蘇寧有關負責人說,蘇寧不僅要圍繞內容做零售,更要將知識、內容、健康等納入泛商品的零售體系中去,挖掘新潛力。
3、全場景零售:智慧物流帶動零售升級
物流決定著服務的體驗和電商的品質。布局智慧物流,實現商品配置和服務效率提升是諸多電商平台發力的主要方向。
從末端配送網路搭建到入局「即時配」,從構建社區「1小時服務圈」到鄉鎮網路覆蓋全國98.8%地區,通過搭載科技和效率驅動,蘇寧不斷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平台,並從自建走向共享,將與合作夥伴共建商業共享的全場景基礎設施平台。
消費升級同樣帶動物流改造,冷鏈配送就是其中之一。蘇寧物流執行總裁姚凱說,蘇寧冷鏈將成為智慧零售全場景服務的核心支點。目前正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30個城市建設和籌備建設冷鏈倉,預計到2022年實現100萬平方米冷鏈倉儲的建設。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⑻ 2019做電商該向哪個方面發展
截止到2017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6萬億,但是很多人不明白真正是什麼因素在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如果你沒找到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真正因素,那麼對於下一次電子商務的發展你很難找到一條可行路徑。
為此,前瞻研究院對電子商務的發展因素做了一些研究。以尋找那些真正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因素,使得後面的進入者可以借鑒。
通過前瞻產業研究院,影響電子商務的主要因素有:(1)政策加碼,助力電子商務的發展;(2)物流行業的飛速發展使得快遞費用急劇下降,降低了電子商務的交易成本;(3)移動支付為電子商務的網上交易提供了便捷性與安全性;(4)電子商務信息服務的發展降低了經商的難度;
政策加碼,助力電子商務的發展
《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預計2020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同比「十二五」末翻一番,超過40萬億元,網路零售額達到10萬億元左右,電子商務相關業者超過5000萬人。大型企業的網路化供應鏈協同能力基本建立,部分行業龍頭企業的全球化商務協同能力初步形成。同時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⑼ 現在電商發展現狀怎樣2019電商發展趨勢如何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的網路零售總額已達到195209.7億元,占社會零售總額的24.7%,截至2019年,中國移動電商用戶規模將突破7億人。隨著電商的穩步發展,各大電商平台都不遺餘力的開拓新的營銷模式來增加消費者的慾望,2019年最流行的消費模式是直播帶貨和社團團購。
網路零售額佔比持續上升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網路零售額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所佔比重逐年上升,2019年上半年,中國網路零售額達195209.7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7%。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自從電商行業在中國興起後,網購消費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斷提高,網購已成消費者消費重要渠道。
中國電商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新零售時代流量獲取話題突出 平台多樣模式創新爭取用戶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電商行業進入新零售時代以來,關於用戶流量獲取的問題越來越受到各大平台關注。線上平台獲客成本持續居高,以及發展線下帶來的轉型成本都成為各平台發展面對的考驗。面對流量獲取的問題,電商平台開始探索更多新型電商模式,如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創新模式涌現,電商平台對於流量的爭奪將趨於白熱化。
電商體系加速成熟 行業發展將更顯規范化
中國消費者生活水平日漸提高、電商普及程度不斷加強、國家政策鼓勵電子商務業務的開展,多方因素推動著電商體系發展更加成熟。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電商行業已進入成熟發展階段,電商在中國零售行業的位置愈加重要。但與此同時,行業仍然存在諸多亂象,《電商法》的出台是政府重視行業規范發展的信號,未來相關監管措施仍會進一步加強。
消費者電商購物更注重品質 平台背書影響力擴大
電商供應鏈環節的日益完善,使消費者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得到滿足,用戶對於電商購物的關注也從商品豐富度、性價比,逐漸往商品質量保障方面轉移。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質量保障成為各大平台爭取用戶的關鍵。而隨著電商行業發展逐漸往頭部靠攏,未來平台背書的作用將更加明顯,口碑建設的重要性愈加突出。
電商平台加強社交化布局 組團拼購模式發展速度提升
現階段各大電商平台開始注重產品社交化布局,如紛紛進入拼購、社區拼團等細分賽道,平台在社交化領域的競爭開始受到關注。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電商社交化運營模式是降低平台獲客成本的有效手段,並且能有助於商家解決銷路問題,整體發展迅速,未來入局到社交化運營的電商平台將繼續增加。
電商平台加碼內容營銷 視頻成新階段獲客重要載體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在獲客成本不斷攀升的情況下,電商平台對於內容營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而消費者信息獲取趨向於碎片化,電商平台內容營銷的模式也能有效切中用戶需求。未來5G應用更加深化後,以視頻為載體的內容營銷模式將是平台獲客的重要手段,能夠從展現形式、增強消費者信息等角度更好幫助產品銷售。
基礎設施完善助力電商平台滲透加強 下沉城市爭奪將更趨激烈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電商發展的基礎環境正不斷完善,如物流配送覆蓋的地域、購物支付的便利性等,逐漸完善的基礎設施也有助於電商平台對更多地區和人群的滲透加強。未來隨著一二線城市用戶消費逐漸飽和,下沉市場將成為電商平台新的發展重點。
以上內容節選自艾媒咨詢最新發布的《艾媒報告|2019中國電商半年度發展全景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