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前景缺點

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前景缺點

發布時間:2021-01-02 08:36:13

㈠ 如今中國的動漫產業發展的怎麼樣前景如何

動漫產業,是指以「創意」為核心,以動畫、漫畫為表現形式,包含動漫圖書、報刊、電影、電視、音像製品、舞台劇和基於現代信息傳播技術手段的動漫新品種等動漫直接產品的開發、生產、出版、播出、演出和銷售,以及與動漫形象有關的服裝、玩具、電子游戲等衍生產品的生產和經營的產業。 國內有13億人口,當中至少有5億是動漫市場消費者,市場空間為1,000億元/年。目前國內有2000家省市電視台,其中動畫專業頻道有4個、少兒頻道有25個、少兒欄目有289個、動畫欄目200個,年需求達到26萬分鍾,國產量僅有2萬分鍾。至於兒童音像圖書市場空間為100億元/年,兒童服裝900億元/年,玩具200億元/年,文具600億元/年,兒童食品350億元/年。 截止2006年底,全國動漫企業達5473家,447所大學設立了動畫專業,在校學生46.6萬人。但目前國內動漫情況是原創不足,題材單一,品牌意識差。中國動漫低齡化趨勢明顯,缺乏競爭力。缺少專業人才,無強大團隊,形不成規模優勢。並且過於依賴政府的支持和幫助,而缺少自身的「造血」功能。 雖然國內的動漫行業存在很多很多的問題,但國內動漫業前景是一片光明。國內動漫產業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得到迅猛發展,並出台了相應的扶持政策,目前全國在建的動漫基地已經有20多個,播出平台不斷地放大,為國產動漫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2006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財政部等部門《關於推動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推動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許多企業據此調整了發展戰略和計劃,初步擺脫模仿痕跡、具有民族風格和時代特點的新漫畫期刊、圖書和漫畫家快速成長,《漫畫世界》、《漫友》等雜志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漫畫版《水滸傳》與《西遊記》陸續在國外出版,一批新老漫畫作品走出國門贏得市場。動漫教育和人才培養、動漫產業基地建設、動漫國際交流等都駛入快車道。但是,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與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和不斷發展的市場需求之間還有很大差距,在原創能力、人才、技術、投資、知識產權保護、管理體制等方面,還沒有出現根本改觀。用5至10年時間躋身世界動漫大國和強國行列的目標依然任重道遠。 動漫產品本身有巨大的市場空間,而動漫產品的衍生產品市場空間更大。中國目前每年兒童食品每年的銷售額為人民幣350億元左右,玩具每年的銷售額為人民幣200億元左右,兒童服裝每年的銷售額達900億元以上,兒童音像製品和各類兒童出版物每年的銷售額達人民幣100億元……在某種程度上,這些行業今後的發展與行銷都有賴於動漫這一新興產業的帶動作用,以此類推,。 上面的摘自2007-2008年中國動漫產業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 我覺得說得的確是前途一片光明的,但是個人感覺「中國動漫產業將擁有超千億元產值的巨大發展空間」主要也是兒童化的動漫以及衍生商品吧。看看奧運福娃的動畫片,也是幼稚,最多到小學生的欣賞水準吧?中國對動畫片的看法是否太狹隘?為什麼一定要把動畫片和兒童片劃等號!電視台也是,如果不是國家的強制規定,幾乎沒有願意播放動畫片的…………

記得採納啊

㈡ 中國動漫產業前景好么

比較堪抄憂,但是也有襲在不斷進步中,但是想達到美國日本那樣的水平,總覺得在有生之年是看不到的。主要是中國的動畫主要針對小朋友,范圍小,再加上廣電總局。。。。。懂得。。。中國其實有很多優秀的動畫,都被廣電給秒了,所以很多動畫公司接的都是外單,比如《火影》有一百多集都是在中國做的。但是,今年中國漫畫產業發展前景很好,有很多優秀的作品。

㈢ 動漫產業在中國有發展前景嗎

中國動漫的發展起步較早,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製作動畫,前後大致經歷了3個階段:1922年-1975年的萌芽和初步發展階段,1976年-1999年的快速發展階段,以及進入2000年以後的原創發展期。
1926年萬氏兄弟拍攝的第一部無聲動畫片《大鬧畫室》和1941年的亞洲第一部動漫長篇《鐵扇公主》對我國早期的動漫電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隨後由於文革十年的停滯以及改革開放後受到國外動畫作品的沖擊,中國原創動畫走向衰落。

盡管我國本土本土動漫產品佔比在整個國內動漫內容消費市場構成上來看仍然較低,但可以看出國內本體原創動漫在逐步的形成規模,加上21世紀以來,國家出台政策對中國動漫產業大力扶植,原創動畫逐步發展起來,而且發展空間十分巨大,原創動漫產業重新興盛起來,並持續快速發展,中國動漫產業已經進入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前瞻》顯示:截止到2014年2月,我國已經建設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製作影響力的動畫公司和基地,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創意文化產業鏈,動漫動畫專業的發展前景樂觀。

㈣ 在動漫產業興起的時代,談談中國動漫發展的困境和機遇。

中國人大多認為動漫上不了檯面,或者認為動漫有傷風化,更別談把動漫看做藝術,只把它當作是一種「快餐」產業。所以中國動漫不是不能和世界水平競爭,是被自家人給埋沒了。
國內動漫雜志也不是沒有,動漫迷和動漫團體也積極給動漫雜志社投稿,來走日本大師的出道之路,但因為這些動漫雜志都不受到重視,甚至是被打壓,所以導致一些好作品最後都逃不了無聲的結局。而這些作品在學習日本動漫畫風的同時,故事情節卻沒有日本動漫來的精彩,現在有漫友這一有政府扶持的雜志,雖然已挖掘了較多的繪手:shel chry客心等,也創辦了金龍獎,但是仍舊敵不過國外的動畫。

網路上一些動畫播放視頻的收視率遠遠超過傳統電視的收視率,不難看出,未來動漫產業前景廣闊。但正因為如此,更需要給以理解和引導,過度商業化利用和炒作缺乏對動漫製造和價值的深層理解,往往導致用功利的尺度評價新鮮的文藝,用市場的手段處理青少年的才華,從而過早的窒息了我國動漫發展。或者放大了異國舶來的風味,而促成了一種哈日哈韓哈美哈歐的文藝尾巴傾向,對於動漫的發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在中國,動漫市場的需求在迅速擴大,然而國內目前的產業發展現狀無法滿足當前市場的需求,國內動漫產業處於起步階段,自主研發和原創能力較低,與國外動漫產業相比,我國動漫業並不具有競爭優勢。
國內動漫市場以引進、加工、代理運營為主。在中國青少年喜愛的動漫作品中,日本佔60%,歐美佔29%,相形之下,中國原創的動漫,包括港台地區的比例只有11%。這種市場格局,顯然是不利於國內動漫產業的發展的。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國內動漫市場長期被國外廠商占據是令人擔憂的,在我們至為重要的成長期,動畫片對他們的文化熏陶和人生觀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動漫流行的今天,我們受到歐美、日韓文化影響太大了。而國產動畫片的滯後意味著我們傳統的文化精髓和價值觀不能有效地傳遞給他們,從文化的層面看,這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所幸的是,政府也表示了同樣的擔憂。為此,中宣部決定大力發展和扶持國內的動漫產業。其中的一個大力舉措就是出台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指導性文件,從體制、政策、市場管理上促進我國影視動畫產業的發展。緊接著國家廣電總局研究制定了《關於發展我國影視動畫產業的若干意見》,增設了少兒動畫頻道、擴大了少兒節目中動畫的播出時間和播出數量,同時要求每個播出動畫片的頻道中,國產動畫片與引進動畫片每季度播出比例不低於6:4,可見,政府對國產動畫業進行了「幼稚產業保護」的傾斜政策,創造了對國產動畫片的大量需求,同時也抑制了國外動畫片在中國的進一步進入和拓展。與此同時,文化部也表示要從政策法規、財政資金以及對國外的游戲進行審查等多方面來支持國內動漫產業的發展。由此國內動漫產業正在迎來迅速發展的契機。有數據顯示,2004年中國2000家省市電視台所規定的國產動畫片播出時間為6萬分鍾,而達到播放要求的原創動畫片供給量則只有2萬分鍾,尚有4萬分鍾的缺口,這幾乎是中國動畫片年產量的兩倍。
中國動漫:一個失去創意的創意產業?
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典型代表,國內動漫產業卻一直為創意的缺失所困擾。更有專家稱,中國動漫作品到了「抄襲期」、「模仿期」。
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主任胡月明認為,作者對文化元素缺少理解是導致國內目前還是沒有好作品出現的原因之一。「如果新一代作者不能充分的理解中國元素和中國文化精髓,沒有文化沉澱,是拍不出來好作品的。」
中國動畫協會常務副會長歐陽逸冰說,我們喜愛《功夫熊貓》不僅僅是因為它有中國的元素,更重要的是它所要表達的意義:「什麼意外都可能發生」。因為我們對下一代就是這樣的期望:只要你能奮斗,你就能給這個世界留下燦爛。這不正是所有的家長的願望嗎?
「國內動漫作品缺乏創新設計思路,所有的故事,如果從『藍貓』裡面可以看到,那從『黑貓』裡面也能看到,不斷地循規蹈矩,沒有新穎的東西,這都是我們出不來好作品的關鍵原因」,胡月明說。
一位業內專家認為,目前國內的動漫作品到了「抄襲期」,現在許多國內動漫作品,故事可能是自己編的,但故事裡的形象是借鑒的國外作品,東拼西湊,這樣的東西在國內市場上極多,中國動畫片里的動作都是美國武打動作,都是變形金剛、蜘蛛俠的動作,因此也就變成了誰都不認可的「四不像」。
胡月明說:「國內現在的作品缺乏幽默和綜合造型創意。國外的動漫明星的造型都有很深的文化因素,比如唐老鴨帶著頭巾,穿著水兵服;而國內動漫造型過於簡單,沒有幽默的想法在裡面,沒有創意,綜合造型能力嚴重的缺乏。」
一位專家說,國內動漫作品偏重兒童而忽略成人,拍的片子似乎是給5歲以下孩子看的。但如果人們看了國外《貓和老鼠》等作品,沒人會否認它是老少皆宜的作品,成人看了它一樣會開心的笑。
「國內恰恰把動漫節目全部集中在少兒頻道,集中在學齡前兒童能看節目的時間段,這從根本上就犯了一個錯誤,沒有想到動漫作品應有一個更好的擴展面」,這位專家說。
就國內外各專家評論來看,國人已看見問題所在,但現實來說光憑這些是不夠的,不僅需要一個好的劇本,一些優秀的熱愛動漫的人才,較好的產業鏈接建立,足夠的資金,還需要國人自己的重視及普及 真正製作動畫的人。
重視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將中國元素融入進去,美國的花木蘭.功夫熊貓,日本的真三國.最游記.十二國記等等,眼睜睜地看著別國將自家的文化元素「引用」在作品中來賺國人的錢的確心有不甘吶,就從這些動畫的狂熱程度來看,中國動畫需要本土動漫角色,及吸引人的劇本這則是我們這些製作動畫的人該想的,中國的歷史可比美日韓長,文化沉澱也多,但卻不會利用。

㈤ 中國動漫行業前景到底如何

我就考察過動漫店,當初我覺得蠻不錯的,我去過幾個品牌的加盟店,沒有想像專的那樣火爆,而且投屬資很大,基本上在十萬左右;市場前景雖然說不錯,那應該在一二線城市,而且不是快消品,你考慮一下;我現在做了個網店,還不錯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點幫助,祝你好運

㈥ 怎麼看待如今中國國內的動漫產業發展前景

動漫產業,是指以「創意」為核心,以動畫、漫畫為表現形式,包含動漫圖書、報刊、電影、電視、音像製品、舞台劇和基於現代信息傳播技術手段的動漫新品種等動漫直接產品的開發、生產、出版、播出、演出和銷售,以及與動漫形象有關的服裝、玩具、電子游戲等衍生產品的生產和經營的產業。
國內有13億人口,當中至少有5億是動漫市場消費者,市場空間為1,000億元/年。目前國內有2000家省市電視台,其中動畫專業頻道有4個、少兒頻道有25個、少兒欄目有289個、動畫欄目200個,年需求達到26萬分鍾,國產量僅有2萬分鍾。至於兒童音像圖書市場空間為100億元/年,兒童服裝900億元/年,玩具200億元/年,文具600億元/年,兒童食品350億元/年。
截止2006年底,全國動漫企業達5473家,447所大學設立了動畫專業,在校學生46.6萬人。但目前國內動漫情況是原創不足,題材單一,品牌意識差。中國動漫低齡化趨勢明顯,缺乏競爭力。缺少專業人才,無強大團隊,形不成規模優勢。並且過於依賴政府的支持和幫助,而缺少自身的「造血」功能。
雖然國內的動漫行業存在很多很多的問題,但國內動漫業前景是一片光明。國內動漫產業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得到迅猛發展,並出台了相應的扶持政策,目前全國在建的動漫基地已經有20多個,播出平台不斷地放大,為國產動漫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2006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財政部等部門《關於推動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推動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許多企業據此調整了發展戰略和計劃,初步擺脫模仿痕跡、具有民族風格和時代特點的新漫畫期刊、圖書和漫畫家快速成長,《漫畫世界》、《漫友》等雜志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漫畫版《水滸傳》與《西遊記》陸續在國外出版,一批新老漫畫作品走出國門贏得市場。動漫教育和人才培養、動漫產業基地建設、動漫國際交流等都駛入快車道。但是,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與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和不斷發展的市場需求之間還有很大差距,在原創能力、人才、技術、投資、知識產權保護、管理體制等方面,還沒有出現根本改觀。用5至10年時間躋身世界動漫大國和強國行列的目標依然任重道遠。
動漫產品本身有巨大的市場空間,而動漫產品的衍生產品市場空間更大。中國目前每年兒童食品每年的銷售額為人民幣350億元左右,玩具每年的銷售額為人民幣200億元左右,兒童服裝每年的銷售額達900億元以上,兒童音像製品和各類兒童出版物每年的銷售額達人民幣100億元……在某種程度上,這些行業今後的發展與行銷都有賴於動漫這一新興產業的帶動作用,以此類推,。

上面的摘自2007-2008年中國動漫產業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

我覺得說得的確是前途一片光明的,但是個人感覺「中國動漫產業將擁有超千億元產值的巨大發展空間」主要也是兒童化的動漫以及衍生商品吧。看看奧運福娃的動畫片,也是幼稚,最多到小學生的欣賞水準吧?中國對動畫片的看法是否太狹隘?為什麼一定要把動畫片和兒童片劃等號!電視台也是,如果不是國家的強制規定,幾乎沒有願意播放動畫片的…………

㈦ 當前中國動漫產業發展面臨的瓶頸有哪些

你好!
原創人才少,作品缺少中國元素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㈧ 中國動漫產業為什麼發展不起來呢

沒有完整的產業鏈賺不到錢,沒人投資,好作品少,好作品少看的人就少,賺錢也少。無限惡性循環

㈨ 中國動漫行業發展前景怎麼樣

這個國家會好嗎?世界經濟會好嗎?動漫行業會好嗎?這都是沒有統一答案的問題,樂觀派與悲觀派皆有之。就拿前幾天關於國漫是否因為資本湧入導致質量嚴重下降的辯論來說吧,有人認為長此以往,漫畫會淪為資本游戲的攻擊,優秀作者和讀者會用腳投票遠離國漫。比這更悲觀的言論我也聽到過,「新的娛樂方式層出不窮(比如VR),漫畫作為一個缺陷非常明顯(僅有圖片和文字,且更新太慢)的娛樂方式,肯定會被逐漸邊緣化。」

而樂觀者舉出美國、日本的例子,有資本進入是好事,「一個行業繁榮了,才會有更多精英進來,精英多了,行業產品自然就質量提升。而質量的提升,是因為道德感么?並不是,只是精英從業者為了提升和區別自己的產品,要做出高端產品,來滿足高端用戶的需求而已。」(雙引號內的文字引用自知乎李曉楠)

雙方都有很多論據,就不一一列出了,雙方也都有我很尊敬的漫畫家。然而,我想說的是,無論你贊同那一派,都不應該影響你對自己未來的抉擇——到底要不要從事動漫?

這個問題,我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我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台灣漫畫公司做編劇,公司做的是小學生漫畫,那是2010年,整個漫畫行業除了突飛猛進的《知音漫客》以外,幾乎是萬馬齊喑。噢,還有個剛成立的很小的網漫平台叫有妖氣,有個同事在上面畫畫,都不好意思告訴大家她漫畫的名字。

我覺得漫畫行業沒什麼前景,想轉行,於是第二年跳槽去了一家號稱中國最大的動畫公司。進去後才發現,所謂中國最大,只是動畫片數量最多、時間最長,該公司的動畫時長差不多佔據了國內的三分之一,然而你們應該一部也沒有看過。其他的公司大多也差不多,是一個完全依賴政府補貼混日子的行業。

好在我還算比較努力,兩年後再次跳槽,去淘米寫一個叫做《賽爾號》的動畫,當時《賽爾號》電影總票房位於國產動畫的第三名,僅次於《喜羊羊》和《熊出沒》。淘米很好,與我合作的導演人也很好,但我還是覺得上升空間很小,就算做到第一名又有什麼用呢,我又不想去做喜羊羊那種低幼動畫。

而且動畫還有這樣一個特點,因為投資較大,通常是由製作公司、玩具公司、游戲公司等聯動,再依靠老闆的「遠見卓識」來做決策,小小編劇能做的事有限,對全局沒有什麼發言權,大體也只能努力在每一集里玩點花樣。

這樣的局面,對於自詡為創意爆棚的我來說,自然感到束縛,於是我又懷念起漫畫的自由自在,說到底只需要找一個漫畫家合作就可以了。

我又轉回到漫畫行業,那是2015年,然而我剛轉行沒多久,動畫行業突然迎來爆發,先是《大聖歸來》,再是《大魚海棠》,還有《不良人》《凹凸世界》《少年錦衣衛》……我有時候在想,如果一直在動畫行業堅持下去的話,大概現在也能參與像凹凸世界這樣有趣的動畫了。

回到漫畫領域,15年到16年,騰訊等平台大舉投入進來,微博條漫也迎來爆發,然而我入行太晚,彼時仍是新人一個,錯過了這些機會。所以現在還只是個小工作室,有希望,但畢竟沒有做到自己夢想的樣子。

而我最開始工作的那家台灣公司,就一直堅持做小學生漫畫,現在已經成了行業里的小巨頭,大家去當當、京東搜下他家主打作品《大中華尋寶記》的銷量就知道了。

現在這個時代,做任何事都不容易,需要經驗、行業內的朋友、非常專業的知識,需要長期的耕耘,這樣當機會來臨時,你才能夠抓得住。

所以,你問動漫行業前景好不好,這是個沒有什麼意義的問題,因為我們都不是預言家,而重要的是你好不好。

這兩年經濟形勢好像不太好,於是很多人指責馬雲說他搞的電子商務虛擬經濟,嚴重傷害了實體經濟。馬雲是這么回答的——

不是實體經濟不好,是你的實體經濟不好。

㈩ 為什麼中國的動漫產業發展不理想呢

根據《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前瞻》分析,2014年,盡管我國動漫產業產值連年增長,北京發展勢頭較好,但長沙、杭州、無錫、深圳等地呈現高台跳水式下降趨勢,加劇了動漫行業的重新洗牌。

中國動漫的發展起步較早,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製作動畫,前後大致經歷了3個階段:1922年-1975年的萌芽和初步發展階段,1976年-1999年的快速發展階段,以及進入2000年以後的原創發展期。1926年萬氏兄弟拍攝的第一部無聲動畫片《大鬧畫室》和1941年的亞洲第一部動漫長篇《鐵扇公主》對我國早期的動漫電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隨後由於文革十年的停滯以及改革開放後受到國外動畫作品的沖擊,中國原創動畫走向衰落。

從國內動漫內容消費市場構成上來看,中國本土動漫產品佔比仍然較低。中國的動漫內容消費市場仍然被日本和歐美的動漫所佔據,中國本土原創動漫在我國動漫內容消費市場的佔比僅為11%,而日本則占據了約60%的份額。提高中國本土動漫產業實力,提升中國原創動漫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是中國動漫發展的重點。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的動漫產業在經歷了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後,未來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潛力。

閱讀全文

與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前景缺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