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上證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上證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12月28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金融信息服務,金融專業領域內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商務咨詢,投資咨詢(以上咨詢除經紀),資產管理,計算機軟硬體及計算機網路系統的設計、開發,物業管理,家用電器、機電設備(除特種設備)、辦公自動化系統設備的維修,辦公設備、文體用品、日用百貨、工藝品的銷售,家政服務(不得從事職業中介、醫療、餐飲、住宿等前置性行政許可事項),企業形象策劃,會展服務,國內貿易(除專項審批),票務代理,廣告的設計、製作,實業投資等。
法定代表人:王勇
成立時間:2012-12-28
注冊資本:2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1500206055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上海市張江高科技園區卡園二路108號8幢210室
『貳』 上證金融地產行業指數是怎麼來的
就是你理解的那樣了
金融指數就是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金融類公司的股票編制的指數
地產指數就是房地產公司的股票編制的
『叄』 上證綜指的基期是比較於哪一年
「上海證券綜合指數」它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綜合.上證綜指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市場的總體走勢。
恆生指數、國企指數以及紅籌股指數是香港股票市場中三個不同的指數。
恆生指數,由香港恆生銀行全資附屬的恆生指數服務有限公司編制,是以香港股票市場中的33家上市股票為成份股樣本,以其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平均股價指數,是反映香港股市價格趨勢最有影響的一種股價指數。該指數於1969年 l1月24日首次公開發布,基期為1964年7月31日,基期指數定為1000。恆生指數的成份股具有廣泛的市場代表性,其總市值佔香港聯合交易所市場資本額總和的70%左右。為了進一步反映市場上各類股票的價格走勢,恆生指數於1985年開始公布四個分類指數,把33種成份股分別納人工商業、金融、地產和公共事業四個分類指數中。
恆生指數成份股的選取原則如下:
(l)按股票市值大小選擇,必須居於占聯交所所有上市普通股份總市值90%的排榜股票之列(市值指過去12個月的平均值)。
(2)按成交額大小選擇,必須居於占聯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成交額 90%的排榜股票之列(成交額指過去24個月的成交總額)。
(3)必須在聯交所上市滿24個月以上。
根據以上標准初選出合格股票後,再按以下准則最終選定樣本股:
(l)公司市值及成交額之排名。
(2)四個分類指數在恆生指數內各占的比重需大體反映市場情況。
(3)公司在香港有龐大業務。
(4)公司的財政狀況。
恆生指數計算公式是:
現時指數=(現時成份股的總市值)/(上市收市時成份股的總市值)×(上日收市指數)
國企指數,又稱 H股指數,全稱是恆生中國企業指數,也是由香港恆生指數服務有限公司編制和發布的。該指數以所有在聯交所上市的中國 H股公司股票為成份股計算得出加權平均股價指數。設立恆生中國企業指數的目的,是要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反映在香港上市的中國 H股企業的股價表現的指標。該指數的計算公式與恆生指數相同。
國企指數於1994年8月8日首次公布,以上市 H股公司數目達到10家的日期,即1994年7月8日為基數日,當日收市指數定為1000點。指數追溯計算至1993年7月15日,亦即首家中國企業在聯交所上市的日期。
紅籌股指數,指香港恆生指數服務有限公司編制和發布的恆生紅籌股指數。該指數於1997年6月16日正式推出,樣本股包括32隻符合其選取條件的紅籌股,而非所有紅籌股。指數以1993年1月4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0點。紅籌股指數成份股選取標準是:
(1)內地國有機構、省市單位直接或間接持有該紅籌股不少於三成半權益。
(2)在聯交所上市滿12個月。
(3)被內地國有機構、省市單位或有關機構收購滿12個月。
(4)在過去一年內,除非公司停牌交易,否則不可超過20個交易日無成交。
(5)不是國企 H股。
『肆』 股票交易市場的上交所
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11月26日,同年12月19日開業,歸屬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秉承「法制、監管、自律、規范」的八字方針,上海證券交易所致力於創造透明、開放、安全、高效的市場環境,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其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上證所下設辦公室(理事會辦公室)、人事部(黨委組織部)、黨委辦公室(黨委宣傳部)、紀檢監察辦公室、交易管理部、發行上市部、上市公司監管一部、上市公司監管二部、會員部、債券業務部、國際發展部、基金與衍生品部、市場監察部、法律部、投資者教育部、系統運行部、技術開發部、技術規劃與服務部、信息中心、北京中心、財務部、風控與內審部、基建工作小組等二十三個部門,以及五個下屬機構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展研究中心、上海證券通信有限責任公司、上證所信息網路有限公司、上海上證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保衛部)、上交所駐香港辦事處,通過它們的合理分工和協調運作,有效地擔當起證券市場組織者的角色。上證所市場交易採用電子競價交易方式,所有上市交易證券的買賣均須通過電腦主機進行公開申報競價,由主機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自動撮合成交。上交所新一代交易系統峰值訂單處理能力達到80000筆/秒,系統日雙邊成交容量不低於1.2億筆,相當於單市場1.2萬億元的日成交規模,並且具備平行擴展能力。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上海證券市場已成為中國內地首屈一指的市場。截至2012年底,上交所共有上市公司954家,2012年新上市26家。上市股票數998隻。股票市價總值158698.44億元;流通市值134294.45億元。上市公司總股本24617.62億股,流通股本19521.34億股,流通股本占總股本的79.30%。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伍』 排名前十的證券公司有哪些
1、中信證券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證券」或「公司」),於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2002年12月13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中信證券向社會公開發行4億股普通A股股票,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簡稱「中信證券」,股票代碼600030。 2011年10月6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碼為6030。
2、海通證券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通證券」)成立於1988年,是國內最早成立的證券公司中唯一未被更名、注資的大型證券公司。公司前身是上海海通證券公司,於1994年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並發展成全國性的證券公司。
3、廣發證券
廣發證券成立於1991年,是國內首批綜合類證券公司。公司先後於2010年和2015年分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及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00776.SZ,1776.HK)。公司營業網點已實現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全覆蓋,截至2015年6月30日,公司有證券營業部256個。
4、國泰君安
國泰君安,國內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商和全能型投資銀行,目前注冊資本為61億元人民幣。始終以客戶為中心、紮根於國內資本市場,是國內規模最大、經營范圍最廣、機構分布最廣、服務客戶最多的證券公司之一。
5、華泰證券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一家中國領先的綜合性證券集團,具有龐大的客戶基礎、領先的互聯網平台和敏捷協同的全業務鏈體系。公司於1991年5月成立。2010年2月26日,公司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代碼601688。
6、銀河證券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股票代碼:06881.HK)是中國證券行業領先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提供商,提供經紀、銷售和交易、投資銀行等綜合證券服務。
7、申萬宏源
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簡稱「申萬宏源」),是由新中國第一家股份制證券公司——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與國內資本市場第一家上市證券公司——宏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於2015年1月16日合並組建而成。
8、招商證券
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證券)是百年招商局旗下金融企業,經過二十年創業發展,已成為擁有證券市場業務全牌照的一流券商。2009年11月,招商證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代碼600999),截止目前,招商證券成為中證100、上證180、滬深300、新華富時中國A50等多個指數的成分股。
9、國信證券
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性大型綜合類證券公司,AA級證券公司,注冊資本70億元,在全國38個城市擁有54家營業網點,法定代表人為何如,現有員工9443人,其中公司本部員工1167人,本科以上學歷人員佔90%以上
10、東方證券
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一家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的綜合類證券公司,其前身是於1998年3月9日開業的東方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部設在上海,現有注冊資本52. 82億元,公司於2015年3月23日成功登陸上交所。
『陸』 中國證券網的上海證券報簡介
《上海證來券報》1991年7月1日伴隨著新中國證自券市場的建立而創刊,是我國第一張提供權威金融證券專業資訊的全國性財經日報。《上海證券報》是新華社重點報刊,中國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指定披露信託信息報紙,也是我國財經媒體中最具影響力的權威媒體,發行量、閱讀率、轉載率均穩居全國主要財經證券類報紙前列。
《上海證券報》秉承為投資者服務、對投資者負責的宗旨,及時、准確傳遞各類金融、證券及各類財經綜合資訊,大力開展投資者教育和服務工作,深獲投資專業人士和廣大中小投資者的信賴和支持。近年來報社大力推行報網融合、積極拓展新媒體事業,旗下的中國證券網、上證系列音視頻節目、上證財訊通、上證手機報等新媒體品牌嶄露頭角。
《上海證券報》致力於成為立足全球資本市場,傳遞權威財經信息、代表廣大投資者利益的中國領先的跨媒體財經資訊提供商。
『柒』 上海證券綜合指數的上證系列指數
上證指數列表(截止日期:2015-04-17) 指數名稱指數代碼基準日期基準點數成份股數量成份股總股本數(億股)重點指數上證指數0000011990-12-19100107327893.01上證1800000102002-06-283299.0618019854.51上證3800000092003-12-3110003804616.09上證500000162003-12-3110005013369.9上證1000001322003-12-311000100936.4上證1500001332003-12-311000150790.45國債指數0000122002-12-3110013764323.9基金指數0000112000-05-08100072676.59企債指數0000132002-12-311002011-B股指數0000031992-02-2110053151.03成份指數上證1800000102002-06-283299.0618019854.51上證500000162003-12-3110005013369.9上證3800000092003-12-3110003804616.09超大盤0000432003-12-311000203346.6上證中盤0000442003-12-3110001306484.61上證小盤0000452003-12-3110003204719.52上證中小0000462003-12-31100045011204.12上證全指0000472003-12-31100050024574.03滬企債300000612008-12-31100301022.1上證1000001322003-12-311000100936.4上證1500001332003-12-311000150790.45市值百強0001552003-12-31100010015500.54綜合指數上證指數0000011990-12-19100107327893.01新綜指0000172005-12-301000101827713.67A股指數0000021990-12-19100102027741.98B股指數0000031992-02-2110053151.03工業指數0000041993-04-301358.7870311045.2商業指數0000051993-04-301358.7867430.67地產指數0000061993-04-301358.7824633.58公用指數0000071993-04-301358.781033042.23綜合指數0000081993-04-301358.7817612741.32中型綜指0000202007-12-2810003311638.28上證流通0000902009-12-311000101827713.67行業指數上證能源0000322003-12-311000293488.52上證材料0000332003-12-311000501437.9上證工業0000342003-12-311000503232.2上證可選0000352003-12-31100050897.82上證消費0000362003-12-31100030411.43上證醫葯0000372003-12-31100030249.58上證金融0000382003-12-3110003011063.82上證信息0000392003-12-31100030300.9上證電信0000402003-12-31100013306.43上證公用0000412003-12-311000301280.18380能源0001042003-12-31100015357.83380材料0001052003-12-31100057730.75380工業0001062003-12-3110001151692.14380可選0001072003-12-31100065591.7380消費0001082003-12-31100024180.35380醫葯0001092003-12-31100031177.51380金融0001102003-12-31100017187.46380信息0001112003-12-31100027161.91380電信0001122003-12-311000531.73380公用0001132003-12-31100024504.71180能源H500012003-12-311000--180材料H500022003-12-311000--180工業H500032003-12-311000--180可選H500042003-12-311000--180消費H500052003-12-311000--180醫葯H500062003-12-311000--180金地H500072003-12-311000--180信息H500082003-12-311000--180電信H500092003-12-311000--180公用H500102003-12-311000--策略指數380等權0001152003-12-3110003804616.09180等權0000512002-06-283299.0618019854.51180分層0000932002-06-283299.0618019854.51能源等權0000702003-12-311000293488.52材料等權0000712003-12-311000501437.9工業等權0000722003-12-311000503232.2可選等權0000732003-12-31100050897.82消費等權0000742003-12-31100030411.43醫葯等權0000752003-12-31100030249.58金融等權0000762003-12-3110003011063.82信息等權0000772003-12-31100030300.9電信等權0000782003-12-31100013306.43公用等權0000792003-12-311000301280.1850等權0000502003-12-3110005013369.9上證F2000000982004-12-31100020021437.85上證F3000000992004-12-3110003002726.26上證F5000001002004-12-31100050024164.12180波動0001292002-06-283299.0610017560.6380波動0001302003-12-3110001001951.6150基本0000522003-12-3110005013369.9180基本0000532002-06-283299.0618019854.51380基本0001282003-12-3110003804616.09180高貝0001352002-06-283299.06603133180低貝0001362002-06-283299.066014060.43380高貝0001372003-12-311000100765.21380低貝0001382003-12-3110001002177.98上紅低波H500402005-12-301000--上紅價值H500422005-12-301000--180兩倍H500452009-06-307000--180反向H500462009-06-307000--180反兩H500472009-06-307000--50波控1H500482003-12-311000--50波控2H500492003-12-311000--180波控1H500502002-12-312549.6--180波控2H500512002-12-312549.6--上證RPH500412005-12-311000--50美元對沖H500612010-12-31--180美元對沖H500622010-12-31--380美元對沖H500632010-12-31--180動量H500572004-12-311000--380動量H500582004-12-311000--滬港AH溢價H500662005-01-01--上紅波控2H500652005-12-301000--上紅波控1H500642005-12-301000--滬財中小0000912004-12-3110002001755.82風格指數180成長0000282002-06-281000606314.74180價值0000292002-06-2810006016423.59180R成長0000302002-06-2810001449007.17180R價值0000312002-06-28100014419116.01全指成長0000572003-12-31100015010029.54全指價值0000582003-12-31100015019121.59全R成長0000592003-12-31100040014266.22全R價值0000602003-12-31100040023358.27380成長0001172003-12-3110001201065.87380價值0001182003-12-3110001202289.76380R成長0001192003-12-3110003032880.15380R價值0001202003-12-3110003034104.05主題指數紅利指數0000152004-12-3110005014541.38180金融0000182002-06-2810003110976.24治理指數0000192007-06-29100030716308.27180治理0000212007-06-29100010013095.76180基建0000252002-06-281000242648.13180資源0000262002-06-281000213475.48180交通運輸0000272002-06-2810007723.09上證央企0000422008-12-3110005014957.96責任指數0000482009-06-3010001003967.94上證民企0000492009-06-301000501242.48上證海外0000542006-12-2910003814119.07上證地企0000552009-06-301000502513.75上證國企0000562009-06-30100010017471.71上證滬企0000622005-12-311000502410.07上證周期0000632003-12-3110005015139.05非周期0000642003-12-3110001003964.34上證龍頭0000652003-12-3110007011999.9上證商品0000662003-12-311000504110.5上證新興0000672003-12-311000501401.1上證資源0000682003-12-311000504077.54消費800000692003-12-311000801330.52資源500000922003-12-31100050.31上證上游0000942003-12-311000564111.44上證中游0000952003-12-3110001894405.74上證下游0000962003-12-3110001723294.17高端裝備0000972004-12-311000601217.39滬投資品0001022003-12-311000501987.94滬消費品0001032003-12-31100050506.19持續產業0001142011-06-30100040813.78醫葯主題0001212004-12-31100050383.61農業主題0001222011-06-30100040379.41消費500001262004-12-311000501013.3上證高新0001312011-06-30100050566.2上證銀行0001342007-12-3110001410030.59優勢資源0001452003-12-311000482942.96優勢製造0001462003-12-31100046656.73優勢消費0001472003-12-31100050503.59消費領先0001482004-12-3110001009818.13180紅利0001492004-12-3110003014147.91380紅利0001502004-12-31100030577.52上國紅利0001512009-06-3010003013301.23上央紅利0001522008-12-3110003013651.55上民紅利0001532009-06-30100030689.13上證環保0001582011-12-30100040751.85滬環渤海H500112003-12-311000--滬長三角H500122003-12-311000--滬珠三角H500132003-12-311000--滬中部H500142003-12-311000--滬西部H500152003-12-311000--滬東北H500162003-12-311000--滬信息業H500172005-12-301000--180動態0001232002-06-283299.06902920.36180穩定0001252002-06-283299.069016934.15380動態0001412003-12-3110001901984.82380穩定0001422003-12-3110001902631.27上證文化H500182012-06-291000--上紅回報H500192005-12-301000--上紅潛力H500202005-12-301000--滬能源紅H500212005-12-301000--滬材料紅H500222005-12-301000--滬工業紅H500232005-12-301000--滬可選紅H500242005-12-301000--滬消費紅H500252005-12-301000--滬醫葯紅H500262005-12-301000--滬金融紅H500272005-12-301000--滬信息紅H500282005-12-301000--滬電信紅H500292005-12-301000--滬公用紅H500302005-12-301000--滬綠色城H500312012-06-291000--滬城交通H500322012-06-291000--滬城消費H500332012-06-291000--滬城基建H500342012-06-291000--滬智交通H500352012-06-291000--上證城鎮H500372012-06-291000--滬智慧城H500382012-06-291000--上證TMTH500392011-06-301000--上證養老產業H500432005-12-301000--上證軍工H500362004-12-311000--上證健康產業H500442005-12-301000--上證移動H500532012-06-291000--上證休閑H500542013-12-311000--滬大農業H500552013-12-311000--滬智家居H500562012-06-291000--上國改革H500522014-03-311000--滬股通0001592003-12-31100057124975.37港股通H500692014-11-143000--上證汽車9500702004-12-3110000-上證基建9500712004-12-3110000-基金指數基金指數0000112000-05-08100072676.59債券指數國債指數0000122002-12-3110013764323.9企債指數0000132002-12-311002011-滬公司債0000222007-12-311002805313.57滬分離債0000232007-12-31100168上證轉債0001392002-12-3110011497.55年國債0001402007-12-311000-信用1000001162007-12-311001002216.310年期國債H110772008-12-31100--5年信用0001012007-12-3110082611782.06HGSZ AAAH110802008-12-31100--HGSZ AA+H110812009-12-31100--HGSZ AAH110822009-12-31100--HGSZ 1-3H110832009-12-31100--HGSZ 3-5H110842008-12-31100--HGSZ 5-7H110852009-12-31100--HGSZ 7-10H110862008-12-31100--滬跨市場中期中高債H110952008-12-31100--滬城投債H110982008-12-31100--滬質城投H110182008-12-31100--股息點指數 180股息點H50059--50股息點H50060--
『捌』 什麼叫上證指數裡麵包括哪些
上證系列指數的總體介紹
作為國內外普遍採用的衡量中國證券市場表現的權威統計指標,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並發布的上證指數系列是一個包括上證180指數、上證50指數、上證綜合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分類指數、債券指數、基金指數等的指數系列,其中最早編制的為上證綜合指數。為推動長遠的證券市場基礎建設和規范化進程,2002年6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原上證30指數進行了調整並更名為上證成份指數(簡稱上證180指數)。上證成份指數的編制方案,是結合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現狀,借鑒國際經驗,在原上證30指數編制方案的基礎上作進一步完善後形成的,目的在於通過科學客觀的方法挑選出最具代表性的樣本股票,建立一個反映上海證券市場的概貌和運行狀況、能夠作為投資評價尺度及金融衍生產品基礎的基準指數。上證50指數是根據科學客觀的方法,挑選上海證券市場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隻股票組成樣本股,以便綜合反映上海證券市場最具市場影響力的一批龍頭企業的整體狀況。上證紅利指數挑選在上證所上市的現金股息率高、分紅比較穩定、具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50隻股票作為樣本,以反映上海證券市場高紅利股票的整體狀況和走勢。
上證指數系列從總體上和各個不同側面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品種價格的變動情況,可以反映不同行業的景氣狀況及其價格整體變動狀況,從而給投資者提供不同的投資組合分析參照系,隨著證券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漸重要,上證指數也將逐步成為觀察中國經濟運行的"晴雨表"。
為保證指數編制的科學性和指數運做的規范性,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了國內首個指數專家委員會,就指數編制方法、樣本股選擇等提供咨詢意見。
[編輯本段]上證系列指數
上證指數列表
指數名稱 基準日期 基準點數 成份股數量 相關全收益指數
成分指數
上證180 2002-06-28 3299.06 180 上證180全收益
上證50 2003-12-31 1000 50 上證50全收益
上證中盤 2003-12-31 1000 130 上證中盤全收益
上證小盤 2003-12-31 1000 320 上證小盤全收益
上證中小 2003-12-31 1000 450 上證中小全收益
上證全指 2003-12-31 1000 500 上證全指全收益
綜合指數
上證指數 1990-12-19 100 上交所全部上市股票
新綜指 2005-12-30 1000 上交所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全部股票(G股)
A股指數 1990-12-19 100 上交所全部上市A股
B股指數 1992-02-21 100 上交所全部上市B股
工業指數 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工業類股票
商業指數 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商業類股票
地產指數 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地產業類股票
公用指數 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公用事業類股票
綜合指數 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綜合業類股票
行業指數
上證能源 2003-12-31 1000 上證能源全收益
上證材料 2003-12-31 1000 上證材料全收益
上證工業 2003-12-31 1000 上證工業全收益
上證可選 2003-12-31 1000 上證可選全收益
上證消費 2003-12-31 1000 上證消費全收益
上證醫葯 2003-12-31 1000 上證醫葯全收益
上證金融 2003-12-31 1000 上證金融全收益
上證信息 2003-12-31 1000 上證信息全收益
上證電信 2003-12-31 1000 上證電信全收益
上證公用 2003-12-31 1000 上證公用全收益
風格指數
180成長 2002-06-28 1000 60 180成長全收益
180價值 2002-06-28 1000 60 180價值全收益
180R成長 2002-06-28 1000 60 180R成長全收益
180R價值 2002-06-28 1000 60 180R價值全收益
主題指數
紅利指數 2004-12-31 1000 50 上證紅利全收益
180金融 2002-06-28 1000 180金融全收益
治理指數 2007-06-29 1000 治理指數全收益
180治理 2007-06-29 1000 100 180治理全收益
180基建 2002-06-28 1000 180基建全收益
180資源 2002-06-28 1000 180資源全收益
180運輸 2002-06-28 1000 180交通運輸全收益
上證央企 2008-12-31 1000 50 上證央企全收益
責任指數 2009-06-30 1000 100 責任指數全收益
上證民企 2009-06-30 1000 50 上證民企全收益
基金指數
基金指數 2000-05-08 1000 上交所全部證券投資基金
債券指數
國債指數 2002-12-31 100 上交所上市的所有固定利率國債
企債指數 2002-12-31 100 從國內交易所上市企業債中挑選了滿足一定條件的具有代表性的債券組成樣本
滬公司債 2007-12-31 100 由在滬市交易的公司債券組成
滬分離債 2007-12-31 100 由在滬市交易的分離交易可轉換債券組成
其他指數
超大盤 2003-12-31 1000 20 上證超級大盤全收益
中型綜指 2007-12-28 1000 中型綜指全收益
[編輯本段]上證綜合指數
狹義的上證指數指的是上證綜合指數(SH000001)。上證綜合指數的樣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從總體上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發布。
[編輯本段]上證指數計算與修正方法
一、指數計算
(一) 計算公式
1. 上證指數系列均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公式計算。
2. 上證180指數、上證50指數等以成份股的調整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樣本股的調整市值/基期)×1000
其中,調整市值=∑(股價×調整股本數)。
上證180金融股指數、上證180基建指數等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樣本股的調整市值/基期)×1000
其中,調整市值 = ∑(股價×調整股本數×權重上限因子),權重上限因子介於0和1之間,以使樣本股權重不超過15%(對上證180風格指數系列,樣本股權重上限為10%)。
調整股本數採用分級靠檔的方法對成份股股本進行調整。根據國際慣例和專家委員會意見,上證成份指數的分級靠檔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總股本)為7%,低於10%,則採用流通股本為權數;某股票流通比例為35%,落在區間(30,40]內,對應的加權比例為40%,則將總股本的40%作為權數。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權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3. 上證綜合指數等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成份股的總市值/基期)×基期指數
其中,總市值 = ∑(股價×發行股數)。
成份股中的B股在計算上證B股指數時,價格採用美元計算。
成份股中的B股在計算其他指數時,價格按適用匯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每周最後一個交易日的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折算成人民幣。
4.上證基金指數以基金發行份額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基金的總市值/基期)× 1000
其中,總市值 = ∑(市價×發行份額)。
5. 上證國債指數以樣本國債在證券交易所的發行量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成份國債的總市值 +報告期國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 基期×100
其中,總市值 = ∑(全價×發行量);全價=凈價+應計利息
報告期國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表示將當月樣本國債利息收入再投資於債券指數本身所得收益。
6. 上證企債指數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公式計算。以樣本企業債的發行量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成份企業債的總市值 + 報告期企業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基期]×100
其中,總市值 = ∑(全價×發行量),報告期企業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表示將當月樣本企業債利息收入再投資於債券指數本身所得收益。
7. 上證公司債指數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指數樣本總市值 + 報告期公司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基期]×基值
其中,總市值 = ∑(全價×發行量)
報告期公司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表示將當月付息指數樣本利息收入再投資於債券指數本身所得收益。
8. 上證分離債指數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指數樣本總市值 + 報告期分離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基期]×基值
其中,總市值 = ∑(全價×發行量)
報告期分離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表示將當月付息指數樣本利息收入再投資於債券指數本身所得收益。
(二) 指數的實時計算
上證指數系列均為實時計算。
具體做法是,在每一交易日集合競價結束後,用集合競價產生的股票開盤價(無成交者取昨收盤價)計算開盤指數,以後每大約2秒重新計算一次指數,直至收盤,每大約6秒實時向外發布。其中各成份股的計算價位(X)根據以下原則確定:
1. 若當日沒有成交,則 X = 前日收盤價;
2. 若當日有成交,則 X = 最新成交價。
二、指數修正
(一)修正公式
上證指數系列均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
當成份股名單發生變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結構發生變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現非交易因素的變動時,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數,以保證指數的連續性。修正公式為:
修正前的市值/原除數=修正後的市值/新除數
其中,修正後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 新增(減)市值;
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數(即修正後的除數,又稱新基期),並據此計算以後的指數。
(二)需要修正的幾種情況
1. 新上市。對綜合指數(上證綜指和新上證綜指)和分類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和行業分類指數),凡有成份證券新上市,上市後第十一個交易日計入指數。
2. 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紅派息),指數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3. 除權。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權基準日前修正指數。
修正後市值 = 除權報價×除權後的股本數+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權股票);
4. 匯率變動。每一交易周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該日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修正指數。
5. 停牌。當某一成份股處於停牌期間,取其正常的最後成交價計算指數。
6. 摘牌。凡有成份股摘牌(終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進行指數修正。
7. 股本變動。凡有成份股發生其他股本變動(如增發新股上市引起的流通股本增加等),在成份股的股本變動日前修正指數。
修正後市值 = 收盤價×調整後的股本數+修正前市值(不含變動股票);
8. 停市。A股或B股部分停市時,指數照常計算;A股與B股全部停市時,指數停止計算。
『玖』 什麼是上證綜指什麼是恆生指數
上證綜指即上證綜合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該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準日, 基日指數定為100點,自1991年7月15日開始發布。該指數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和全部B股的股價走勢。其計算方法與深綜合指數大體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對新股的處理。 上證綜指的計算,當有新股上市時,一個月以後方列入計算范圍。 另外還有深圳綜合指數.
恆生指數,由香港恆生銀行全資附屬的恆生指數服務有限公司編制,是以香港股票市場中的33家上市股票為成份股樣本,以其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平均股價指數,是反映香港股市價幅趨勢最有影響的一種股價指數。該指數於1969年11月24日首次公開發布,基期為1964年7月31日.基期指數定為1000。
恆生指數的成份股具有廣泛的市場代表性,其總市值佔香港聯合交易所市場資本額總和的90%左右。為了進一步反映市場中各類股票的價格走勢,恆生指數於1985年開始公布四個分類指數,把33種成份股分別納入工商業、金融、地產和公共事業四個分類指數中。恆生指數成份股的選取原則如下。
(1)按股票市值大小選擇,必須屬於占聯交所所有上市普通股份總市值90%的排榜股票之列(市值指過去12個月的平均值)。
(2)按成交額大小選擇,必須屬於占聯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成交額90%的排榜股票之列(成交額乃指過去24個月的成交總額)。
(3)必須在聯交所上市滿24個月以上。
根據以上標准初選出合格股票後、再按以下准則最終選定樣本股:
(1)公司市值及成交額之排名。
(2)四個分類指數在恆生指數內各占的比重需大體反映市場情況。
(3)公司在香港有龐大業務。
(4)公司的財政狀況。
恆生指數計算公式是:
現時指數 = (現時成份股的總市值)/(上日收市時成份股的總市值)*上日收市指數
國企指數,又稱H股指數,全稱是恆生中國企業指數。也是由香港恆生指數服務有限公司編制和發布的。該指數以所有在聯交所上市的中國H股公司股票為成份股計算得出加權平均股價指數。國企指數下1994年8月8日首次公布,以上市H股公司數目達到10家的日期,即1994年7月8日為基數日.當日收市指數定為1000點。
『拾』 上海證券交易所有多少家金融類上市企業,都是那幾個啊
上證金融類股票代碼一覽:
股票名稱/代碼
浦發銀行/600000
華夏銀行/600015
民生銀行/600016
中信證券/600030
招商銀行/600036
股票名稱/代碼
國金證券/600109
西南證券/600369
愛建集團/600643
匹凸匹/600696
中航資本/600705
安信信託/600816
海通證券/600837
東方證券/600958
招商證券/600999
南京銀行/601009
太平洋/601099
興業銀行/601166
北京銀行/601169
東興證券/601198
國泰君安/601211
農業銀行/601288
中國平安/601318
交通銀行/601328
新華保險/601336
興業證券/601377
工商銀行/601398
東吳證券/601555
中國太保/601601
中國人壽/601628
華泰證券/601688
光大證券/601788
光大銀行/601818
方正證券/601901
建設銀行/601939
中國銀行/601988
中信銀行/60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