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加大力度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
是的,9月24日,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加大力度吸引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构建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机制。
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科技资源优势明显,有以中国最优秀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90多所高校和1000多家科研院所,在校大学生、研究生超过100万人,拥有研发人员约27万人,两院院士在京830人,占全国47.2%。
目前北京集聚了4000多家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全国80%的天使投资人和三分之一的股权投资机构,风险投资累计金额在全球仅次于硅谷。
北京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助力全国科技科创中心建设,必须用好人才与资本两个要素,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场景落地,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制度高地与成果高地。
(1)京津冀金融服务方案扩展阅读
北京自贸试验区的开放创新措施的五大特色:
一、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助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点优化人才供给、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创业生态的营造。如:探索推荐制人才引进模式;探索国际数字产品专利、版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
二、高质量发展优势产业方面,通过北京优势产业的发展与开放,增强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如:在商务服务领域,在首都国际机场周边打造功能完善的组团式会展综合体。在文化领域,探索创新综合保税区内国际高端艺术展品担保监管模式。
三、创新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方面,通过一系列高水平数字经济先行先试改革,为我国深度参与新一轮全球经贸治理开辟新路径、贡献新智慧。《总体方案》提出,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探索符合国情的数字贸易发展规则,加强跨境数据保护规制合作,促进数字证书和电子签名的国际互认;探索建设国际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
四、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路径方面,通过北京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推动形成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总体方案》提出,在城市副中心探索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设立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设立专营机构;深化京津冀自贸试验区产业链协同发展,探索建立总部—生产基地、园区共建、整体搬迁等多元化产业对接合作模式。
五、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方面,《总体方案》提出,允许更多外资银行获得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推动重点行业跨境人民币业务和外汇业务便利化;探索赋予中关村科创企业更多跨境金融选择权,逐步实现区内非金融企业外债项下完全可兑换。
2. 京津冀协同发展给金融业带来哪些新机遇
基本建设协调发展,规划更加合理,商业和房地产会对金融产业有较大的刺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