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公司 > 德国金融机构

德国金融机构

发布时间:2020-11-25 07:29:56

A. 德国经济那么强,金融业却那么差,这是为什么

网友1:首先声明一点,德国金融业不差,其代表就是法兰克福!法兰克福是欧洲仅次于伦敦和苏黎世之后的第三大金融中心

伦敦作为欧洲第一金融中心,有其历史原因,再有就是其得天独厚的经度因素。随着英国退出欧盟,未来伦敦作为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将会受到撼动!苏黎世更多的是依赖于瑞士永久中立国的政治地位,金融管制宽松,造就了其金融业发达,但是瑞士经济显然不能和英、德同日而语!从最近的调查数据来看,伦敦和苏黎世作为欧洲排名前两位的金融中心,其影响力在走下坡路。

在欧盟统一使用欧元之后,欧洲中央银行就设在法兰克福,其前身是设在法兰克福的欧洲货币局。如此得天独厚的"心脏"位置决定了法兰克福在金融中心中的地位。这座位于欧洲心脏的大都市,其优势在于其发达的金融市场,在此次排名中,法兰克福的金融市场排名居第6位。目前共有300多家德国和外国的银行、金融机构驻扎法兰克福。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是世界著名交易所之一,仅次于纽约和东京的交易所。

显然,依托于德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德国在欧盟中的领导地位,法兰克福及德国金融业前景光明,上升势头明显!

网友2:不是德国金融不强大,而是德国制造业更加强大。当今国际,英国还有什么影响?美国的强大,借助美元霸权和美军以及比较强大的制造业。美国的强大表面是金融,也就是美元。但是支撑美元的美军和美国科技才是根本。而英国单纯玩金融,英军不行,科技也越来越弱,制造业早就空心化了。而德国在欧洲其实是老大,靠的就是德国制造业。德军是不行的,二战失败,德军不行了。现在的国际影响力,除了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就到德国了。其实德国已经比法国俄罗斯强大了。德国其实是仅此于美国和中国的存在。这一切靠的就是德国有很多机械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高端光学,大型装备,美国都制造不了。

网友3:

金融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很多都是学的美国。美国可以靠美元金融收割全世界的羊毛,我们可以靠金融收割国内的羊毛,看看国内金融业和制造业的形式就行了,制造业快被吸血吸光了。而美国可以靠剪毛快速在次贷危机中恢复元气。

日本当年被美国打的一败涂地也是通过金融路线。像德国以坚实的制造业底子为基础发展金融才是正道,金融就应该踏踏实实为制造业服务而不是寄生吸血,次贷危机以来德国几乎不受任何影响就是靠的坚实制造业根基。

现在全世界经济形势都不好,就是80年代后全球发展金融业的恶果。

B. 德国银行 与英美银行 结构差异

内容摘要:英国和德国是世界上金融业成熟的国家,但是二者在金融制度上却存在显著差异。英国是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制度,而德国则是银行主导的金融制度。本文从金融市场和银行中介业方面分析了英德金融制度的差异。
关键词:英德 金融制度 对比分析

金融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由一国的金融监管制度、金融组织制度和金融市场三大部分构成。英国和德国是世界上金融业成熟的国家,但二者在金融制度上有显著差异。英国是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制度,而德国则是银行主导的金融制度。本文从金融市场和银行中介业方面分析了英德金融制度的差异。

金融市场的差异

(一)股票市场的差异
英国拥有一家股票交易所—伦敦股票交易所,1973年,所有11家地方证券交易所被全部合并到伦敦股票交易所。在伦敦交易所里有两个市场:主板市场和另类投资市场(AIM)。主板市场专门为经营业绩良好的成熟企业融资,上市条件严格。AIM市场专门为规模较小的成长性企业筹集资金,上市条件较为宽松,没有规模、经营年限和公众持股量等限制。截止2007年2月,共有3211家公司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其中1579个公司在主板市场上市,1632家公司在AIM市场上市,这包括700多家外国公司在英国的主板或AIM市场上市。
德国有8个地区股票交易所,但大多数的交易在法兰克福股票交易所进行。德国的股票市场可以划分为官方市场、受管制的官方市场、新市场和受管制的非官方市场。官方市场是最重要的市场,90%的股票在此交易,上市公司必须满足严格的条件才能在此发行股票。在官方市场上交易的多是德国传统大型股份公司(如奔驰、奥迪、西门子等)和一些国外大型企业的股票。官方市场上市费用高,对信息披露的义务要求非常严格。受管制的官方市场,上市条件相对宽松,无须提供公司创办书,可用一份简单的报告代替。入市成本比官方市场低50%。新市场于1997年开市,主要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新市场一度迅猛发展,由于上市标准过于宽松,对上市企业缺乏监管,投资者对其失去信心。2003年5月被关闭。受管制的非官方市场(Freiverkehr),是一个无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原则上没有法定的信息披露要求,也没有审批问题,证券的上市交易只需司法机构的认可即可。到2004年1月,在德国所有市场上有10710家上市公司,其中法兰克福有5781家。但是在这1万余家公司中,德国本土企业只有973家,而来自国外的公司高达9737家。
从分析可以看出,英国股票交易所只有一个,拥有两个市场,德国有8个交易所、3个市场(新市场实际已经不存在)。英国本土企业占市场主体,德国的外国股票所占比重比英国的外国股票比重更高。共同点是两国股票市场的国际化程度都很高,但英国的外国股票交易量远比德国大。以2002年为例,英国的外国股票交易量是21000亿美元,德国是1010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20倍。
(二)债券市场的差异
英国债券市场按发行人划分,可以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公司债券和非金融公司债券。任何债券的发行都要经过FSA的审核和批准。近年来政府发行债券的数量大幅度上升,自2003年以来,每年发行额都在500亿英镑以上。政府债务的发行与管理在传统上由英格兰银行负责,1998年4月以后,这项职能转移至财政部的债务管理局(DMO),同时短期利率的制定职责也转移到DMO手中。英国政府债券发行最显著的特点是做市商制度,做市商是指DMO批准的具有直接从DMO买卖政府债券并销售的经纪商,它肩负两种职能,既可以自己购入,也可帮助其他公司购买,一般通过竞标的方式购买,目前英国政府债券市场上有17家金边证券做市商和5家内部交易商经纪人。
德国债券市场是世界第三大债券市场,发行部门有非金融公司、政府部门、金融公司和外国筹资者,债券的类型有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德国的公司债券与英国类似,公司债券所占比重较小,如果只考虑国内债券筹资情况,非金融公司筹资比重多数年份低于10%,造成这种原因是德国公司债券的发行额度需要经过政府部门的批准,手续繁复,耗时较多,另一个原因是间接融资容易。对于政府债务的管理,德国采用的是多部门分工合作方式,即由联邦财政部、联邦中央银行、联邦证券管理局、联邦财务代理股份公司共同负责, 联邦财政部制定国债发行政策并对政府收入与支出进行监控,联邦中央银行负责具体发行,联邦证券管理局负责债券债务登记管理以及还本付息工作,联邦财务代理股份公司负责制定具体的发行方案,显然这种管理体制与英国有很大的差异。
英国债券发行的总量远远高于德国的发行额,但德国的外国机构发行的债券所占比重高于英国同类指标。

银行中介业的差异

(一)业务范围的差异
英国的银行部门可以分为两类:全面认可银行和许可存款银行(LDTs)。全面认可银行经营范围广泛,包括存款、信贷和债券买卖。LDTs的服务领域有限,主要集中在吸收公众存款方面,这些是小的金融机构,在公司名称里不能使用“银行”二字。
德国银行业可以分为综合银行和专业银行。综合银行属于“全能银行”,提供全部金融服务,包括吸收存款、贷款以及从事有价证券业务等,它主要由三类银行构成:储蓄银行、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专业银行指从事特殊业务的银行如抵押贷款银行、开发银行、住房储蓄银行等,其业务范围通常受到相关法律限制,但是近年来随着金融监管的放松,其经营的范围有扩大的趋势。
英德银行业的差异表现在于德国实行的全能银行制,而英国实行严格的银行分业经营制。英国在金融“大爆炸”后,这种管制放松了,银行可以持有保险公司和企业的股票,参与金融市场,各种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限变得模糊。
(二)其他差异
除了在银行结构即业务范围的差异外,英德银行部门的差异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在企业外部融资的地位不同。英国的非金融性企业的外部资金虽然主要来自于银行,但其比重不到50%,而股票与债券合计有近40%。相反,从1970—1996年,德国企业的外部长期融资中,银行贷款所占比重平均为82%,股票和债券仅占12%。由于英国的银行地位相对低下而金融市场地位相对重要,西方学者将英国金融体系归属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德国的情况正相反,因此德国的金融体系归属于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
2.盈利水平不同。英国银行业拥有较高的利润率。由于德国的州立银行和抵押银行利率非常低,排除这些银行所得到的数据更具可比性。从利息收入看,二者差不多,但是英国的非利息收入远远高于德国,而在人员成本上德国又高于英国,所以英国的利润与资产的比率高于德国0.4个百分点。英德银行业绩的差异也可以从股票反映出来,2003年,德国所有银行股票的平均收益是0.7%,英国则高达11.1%。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英国银行的非传统银行业务很发达,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德国的银行业垄断程度较英国低,英国可以在一定程度获得垄断利润,英国银行业务的收费普遍高于德国;德国的公共银行部门和合作银行在银行业占的比重很大,这些银行不以银行最大利润为目标,提供服务的费用和利息要求都很低;英国的银行都是盈利为目标的;德国中小企业主要从公共银行部门(储蓄银行)获取服务,降低了德国整个银行业的收入;英国的零售银行和分支机构较德国少,降低了经营成本。3.银行国际化程度不同。英国的银行业国际化程度一直高于德国,英国拥有更多的外国银行分支机构,外国银行的贷款量占英国总贷款量的20%以上,而德国的外资银行所占份额不到10%。
4.银企关系不同。相对英国而言,德国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这种亲疏有别的关系根源于公司治理制度的差异。英国和美国的法律强烈要求公司管理者代表股东利益行事,利润最大化是公司唯一的目标。如果代理人不能满足股东的利润目标,公司将会被敌意接管。德国的治理机制可以用“双层管理,共同决策”来概括。
双层管理指德国的股份公司有监事会和管理委员会共同负责公司的治理,其中监事会负责公司的治理和监督管委会,对于特殊问题,如公司结构调整、改变业务范围、战略性安排、红利分配以及收购其他公司等均需得到监事会的同意,监事会有权任命、监督和解散管委会或某些成员;管委会则是负责公司的具体管理工作。
共同决策是指监事会的成员一半由股东选举的代表构成,另一半则由雇员选举,代表劳方的利益,公司的决策由资方和劳方共同作出。股东利益是管理层追求的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还必须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公司的利益链条中有股东、管理者、银行和雇员四方,而银行居于核心地位。如果公司资金陷入困境,银行采取的手段是追加贷款,而不是让其破产,因此在德国很少发生敌意接管。反过来,由于德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公司缺少其他的筹资渠道,只能依赖开户银行并与其保持长久的关系。
物质产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表现为供给的无限性和需求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有效需求及创新不足。可持续发展是网络经济的基本发展模式。原基生产的M-B和B-C就是可持续发展生产模式,它选择任何具有最低使用价值和最小社会(含企业)成本的物质材料作为生产投入来备制B,同时,它是按最终消费品有效需求量的原基材需求量来备制B,B构造为C,不能实现社会价值的产品量极少。可见,网络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存在必然的联系,其联系也具有重大意义。

C. 为什么德国是金融最发达国家

德国金融业:转稳健保守为咄咄逼人

[摘要]德国金融业的强大得益于德国一直以来没有金融业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的约束,在美国等国家都在相当长时期内实行金融各业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的限制时,德国金融家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构建多元化的金融帝国,经营着全能式的金融百货大厦。经过百余年来的精心构建,德国几乎每一个金融企业都是超市经营模式,这令德国金融业远远优胜于其它国际同行。

在全球金融业购并潮愈掀愈高的热流中,德国金融业一改百余年的保守稳健作风,以超乎寻常的热情姿态加盟其中,并以其历经百余年打下的强大而稳固的金融帝国根基而屡为胜者。在欧洲大陆的版图上,德国金融业一直居于最领先的地位,甚至在全球同行中也独占鳌头,比如,安联保险集团的保费收入在全球同业中名列第一、德意志银行集团为欧洲最大的全能化银行,在国际上位居三甲之中、德国健康保险公司是欧洲最大的健康险公司等等。德意志银行和德累斯登银行及安联的人员都会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德国金融业的强大得益于德国一直以来没有金融业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的约束,在美国等国家都在相当长时期内实行金融各业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的限制时,德国金融家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构建多元化的金融帝国,经营着全能式的金融百货大厦。经过百余年来的精心构建,德国几乎每一个金融企业都是超市经营模式,这令德国金融业远远优胜于其它国际同行。德国金融业的独树一帜与其一直实施的混业经营的宽松的金融政策有着莫大关系。可以说,政策为金融业提供了一个无边的发展环境,金融业得以在其中伸展自如。集团帝国之中金融各业互相支援、互为资源的态势,又快速促成了帝国的扩张。德国金融家是自由的舞者,挥洒之间没有任何的缚手之碍。

德国金融家的自由度还在于其在构建全能化的金融帝国的同时,向其它各业自主渗透。在德国著名的企业股东中,都晃动着金融家的身影。

德国金融家们明白,作风必须因时而易,否则将被剔除出局。据采访了解,现在很多德国金融企业的亚太区或更高层次的负责人都由美国人担任,这些和任职德国金融业的美国人都曾在美国数一数二的金融机构中担任要职。德国金融家们看中的就是这些美国人的精神和美国风格,以便与德国人原本积蓄百年余的作风互补,甚至冲淡德国风格。夯实基础、稳中求快、以速度、财势、智慧致胜、逼对手就范是德国金融业目前的作风。

在中国大陆,虽然感受到政策对外资金融业的“限速”,但德国金融业仍然持十分积极的态度。德意志银行集团一位人士称,虽然外资银行业务清淡,但该行仍然在大陆开设了两家分行和一个代表处,其北京代表处在1981年就成立了,这是最早进入中国大陆的首批外资银行代表处之一。慕尼黑再保险公司也持同样的态度,安联则更“得寸进尺”,很有些“急进”之嫌。在获得一张在中国大陆经营寿险业务的牌照,并与中国大众保险公司在上海共同组建寿险公司后,安联并不满足于此,安联又向中国保监会申请一张独资在中国大陆经营产财的牌照。实际上,安联早在获得进入中国保险业牌照之前,早已涉足中国大型财产险项目的再保险。对于基础和资产管理,安联也已开始行动。德国金融业务实令其 “说得少做得多”。因此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德国金融业不太招人耳目,甚至颇有些“悄无声息”之感。

然而,德国金融业正在做着战略性结构调整和世纪改革,德意志银行和德累斯登银行都表示未来的发展重点将转至投行业务,而不是目前仍占大头的商业银行业务,因为投行才是真正的高利润业务,并将为集团带来综合效益;战略转型兼之德国金融家们风格的大变,世界金融业甚至全球经济将之倾注更多的心思。

http://www.wenlun.com/paperfree/other/28873.htm

D. 世界500强企业哪些是金融机构

2007

13 荷兰国际集团 荷兰 保险 158,274.3
14 花旗集团 美国 银行 146,777.0
15 安盛 法国 保险 139,738.1
18 农业信贷银行 法国 银行 128,481.3
19 安联 德国 保险 125,346.0
20 富通 比利时/荷兰 银行 121,201.8
21 美国银行 美国 银行 117,017.0
22 汇丰控股 英国 银行 115,361.0
23 美国国际集团 美国 保险 113,194.0

25 法国巴黎银行 法国 银行 109,213.6
27 瑞银集团 瑞士 银行 107,834.8
30 忠利保险 意大利 保险 101,810.7
31 摩根大通 美国 银行 99,973.0
33 伯克希尔哈撒韦 美国 保险 98,539.0
35 德意志银行 德国 银行 96,151.5
36 Dexia Group 比利时 银行 95,846.6
47 瑞信 瑞士 银行 89,354.4
48 日立 日本 电子、电气设备 87,615.4
49 兴业银行 法国 银行 84,485.7
50 英杰华 英国 保险 83,487.0
54 苏格兰皇家银行 英国 银行 80,983.0
58 哈利法克斯苏格兰银行 英国 银行 79,238.8

61 摩根士丹利 美国 证券 76,688.0
67 荷兰银行 荷兰 银行 71,217.8

70 美林 美国 证券经纪 70,591.0
72 高盛 美国 证券经纪 69,353.0
75 西班牙国际银行 西班牙 银行 68,050.6
79 保诚 英国 人寿健康保险 66,133.5
83 巴克莱银行 英国 银行 65,609.1
85 苏黎世金融 瑞士 保险 65,000.0
93 州立农业保险 美国 保险 60,528.0
97 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 意大利 银行 59,119.3
100 慕尼黑再保险 德国 保险 58,183.2
107 日本生命 日本 保险 56,624.0
108 法国国家人寿保险 法国 保险 55,583.8
111 劳埃德TSB集团 英国 银行 53,904.0
113 大都会人寿 美国 保险 53,275.0
118 三菱联合金融控股集团 日本 银行 52,101.5
126 富国银行 美国 银行 47,979.0
131 瓦乔维亚银行 (美联银行) 美国 银行 46,810.0
132 雷曼兄弟 美国 证券经纪 46,709.0
133 全球保险集团 荷兰 保险 45,939.1
140 房地美 美国 金融 44,002.0
153 Groupe Caisse d'epargne 法国 银行 41,015.8
157 第一生命 日本 保险 40,145.5
162 法通保险 英国 保险 38,574.4
163 西班牙对外银行 西班牙 银行 38,308.8
165 DZ Bank 德国 银行 37,780.1
170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 银行 36,832.9
173 耆卫公司 英国 保险 36,646.2
175 荷兰合作银行(拉博银行) 荷兰 银行 36,486.5
186 瑞穗金融集团 日本 银行 35,050.4
194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 日本 银行 33,354.2
199 保德信金融 美国 保险 32,488.0
202 住友生命 日本 保险 32,320.0
206 瑞士再保险 瑞士 保险 32,117.6

208 加拿大皇家银行 加拿大 银行 31,642.6

211 丸红 日本 贸易 31,281.7
215 中国银行 中国 银行 30,750.8
216 德国商业银行 德国 银行 30,352.5
219 宏利保险 加拿大 保险 30,136.9
220 明治安田生命 日本 保险 29,979.3
224 Banco Bradesco 巴西 银行 29,301.2
229 三星生命 韩国 保险 28,639.2
230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 银行 28,532.3
233 纽约人寿 美国 保险 28,365.1

236 标准人寿 英国 保险 28,239.9
239 澳洲银行 澳大利亚 银行 27,789.7
243 美国运通 美国 金融 27,145.0
246 比利时联合银行 比利时 银行 26,896.0
247 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 美国 保险 26,756.8
249 加拿大鲍尔集团 加拿大 保险 26,708.5
250 华盛顿互助 美国 银行 26,561.0
251 哈特福德金融服务 美国 保险 26,500.0
262 巴登-符腾堡州银行 德国 银行 25,583.1
271 旅行者保险 美国 保险 25,090.0
274 麻省人寿 美国 保险 24,863.4
277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 银行 24,475.5
278 Countrywide Financial 美国 金融 24,444.6
279 丹斯克银行 丹麦 银行 24,337.5
288 伊塔乌投资银行 巴西 银行 23,761.6
291 巴西银行 巴西 银行 23,531.6
292 利宝相互保险 美国 保险 23,520.0
303 意大利圣保罗银行 意大利 银行 22,793.3

316 甘保险集团 法国 保险 22,442.0
318 Nationwide 美国 保险 22,253.0
333 永明金融 加拿大 保险 21,405.4
334 意大利邮政局 意大利 邮政 21,398.8
337 联合圣保罗银行 意大利 银行 20,790.8
339 西北相互 美国 保险 20,726.2
340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 澳大利亚 银行 20,614.0
343 国泰金融控股 中国台湾 保险 20,436.4
349 韩国国民银行 韩国 银行 20,224.1
357 丰业银行 加拿大 银行 19,736.2
360 多伦多道明银行 加拿大 银行 19,578.1
361 T&D Holdings 日本 保险 19,544.7
373 合众银行 美国 银行 19,109.0
376 澳新银行 澳大利亚 银行 19,039.5
387 巴伐利亚银行 德国 银行 18,617.9
399 三井住友保险 日本 保险 18,100.1
409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 加拿大 银行 17,703.0
416 野村控股 日本 证券经纪 17,519.0
419 KFW Bankengruppe 德国 银行 17,397.3
425 洛斯 美国 保险 17,227.6
428 瑞士人寿 瑞士 保险 17,173.9
430 北欧联合银行 瑞典 银行 17,169.9

442 NPM/CNP 比利时 金融 16,615.4
445 贝尔斯登 美国 证券 16,551.4
460 日本财产保险公司 日本 财产意外保险 16,257.9
461 工商信贷银行 法国 银行 16,254.0
464 西太平洋银行 澳大利亚 银行 16,170.5
476 蒙特利尔银行 加拿大 银行 15,935.9
490 爱尔兰银行集团 爱尔兰 银行 15,296.8
495 印度国家银行 印度 银行 15,119.4

E. 德国有哪些银行

国家银行
-----------------------
德国商业银行
德意志银行
德雷斯顿银行
裕宝银行
德国邮政银行

-----------
地区银行:
http://www.allbank.de/
http://www.akb-bank.de/
http://www.bw-bank.de/index2.html
http://www.bcn-kiel.de/
http://www.bankgesellschaft.de/
http://www.bankhausbauer.de/
http://www.bankhaus-loebbecke.de/
http://www.neelmeyer.de/
http://www.juliusbaer.de/
http://www.bank-kreiss.de/
http://www.bankschilling.de/
http://www.bankverein-werther.de/
http://www.beneficial.de/
http://www.berliner-bank.de/
http://www.bfibank.de/
http://www.bhf-bank.com/
http://www.bhw.de/
http://www.cc-bank.de/
http://www.citibank.de/
http://www.cronbank.de/
http://www.gallinat.de/
http://www.hanseaticbank.de/
http://www.heller-bank.de/
http://www.hoernerbank.de/
http://www.hsbctrinkaus.de/
http://www.merkur-bank.de/
http://www.mkb-bank.de/
http://www.mlp.de/
http://www.national-bank.de/
http://www.nf-bank.de/
http://www.norisbank.de/
http://www.optimus-bank.de/
http://www.sm-bank.de/
http://www.schwaebische-bank.de/
http://www.seb.de/
http://www.westfalenbank.de/
http://www.wkv-bank.de/
http://www.wuestenrot.de/
--------------------
私人银行:
http://www.privatbank.de/
https://www.lampebank.de/
http://www.maffei.de/
http://www.woelbern.de/
http://www.bethmann-bank.de/
http://www.delbrueck.de/
http://www.fuggerbank.de/
http://www.castell-bank.de/
http://www.gs.com/
http://www.guh.de/
http://www.berenbergbank.de/
http://www.merckfinck.de/
http://www.schmidtbank.de/
http://www.weberbank.de/

其它金融机构:
http://www.sparkasse.de/

F. 为什么德国的金融中心是法兰克福而不是柏林

因为罗斯切尔德家族的总部在法兰克福!其实法兰克福比华尔街还有资格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G. 请问谁知道德国IPC金融公司

德国IPC公司是一家有实力的专门为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这个公司有着20年为小企版业提权供金融服务的经验,它在十多个国家运作的微
小贷款项目平均不良率低于3%。世行在全球范围内就微小贷款项目进行招标
,德国IPC公司中标。

H. 英国和德国金融制度的特征(急)

英国金融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1、英国的金融制度主要有以下的金融机构构成:
(1)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是英国的中央银行。
(2)清算银行。清算银行一般是大型的商业银行,共有13家。
(3)商人银行。商人银行一般可分为两类:承兑所和发行所。
(4)贴现所。
(5)其他金融机构。主要有:保险公司;信托投资银行;国民储蓄银行和信托储蓄银行;房屋互助协会。
2、英国金融制度的特点主要有:
(1)英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是最典型的央行制度。英国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被认为是最早出现的中央银行,英国的中央银行模式被大多数的国家所采纳和模仿。
(2)英国的商业银行是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一种典型模式。因为受真实票据理论的影响,英国的商业银行一直坚持主要是发放短期贷款的经营原则。
(3)伦敦是西方最早和非常重要国际金融中心。
(4)在英国现行的金融制度中仍保留有一些传统金融机构的痕迹,例如商人银行、贴现所等。
(5)英国的金融监管比较有特色。英国的金融制度比较健全,金融机构都很注重自己的声誉。与之相反的是,英国的金融监管法律并不健全,英国甚至缺乏一套完整正规的金融监管法律,并且金融监管机构也很少对金融机构进行定期的现场检查,发现了问题他们一般也是通过“道义劝说”的方式来加以纠正。

德国金融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1、德国的现行金融制度包括:
(1)德意志联邦银行。
(2)商业银行。德国的商业银行中,资金实力最强的三家银行是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和德国商业银行。
(3)储蓄机构。
(4)信用合作社
(5)专业银行。主要有抵押银行、消费信贷银行、复兴信贷银行、保险公司等。
2、德国的金融制度的特点是:
(1)中央银行制度比较健全。
(2)德国的商业银行是全能型银行,即其商业银行可以经营综合性的银行业务,即商业银行可以同时经营存贷款、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充分享受到不同金融业务间的多样化效应的好处。
(3)德国的金融制度的一大特点就是三大银行与两大中心在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三大商业银行、储蓄汇划系统和信用合作系统的资金实力相当雄厚,支配着整个德国的金融业。
(4)德国的金融业是一种典型的以间接金融为主的类型。商业银行等间接融资中介机构在德国的资金配置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
(我觉得可以在特点中提出区别之处,你看一下吧,
我能够找到的就是这些了,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I. 德国金融市场

权威解答:德国是典型的银行主导型国家,其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而金融市场很不发达。由2001年的统计数据发现,股票市场总市值只占GDP的24%,而银行资产占到GDP的152%。
德国的商业银行是全能银行的代表。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和德国商业银行是德国最大的三家银行。这三家银行为企业提供短期、长期贷款,证券承销、财务咨询等全方位金融服务;为个人提供储蓄工具、消费信贷、保险产品、证券买卖等一系列产品与服务。三家银行中,德意志银行集团拥有自己的保险公司,另外两家也都与保险公司结成战略联盟。
此外,德国还有一些特殊目的银行,比如说储蓄银行、信用合作银行等。储蓄银行为收入低的人提供储蓄工具和信用服务,其资金被用于提供抵押贷款、资助本地或区域性投资活动。只有市或辖区等地方政府才能创立储蓄银行,并为创立的储蓄银行提供担保。储蓄银行体系在德国也是很大的,中央储蓄银行处于最上层,中间是中央储蓄银行所属的12家地区性银行,最下层是12家地区性银行所属的700家当地储蓄银行。信用合作银行是由存款者所有的互助组织,其成立初衷是为急需资金的工商企业提供帮助。信用合作银行体系也由三个层次构成:1家中央银行、3家地区性银行和若干家当地银行。
在世界各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德国的公司治理是比较有特色的,它们大多数不是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公司董事会中有工会的代表,也就是说广大职工可以在公司的重大决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金融类企业中也得到很好的体现。比如说,占银行资产总额36%的储蓄银行就是为民众服务,而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信用合作银行也如此。虽然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政策型金融机构,但其公司组织形式与德国是完全不同的。
德国的全能银行制度得益于对银行较少的监管。银行不必建立附属公司,甚至不必设置防火墙就可以直接承销证券。银行可以不受限制的代理保险业务,但要想经营保险业务就必须通过自己的附属公司,并受到保险监督局的监管。只要投资于房地产和股票的帐面价值不超过银行的负债,监管机构对其没有限制,但银行附属公司的不动产投资不受该限制的影响。另外,银行可以对非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非金融机构也可以持有银行股份。可见,德国金融业的经营是相当自由的。
德国工人的养老金由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国家养老金与工作年限内的平均收入挂钩,二者的替代率较高。个人养老金体系在德国是广泛存在的,个人养老金计划有一个统一的缴费率,并常常是确定收益型的。在公司层次上课税是德国养老基金的特色。由于养老金帐面上的储备可以享受特殊优惠,并且企业可以在免税的情况下自由运用这部分积累起来的资金,因而企业几乎将所有的资金都表现为养老金帐户下储备。为保证职工养老金的发放,养老金储备的投资所得得到养老金担保协会的担保。德国养老金在家庭总资产中的比例是比较小的。

阅读全文

与德国金融机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