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过现代金融机构体系的框架是什么
你说的框架应该是指支柱。
中国所谓“金融四大支柱”,即:银行、证券、保险、信托。
1、银行即商业银行,是间接融资渠道。
由于银行业前期的“半官半商”色彩和长期经营优势,获得了其他三类金融机构难以匹敌的品牌、资产和渠道优势。目前银行业开放速度加快,国有银行改制行路大半,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始分别寻找自己的细分定位。与此同时,有实力的银行发起了保险业投资的新攻势,其公司金融部们也开始向投行功能过度,而带有信托性质的理财业务也逐步开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大型银行将成为兼具所有金融业务职能的“全能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占据无可匹敌的优势地位。
2、证券业实际上是从商业银行的证券部门分离出来的,也就是欧美所谓“投资银行”。
由于市场规则混乱,资本市场低迷,对外开放迟缓。目前的证券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低迷时刻。此时监管层有意放宽证券业开放,国际投行纷纷“逢低吸入”,可以想见,外资将在中国证券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过,随着高层推动直接融资发展,如果股市复苏,流失到海外的融资大单返回A股上市,证券业或有一线生机。
3、保险业是个相对封闭的系统。
中国保险业正经历过一波投资高潮,目前正处在盘整期。整体来看,虽然中国人口众多,社保体系不完整,正是寿险业的天堂。但中国贫富差距严重,真正消费保险的群体远未崛起。而在此前的“寿险业大爆炸”中,代理人的诚信广受质疑。所以保险业必然经历一个长期的惨淡经营的过程。
4、信托业是中国“特产”。
在国际上,信托仅是一种金融协议模式,并不构成一个行业,中国的“信托公司”在国外大致相当于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身为“最有想象力的金融工具”,信托业在中国“兴风作浪”,典型的“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目前监管层把银行作为重点,对信托业以“严加管教”为主,已经连续进行了5次大规模整顿,中国信托业还在摸索自己的道路,短期之内都不可能进入金融业的主力地位。
㈡ 金融学 默顿的金融功能框架的内容是什么
自己看吧 。。
㈢ 中国目前的金融机构框架是什么样的希望全面一点.
简单来讲:
货币发行行(兼外汇管理)--人行
三家监管单位:1、银监会
2、证监会
3、保监会
政策性银行1、国家进出口银行
2、国家开发银行
3、农业发展银行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工行
2、农行
3、中行
4、建行
股份制银行:1、交通银行
2、招商银行
3、民生银行
4、兴业银行
以及:中信、浦发、广发、光大、等多加全国性股份银行
和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
还有像非银行的金融机构:邮储和农村信用社等
证券公司包括太多像:民生、渤海、华夏、国泰君安等等等等。
交易所有:上交所和深交所(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分别有的)
还有:大连期货(大豆等)、郑州期货(绿豆等)、上海期货(铜等)
保险公司:
分工:政策、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农业保险等
1、中国人保控股公司
2、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3、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4、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5、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6、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
7、 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
8、 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
9 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0、 中国人寿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1、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2、 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14、 太平保险有限公司
15、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16、 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7、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18、 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9、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
20、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有限公司
24、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34、 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35、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36、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
太多太多
等等等
上面没有涉及全外资金融机构
㈣ 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的体系架构是什么
目前,中国金融业已经走出国有银行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进入多元化架构。金融体系现存四个层次:第一、金融监督管理层,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别简称人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又称一行三会。第二、国家政策性银行,包括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第三、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商业银行,其中包括(1)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及交易额占到国内金融业务的60%以上;(2)其他商业银行。包括10家全国性商业银行、112家地方性银行、以及机构数量最大的信用合作体制—农村信用社;(3)外资金融机构。从加入WTO起,目前已有180多家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第四、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在银监会监管下的邮政储蓄、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
㈤ 有没有金融基础知识的框架呢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金融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主要有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还有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投资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证券、金银、外汇交易所等。
金融是信用货币出现以后形成的一个经济范畴,它和信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包括实物借贷而专指货币资金的融通(狭义金融),人们除了通过借贷货币融通资金之外,还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来融通资金。(2)信用指一切货币的借贷,金融(狭义)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人们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创造一个新的概念来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是为了概括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信用与货币流通这两个经济过程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征的是可以创造和消减货币的银行信用,银行信用被认为是金融的核心。
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
金融的特征:
1. 金融是信用交易。
(1)信用
经济学上的信用,是一种商品交易的形式,对应于现货交易(即时清结的交易)。
信用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最能体现信用的原则与特性。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信用已与货币流通融为一体。
(2)信用交易的应有特点
a. 一方以对方偿还为条件,向对方先行移转商品(包括货币)的所有权,或者部分权能;
b. 一方对商品所有权或其权能的先行移转与另一方的相对偿还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c. 先行交付的一方需要承担一定的信用风险,信用交易的发生是基于给予对方信任。
2. 金融原则上必须以货币为对象。
3. 金融交易可以发生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
其主要研究分支包括:
金融市场学(en:Financial market)
公司金融学(en:Corporate Finance)
金融工程学(en:Financial Engineering)
金融经济学(en:Financial Economics)
投资学(en:Investment Investment)
货币银行学(en:Money, Banking and Economics)
国际金融学(en:International Finance)
财政学(en:Public Finance)
保险学(en:Insurance Insurance)
数理金融学(en:Mathematical Finance)
金融计量经济学(en:Financial Econometrics)
㈥ 做java开发,在一个外包公司做了一年,用的也是公司自己的框架,主要为银行做金融系统,有条件接触大
面试目标在4000 5000这个目标我感觉就行。多面试谈谈条件吧。
㈦ 十加一金融创新框架是指什么
“十加一”金融创新框架是指“十个改革”和“一个创新”。
㈧ 我国现行金融中介体系的框架是什么
现代银行体系一般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等多个体系。首先,中央银行,通常称之为货币当局。中央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主要职责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为银行和政府等部门服务。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要求,人民银行具体业务分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发行货币,负责现金流动的管理;管理金融市场;负责组织资金清算,维护清算系统的稳定;为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负责对金融机构执行再贷款政策情况的检查;代表国家从事国际金融活动等。
其次,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和风险的特殊企业。主要办理居民和企业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代理业务等,现代商业银行更多地向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等领域涉及。我国的商业银行既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也包括一些全国性的或地方性的大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还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等。
再次,政策性银行,专门从事一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业务。如专门为粮油购销企业提供粮油收购贷款的农业发展银行,其他如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
第四、储蓄银行,专门从事储蓄业务的金融机构,如邮政储汇局。
第五、资产管理公司和财务公司,前者主要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各自成立的专门处置不良贷款的金融机构,后者主要是一些大型企业成立的在企业内部从事资金融通的金融企业。
最后、银监会,通常称之为监管当局。我国银监会从2003年起从人民银行分设后,专门从事对个类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金融公司等实施监管。
㈨ 有哪些有名的或者新颖的财务分析框架或金融方面的
我们这边都是一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