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公司 > 金融机构信用风险

金融机构信用风险

发布时间:2021-02-02 09:52:21

⑴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1、信用风险涵义: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信用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确切地说,是所有因客户违约而引起的风险。

比如资产业务中借款人无法偿还债务引起的资产质量恶化;负债业务中的存款人大量提取现款形成挤兑等等。

2、形成原因:

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

发生违约时,债权人或银行必将因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

信用风险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经济运行的周期性:

在处于经济扩张期时,信用风险降低,因为较强的赢利能力使总体违约率降低。在处于经济紧缩期时,信用风险增加,因为赢利情况总体恶化,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还款的可能性增加。

(2)对于公司经营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的发生:

这种特殊事件发生与经济运行周期无关,并且与公司经营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当人们知道石棉对人类健康有影响的的事实时,所发生的产品的责任诉讼让一个著名的在石棉行业中处于领头羊位置的公司破产并无法偿还其债务。

(1)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扩展阅读:

1、信用风险有四个主要特征:

(1)不对称性:预期收益和预期损失不对称,当某一主体承受一定的信用风险时,该主体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损失是不对称的。

(2)累积性:信用风险的累积性是指信用风险具有不断累积、恶性循环、连锁反应、超过一定的临界点会突然爆发而引起金融危机的特点。

(3)非系统性:与市场风险相比,信用风险观察数据少且不易获取,因此具有明显的非系统性风险特征。

(4)内源性:信用风险不是完全有客观因素驱动的,而是带有主观性的特点,并且无法用客观数据和事实证实。

2、信用风险的特点:

(1)风险的潜在性。很多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明知还不起也要借,例如,许多国有企业决定从银行借款时就没有打算要偿还。据调查,目前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80%左右,其中有70%以上是银行贷款。这种高负债造成了企业的低效益,潜在的风险也就与日俱增。

(2)风险的长期性。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尤其在当前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这一过程将是长久的阵痛。切实培养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契约”规则,建立有效的信用体系,需要几代人付出努力。

(3)风险的破坏性。思想道德败坏了,事态就会越变越糟。不良资产形成以后,如果企业本着合作的态度,双方的损失将会减少到最低限度;但许多企业在此情况下,往往会选择不闻不问、能躲则躲的方式,使银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不能弥补所受的损失。

(4)控制的艰巨性。当前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理措施,都具滞后性,这与银行不良资产的界定有关,同时还与银行信贷风险预测机制、转移机制、控制机制没有完全统一有关。不良资产出现后再采取种种补救措施,结果往往于事无补。

⑵ 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主要有哪些风险

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性担保贷款业务的风险种类
(一)外部风险。
融资性担保贷款的外部风险主要是客户信用风险,是借款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银行业金融机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既包括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又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借款人与担保公司恶意串通骗取贷款;借款人将贷款挪作他用;担保公司股东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实收资本金不实、结构不合理;担保公司经营范围不限于贷款担保,更有甚者发放“高利贷”,从事非法违规活动等等。
在银行业务实际中,融资性担保公司常需要存入一定额度的保证金,但部分担保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借款公司的贷款提出部分作为保证金存入银行保证金账户,如此一来,担保公司未动一分一厘,既收取了借款公司的担保手续费,又在银行保证金账户存入足以使银行信任的保证金数额,事实上降低了担保公司的代偿责任,增加了企业的还贷负担。如某担保公司在银行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借款人将贷款的百分之二十作为保证金存入担保公司的保证金账户,担保公司法定代表人携款出逃后,借款人对自己的贷款产生抵触情绪,要求只归还百分之八十,其余百分之二十由保证金偿还。但保证金账户因涉及经济案件被法院查封,保证金无法用于偿还该笔贷款,致使银行的资金面临损失的巨大风险。尽管上述行为在各融资担保管理规定中明文禁止,但担保公司为利益钻空子,最终破坏了金融秩序。
(二)内部风险。
首先,贷款审批制度不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存在不落实信贷审批条件,贷前调查留于形式;贷中调查审查忽视对第一还款来源调查,过于相信第二还款来源,而第二还款来源又多被融资性担保公司转嫁保证金,掩盖了信贷风险;贷后检查不到位,过于相信担保公司的代偿能力。照顾人情,发放贷款时手续、材料不真实,加大了不良贷款形成的风险,加剧了信贷资金损失的可能。
其次,银行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升。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人员吃老本,不及时更新知识与时俱进;有的员工主观故意或过失不当操作或未尽调查职责致使贷款可能受到损失的风险;有的员工不仅不学习法律法规,甚至连本单位的规章规定都不是很清楚,违规操作时有发生。
再次,银行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有待提高。一些信贷人员存在利己思想、拜金主义等道德风险,这些败坏工作和社会风气的思想不去除,信贷风险中的各种风险都将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⑶ 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以及风险状况.当前银行体系面临的潜在风险有哪些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面临以下几种风险:

(1)信用风险:即交易对象无力履约的风险;
(2)市场风险:是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银行的表内和表外头寸所面临遭受损失的风险;
(3)利率风险:指银行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时所面对的风险;
(4)流动性风险: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即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了其盈利水平的情况;
(5)操作风险:主要在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
(6)法律风险:包括因不完善、不正确的法律意见、文件而造成同预计情况相比资产价值下降或负债加大的风险;
(7)声誉风险:该风险产生于操作上的失误、违反有关法规和其他问题。

⑷ 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

最大的风险是投资失败。

⑸ 信用风险是指什么它分为那两类

你好,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内化,影响金融产品容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的特点包括风险的潜在性、风险的长期性、风险的破坏性和控制的艰巨性。
信用风险主要分为:
(1)按授信方的不同,信用风险可被分为国家风险、行业风险、个体风险。
(2)按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信用风险可被分为道德性信用风险和非道德性信用风险。
(3)按源信用风险可控程度,信用风险可被分为可控风险和非可控信用风险。

⑹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区别不要百度,那个太混乱不清晰。最好详细点,谢谢!

人们在面对纷繁的事和物时,总会从中找出他们的规律和共同的回属性。为了找出共同的答属性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归纳,信贷风险和信用风险就是我们对于风险事件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归纳结果。信用风险简单的说就是交易对手违约的风险,是从交易行为角度去归纳风险事件属性的。信贷风险是指银行信贷业务所发生的风险事件,是从业务归类角度去归集风险事件属性的。
举个例子,你有一篮水果,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它们坏了。从天气角度看,我们会说气温高导致水果坏了;从水果品种角度看,我们会说香蕉容易坏。我们按气温归类的时候会看到坏的水果中有香蕉,同样我们在归类水果品种时会看到气温的原因。
信贷风险和信用风险也像那一篮烂水果一样,以不同角度观察归类时又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过信贷风险虽然包含有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等等,但只要发生最终都会转化为信用风险。反观信用风险,它不仅包括银行信贷业务所产生的信用风险,也包括如赊销行为以及其他交易行为所产生的信用风险。
有关各类风险分类的准确定义,请参考网络。

⑺ 对于金融机构,如何降低信用风险啊

避免信息不对称,和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

⑻ 金融机构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有哪些

金融机构面临的金融风险属于哪些?首先就是贷款不能及时归还,而且资金面临紧张进行

⑼ 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

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种最主要风险,信用风险一般存在于银行的
贷款、债券投资、信用担保、贷款承诺、场外衍生品交易等业务之中。

阅读全文

与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