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公司 > 金融机构招聘大学排名

金融机构招聘大学排名

发布时间:2021-01-27 00:06:23

⑴ 山东高考文科省排名12000-14000能报什么大学

这个排名的话在来560分左右吧!这个源分数山东理工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都问题不大,还有山东医学类的学校,如山东中医药大学,潍坊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滨州医学院,济宁医学院等。各市的大学聊城大学和临沂大学都可以,各学院也没问题但很亏就不用考虑了。
外省一些省属的师范大学,理工大学也都可选择。
总之这个分数选择还是很多的。我觉得对于高考生来说选专业比选学校更重要一些。最好好好想想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擅长做什么不擅长做什么再看看各专业主要是做什么的,也可以借助一些测评软件,网上有免费的,但仅供参考。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周围父母亲戚从事什么行业也可了解一下最终选一个专业方向,然后选学校。
我建议选学校尽量选这个学校的优势专业,一是他们在最优势的专业上投入多,二是就业时 这种专业的公司去的多。比如学金融会计类就尽量选择财经大学,毕业时很多银行金融机构先去财经大学招聘;师范类的就上师范院校,医学类的就上医学院校,建筑类的就上建筑院校等等。
希望对你有用。

⑵ 银行招聘中有没有所谓的目标院校在校期间的成绩排名很重要吗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银行并不完全看重毕业的学校,而是更加重视个人能力,学习成绩只作为一项参考。

更多考试信息请关注福建中公教育官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⑶ 国企招聘留学生大学排名多少

国企招聘留学生大学排名,
并没有统一标准。
一般来说,
世界排名前200以内的大学,
成功率比较高。

⑷ 大企业一般去哪些大学招聘

分地区,大企抄业一般在某个地区最好或者排名在前面的几所大学举行招聘会,不过根据需要专业人才的不同也会到一些行业性大学招聘。大企业都是全国广纳人才的,不过对院校密集的地区招聘会会多一点。
比如在武汉,一般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武汉其他高校的学生也可以去应聘,看据图单位要不要,有的全收有的只要招聘会所在的大学。但是矿业类岗位也会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学校招聘,财经类岗位也会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招聘,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大型企业在全国都有分公司、办事处。
不过你也可以去外地你心仪的企业应聘的

⑸ 各高校金融专业排名录取分数和招生人数

近十年来,金融学几乎每年的全国报考人数都排在前6位,从跨考教育服务的考研学员来看,金融学也是典型的热门专业。以近两年的数据为例,2005年有134,300人报考金融学,在热门专业报考人数排名中位列第四;2006年128,000人报考金融学,位列第三,2007年依然排在第六位。 经济学排名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金融学(含金融工程)报考统考人数达到1192人,实际录取69人,录取率只有5.8%;2006年的报考统考的人数达到1084人,2007年报考人数为1145人。 综合大学排名第一的北京大学,2005年经济学院和光华管理学院两个学院的金融学报考人数合计达到1324人,实际录取86人,录取率仅6%.2006年该学院的复试分数线为404分,录取率不足5%.2007 年光华管理学院录取率为5.42%,经济学院为3.35%;南开大学的金融专业实力雄厚,2005年金融学报考人数904人,实际仅录取63人,录取率7%;2006年报考891人,除去保送录取40人,录取率只有5%,复试线390分;地处中国金融中心上海的复旦大学,2005年金融学报考人数1134人,实际录取45人,录取率低至4%;2006年该校金融学专业的录取率更是不足3%,复试分数线高达423分。2007年1458人报考,录取125人。 2008年,金融学国家线的总分要求是335分,仅次于文学和法律硕士。 但是仅就金融学而言,不同的学校报考和录取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比较突出的特点有: 从报考的竞争激烈程度来看,不同类型的学校一般满足这样的规律:重点财经类大学﹥重点综合性大学﹥重点文科类大学﹥重点理工类大学﹥一般财经类大学﹥一般大学。 不同地域的学校金融学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满足这样的规律:东部沿海的学校(特别是上海、广东地区)﹥京津唐附近的学校﹥中部地区学校﹥西部地区学校。例如,上海财经大学的其他专业在全国排名亮点很少,但其金融学尽管录取人数不少(2006年、2007年均招收90人),但淘汰率之高也是惊人的。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因为其特殊性,报考人数也是居高不下。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的报录比一直都偏低。紧跟其后的是武汉大学,湖南大学等院校,2007年报录比分别为19.34% (605人报名,录取117人)、17.61%(568人报名,录取100人)。而像华南理工大学(2007年39人报名,录取19人,6人保送)、南京农业大学(200人报名,录取49人)等院校,报考的难度相对较低。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这些西部地区的学校报考也相对容易,2008年三校的复试线分别为320分、325分和330分,这在34所自主划线学校中分数线是明显偏低的。 但是,这其中存在一个问题,有些财经类大学或者其他重点高校由于招生人数比较多,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3个学院都招收金融学研究生,其中保险系24人报名,录取14人,录取率为58.33%;经贸学院617报考,录取122,录取率为19.77%;金融学院597报考,录取98人,录取率16.42%,这一录取率在金融学重点院校中是比较高的。 而如果一些金融学院校无法完成招生名额,还需要招收调剂生,例如2008年上海大学、宁波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长春税务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浙江财经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华侨大学、湖北大学等众多高校都招收调剂考生,其中上海大学、湖北大学、浙江财经学院等学校金融专业的实力也比较强。 其实,考生在了解一所院校金融学专业的报考人数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了解当年的录取人数,特别是注意录取人数是否包含保送人数,例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的金融学硕士点保送的考生人数较多。2.注意报考人数大小年的问题,这个问题特别复杂,有些学校报考人数时高时低,但是像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这样的高校金融专业,报考人数的数量一直都是惊人的。3.有些学校,如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这样的学校因为特色专业多与农林有关,导致这些学校金融专业的报考人数很少,成绩中等的考生不妨可以多关注这类的学校。4.一般情况下,越难报考的学校含金量越高,一些容易报考的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又不太乐观,这是符合投资学规律的现象。

⑹ hr招聘时只要世界排名前三百的大学么

我们也是招聘单位,像你说的这种情况也许有。但目前招聘一般还是看综合能力的。学历也只是参考了。
世界排名前三百的大学都有什么,我都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想法呢

⑺ 毕业后各大公司招聘是根据专业排名还是大学综合排名

只有专业性质较强的岗位才会看专业风评,大部分岗位看的还是学校

⑻ 我想进投行,,听说投行只招研究生,,,我现在一所经济类排名很靠前的211大学,不在北上广,我想去北

目前这抄个条件确实比较困难。
首先,最大的问题,学历没有竞争优势。先找一个名牌学校念研究生,北清复交之类,会计、金融、法律之类相关专业。本科生进投行相当困难,不是重点大学的本科生即使念了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想进投行在学历上也没什么优势,所以要念就得念名校。
其次,什么四六级、计算机、证券从业之类的用处不大,主要是含金量比较低,大家都有……如果想进投行,就根据自己的专业情况,力争考过注册会计师和司法考试,如果精力和财力许可,尝试一下CFA。考这些试都需要时间所以上研究生就更必要了。如果想证明自己英语水平高,那就去考个托福或者雅思。
最后,在保证上述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找相关的实习,投行的实习不太好找,可以先从会计师和律师事务所做起。
如果直接进投行有困难,也可以考虑先去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做两年上市公司审计,再跳到投行来,会容易一些。

⑼ 请问企业招聘是主要看大学还是主要看大学某个专业在全国排名的还是其他的

看你以后去什么单位就业了,国企的和学校就有点关系了,比如电力企业要电力系统回毕业的;石油企业答要石油系统毕业的;军工企业要原机械工业部下属学校的,等等,还要考虑地域。你要想考公务员就无所谓了。民企和外企就另说了,人力资源部门的基本看你的大学,因为他们不懂你的专业;你的直接领导可能会看你的专业排名(几乎没人看)。上大学最重要的是选专业,而不是学校,只有第一份工作才会有人看你的学校,跳槽都是看经验的,专业才是跟随你一辈子的。理工科的还算是好就业,不要学什么生物学、计算机,不太好就业的,除非你特别牛。如果你想考研或者以后做学术研究那你大学某个专业在全国排名就有些重要了,毕竟本校的考研考博有些优势。

阅读全文

与金融机构招聘大学排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