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机构为什么要保留纸质,电子不行么
为了确保档案资料数据的“万无一失”。如果全部是电子版的数据,那万一黑客攻陷了,那不就麻烦大了。备用数据仍然不可能完全避免黑客的攻击。保留纸质版的资料数据,实在是无奈地选择。
2. 以电子凭证纸质版入账留档保存的,为什么要必须同时保存电子档
主要是为了备份,防止电子凭证因为电脑的原因缺失。
3. 企业纸质文件堆积如山,想求一套可以将纸质文档进行电子化管理的系统,在线等!
比如云脉纸质文档管理系统内含OCR云识别、云检索和云管理服务;不仅可自动快速实现回纸质文档电子化,在应答对大量文档时,独有的文件夹列表还可以对文档进行分门别类的有序管理,独有的排序模式,可按照个人习惯进行排序,随心所欲全面掌控文件资源,实现企业智能化办公...
4. 银行的大额存单为什么没有纸质存单
根据《大额存单管理实施细则》第四章第十三条,大额存单发行采用电子化的方式,在银专行营业网点、电子属银行、第三方平台等渠道发行。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自助终端渠道用银行储蓄卡自行购买,就算去柜台办理也必须有储蓄卡才可以,因为购买大额存单必须从银行卡活期中扣控款。
也就是大额存单和传统存款发行方式不一样,它采用的是电子凭证,这种电子凭证和一般银行存款的存单具有同等的效力,所以不需要另外打印纸质凭证。
大额存单有利于有序扩大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进一步锻炼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培育企业、个人等零售市场参与者的市场化定价理念,为继续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进行有益探索并积累宝贵经验。
同时,通过规范化、市场化的大额存单逐步替代理财等高利率负债产品,对于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也具有积极意义。
5. 购买大额存单时,一定要纸质凭证吗
招行大额存单:由招商银行面向非金融机构投资人(包括个人、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专体和中国人民银属行认可的其他单位)发行的记账式大额存款凭证,是银行存款类金融产品,属一般性存款。招商银行零售大额存单指仅针对个人发行的电子化记账式存款凭证。
(5)金融机构纸质化保存扩展阅读:
根据《大额存单管理实施细则》第四章第十三条,大额存单发行采用电子化的方式,在银行营业网点、电子银行、第三方平台等渠道发行。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自助终端渠道用银行储蓄卡自行购买,就算去柜台办理也必须有储蓄卡才可以,因为购买大额存单必须从银行卡活期中扣控款。
也就是大额存单和传统存款发行方式不一样,它采用的是电子凭证,这种电子凭证和一般银行存款的存单具有同等的效力,所以不需要另外打印纸质凭证。
6. 银行金融机构使用电子印章靠谱吗
电子印章是电子签名的一种表现形式,关于其法律效力《电子签名法》有明确的规定。
第十三条电子签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
(一)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二)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三)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四)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当事人也可以选择使用符合其约定的可靠条件的电子签名。
第十四条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2月24日,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做好线上的业务,首先是金融机构要增强自身金融科技的硬实力,要增强研发投入,提升技术能力。第二,要修订好自己的业务制度和业务流程,使之更加适应线上办理业务的需要。第三,金融机构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互动,加强数据共享。第四,监管部门要改进工作。对电子单证、电子影像、电子签章、电子数据的政府合规性、合法性要充分认同,不能一定要拿纸质的证据或者有人手签的字、手按的印才合规,这过于教条了,监管要适应时代的变化,线上办理业务的变化,各方面的努力可以促进线上办理业务更顺利和更便捷。
这意味着,今后金融监管部门对电子签章将持更加开放的态度、更强的认同感,背后传达的,是电子签章、电子数据、线上办理业务已成时代主流,而在上行下效的风潮之下,哪家金融机构更快推进相关业务,就更有可能占领先机。
在金融科技业务喷薄的当下,“金融科技+商业银行”成为基础核能,商业银行纷纷转型成为金融科技银行,在这个进程中,交易无纸化成为一种普遍趋势,而电子数据则成为最关键的凭证;
我平台电子合同服务可广泛应用于银行线下、线上渠道,交易双方或多方可迅速完成各项目协议的签署,同时保障电子合同签署过程的公正性及结果的有效性,充分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管控风险”及“扩大在线业务范围”的需求。
7. 纸质文件保存的最高年限是多少怎样保存
纸质文件保存的最高年限是10年以上。
国家档案局于1987年正式颁发了《档案库房技术管理暂行规定》做了明确界定:档案库房(含胶片室、磁带室)的温度应控制在14~24℃,有设备的库房日变化幅度不超过2℃。
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60%,有设备的库房日变化幅度不超过±5%。由此可见档案库房存储条件的严苛,这样才能有效保存纸质档案。
避免酸性环境的生成
酸性环境的形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造纸过程中残留的酸;二是当纸张湿度过大时吸收空气中的酸性气体,使纸张PH值变小。
防治光化学反应发生
最好将档案库房建在环廊内,不但避免阳光照射,而且可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的侵入。
(7)金融机构纸质化保存扩展阅读
古代保存纸质文件的方法
为了能让纸张能保存较长时间,在造纸时,会采用石灰和石棉等含碱性较强的天然材料,因为在日后的保存中,空气中多含酸性,这样能够让纸张不易老化破损,得以长久保存。
现代档案存放的基本物质条件包括:档案库房、库房设备、档案装具、包装材料等。
控制库房温度
温度升高,物质分子获得热能,分子运动加快,动能增大,活化分子数量增多,化学反应也会加快。平时几乎不进行的纤维素有关反应也会发生,纸质老化速度就会加快。
当温度过高时,纸质会失去水份而变硬变脆。温度继续升高就会使纤维素脱水、炭化直至燃烧。因此,档案库房一定要控制温度,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最好控制在14-24℃之间。
8. 跨省纸质票据交易将停止吗
是的。银保监会近日发布《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跨省票据业务的通知》内,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跨容省票据业务进行规范。
《通知》将银行业金融机构跨省票据业务分为授信类业务和交易类业务。《通知》指出,判断票据承兑、贴现等授信类业务是否为跨省业务,以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所在地与承兑申请人、贴现申请人注册地是否在同一省。而票据转贴现、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等交易类业务,以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所在地与其交易对手营业场所所在地是否在同一省作为判断。
9. 2018年5月1日以后取消纸质承兑汇票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
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跨省票据业务的通知
银保监办发〔2018〕21号
各银监局,各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外资银行:
为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票据业务,有效防范风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现就跨省票据业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所称跨省票据业务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为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外地区注册的企业办理的票据承兑、贴现等授信类业务,以及与营业场所在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外地区的交易主体之间开展的票据转贴现、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等交易类业务。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严格落实《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银发〔2016〕126号)、《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15〕203号)和《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2014〕127号)等监管要求,加强对票据承兑、贴现的授信管理,票据转贴现和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业务交易对手管理、同业结算账户管理等重要环节的风险控制。持续加强员工行为管理,严禁员工参与各类票据中介和资金掮客活动。着力培育合规经营文化,提高管理层和员工合规意识,树立审慎经营理念。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尽快接入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和上海票据交易所中国票据交易系统,不断提高电子票据在转贴现、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等票据交易业务中的占比。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通过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和中国票据交易系统等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开展跨省电子票据和纸质票据电子化转贴现、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交易。
本通知印发前已开展跨省纸质票据转贴现、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业务的,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6个月内,可继续开展相关业务,但应逐步压降业务规模;自本通知印发之日6个月后,应停止开展相关业务,存量业务在合同到期后自然终止。
四、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审慎开展跨省票据承兑、贴现业务,业务开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应与其跨省授信管理能力相适应。拟开展或已开展相关业务的,应建立包括票据承兑、贴现等授信方式的异地授信内部管理制度;应实行严格的授权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法人总部根据本机构相关业务管理规定、分支机构风险管控能力、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目标客户类别等实施差异化授权;应建立分支机构之间的协同与控制机制,避免出现内部竞争,在客户所在地设有分支机构的,票据承兑、贴现原则上应由当地分支机构办理,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开展与供应链相关的上述业务除外。
五、各级监管部门应密切监测银行业金融机构跨省票据业务,发现大额往来和异常波动等情况应及时提示风险;加大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跨省票据业务的现场检查。针对日常监管和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办理业务、不当交易和套利等各类票据业务问题,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整改,严肃问责,健全内控,堵塞漏洞。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应依法依规从严从重处罚。
2018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