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西方金融机构体系的区别和联系
1、联系:
中西方文化传统不同,造成了两者后来在行政管理诸多领域的不同。中国中央集权体制形成得早,在秦完成统一后即宣告成型。
而西方一直到中世纪都没有形成有效的中央集权。所以在东方的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中央号令和约束地方,中央和地方之间一直呈现的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微妙矛盾关系。
不管是古时候的盐铁专卖还是改革开放后的分税制改革,都清晰地体现出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这种矛盾。
对应过来,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也是按照严格的自上而下的逻辑构建的,“一行三会”从几个方面对金融系统的各个领域进行监管。
一句话,中国的金融监管是出于中央稳定金融领域全局安全,进而保证全国基本面稳定的一种需要。
区别:
中西方不同的金融体制是由中西方不同的国家社会政治体制决定的,西方是个体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市场参与者主体是民企,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或者说是国家资本主义体制领导下的混合特色经济制度。
西方经济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成熟,现代金融监管制度也发展了几百年的历史,最开始是由世界金融中心荷兰---英国----美国 。
其实现在全世界国家的金融机构设置及业务监管模式,还有金融业态大体都差不多,都是由 保险 证券 银行业 三大板块组成的,剩下的就是金融创新程度不一样导致的金融衍生品发展程度也不一样。西方的法治环境,监管环境更好更完善,他们的金融产品比较多,业态也比较丰富
反观西方,其文化传统上的地区自由主义导致了中央集权迟迟不能产生,所以西方人很长时间里一直都是各自为政的。
后来随着民族国家的崛起,西方不少国家相继建立了集权体制,但是从总体上说,西方人的地方自主观念依然很强烈。
进入市场经济阶段后,西方的很多金融监管机构,不是因为中央要对其加以监管才成立的,反而是在市场化竞争中出现了混乱和恶性竞争,使得这些金融机构聚集在一起公议,讨论建立一个能够维持市场秩序,平衡各方利益的监管主体,这样,才有了美联储等机构的诞生。
虽然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理论盛行不衰,但是西方传统的地方和个体自治主义倾向一直是存在的。
2. 431金融学综合包括哪些科目
431是科目代码,金融学综合包括以下内容:
1、《货币金融学》
证券投资的主体和客体、证券中介机构;证券发行市场、证券流通市场、证券市场监管;证券交易
的程序和委托方式、现货交易与信用交易、期货交易与期权交易;证券投资的收益、证券投资的风
险、证券风险的衡量;证券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债券分
析、股票分析、其他投资工具分析;质因分析——经济分析、量因分析——财务分析析、市场指标
分析;其他分析工具;技术分析概述、图形分析、市场指标分析、证券投资方法;证券投资管理步
骤、股票投资管理、债券投资管理、投资业绩评估。
(2)东西方金融机构体系的不同扩展阅读:
公司理财又叫财务管理,所以财务管理和公司理财客观来说是一样的。最经典的书是罗斯《公司理
财》,考金融专硕,95%以上的考生推荐看这本书,除非报考院校初试不考公司理财或者财务管
理。罗斯《公司理财》一共31章,从考试大纲看,重点考前面19章。部分院校,如人大和外经贸,
考过19章之后的内容。如果时间不是特别充裕,可以就看前19章,后面的内容直接放弃。
公司理财里面包含了投资学,部分院校,如清华大学,重视投资学。投资学这一块,最经典的书是
博迪《投资学》,该书课后习题经典,如果报考院校重视投资学,建议考生多做做,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