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有哪些保险公司是国有独资的
1、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简称“中国人寿”,下辖中国人寿,国寿资产,国寿海外,国寿财险等;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是国有特大型金融保险企业,总部设在北京,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品牌500强,国家副部级单位。 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96年分设为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999年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B. 中国信托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复中国信托金融控股公司,制简称中信金、中信金控,是台湾大型金融控股公司之一,由鹿港辜家所创办,现由辜濂松家族握有经营权。中信金控的成立,主要是因应台湾加入WTO后金融体系迈向国际化、多角化的趋势。初期以中国信托商业银行为主体,以股份转换方式成立;逐步纳入中信银证券、中信保险经纪人、中信票券等子公司。初期以中国信托商业银行为主体,以股份转换方式成立;逐步纳入中信银证券、中信保险经纪人、中信票券等子公司。其资本额为新台币壹仟亿元。
注册资本:23000000万新台币
C. 中国四大银行是哪几个
四大银行是哪几个
中国四大银行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版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专业银行,权中国工商银行主要办理工商信贷业务,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以基本建设投资为主要业务,中国银行以涉外信贷为主,中国农业银行主要服务于农业开发和建设。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民币发行和国家的金融管理,下属四个专业银行:
1、中国农业银行 --主要负责在广大的农村开展储蓄和借贷等业务。
2、中国建设银行 --主要负责国家基建投资的管理。
3、中国工商银行 --主要负责在城市开展储蓄和借贷等业务。
4、中国银行 --主要负责外币的管理。
现在各行的业务区分不严格了。 国有四大行经历了从建国之初,各自分工的专业银行阶段,到新世纪,各自基本成为综合性大型上市银行,并都跻身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战略。如今的四大行业务范围也都不再单一,共同朝着综合性、国际化、现代化大型商业银行的目标前进。
D. 信托公司属于私营还是国营
信托公司按控股股东的类型基本分为三种情况:
1、大型央企主导的——如:中版粮信托(中粮集团控股权)、昆仑信托(中国石油控股)、中信信托(中信集团控股)
2、政府主导的——如:东莞信托(东莞财政局)、甘肃信托(甘肃省财政厅)、百瑞信托(郑州市财政局),其中也包括一些政府的平台公司或金融机构控股的信托公司
3、社会资本主导的——如:平安信托(平安集团控股)、国民信托(丰益实业控股)。
基本上真正民营控股的信托公司可谓凤毛麟角,在中国金融毕竟是国家重点控制的行业,民营资本要做金融必须向ZF靠拢,否则。。。。你懂的!
E.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是同一个公司吗
1、“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1992年的名称;
2、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设立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寿险」)、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产险」)、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并控股中国平安保险海外(控股)有限公司、平安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平安信托」)。平安信托依法控股平安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2007 中国平安在上海上市,申购平安IPO所冻结的资金达到1.1万亿人民币
2005 平安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平安健康险公司成立
2004 平安养老保险公司成立;中国平安在香港上市;收购福建亚洲银行,并更名为平安银行
2003 经国务院同意、保监会批准,正式更名“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2 引入汇丰集团(HSBC)战略投资者;保费突破500亿;总资产突破1000亿;成立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00 总资产突破500亿;
1997 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费突破100亿元
1996 平安证券公司、平安信托公司和平安海外控股公司成立;
1994 引入摩根和高盛战略投资者;开展寿险业务
1992 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
1988 于深圳蛇口成立,最初只开办财产保险业务
F. 中国信托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信托综合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信托证券前身为宝成证券公司,成立于1978年。宝成证券原为高雄市最大之专业经纪商,成立之初实收资本额2亿元,1989年为中国信托银行投资,更名为中信银综合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本额扩充至35亿元;1991年加入本公司;1992年更名为中国信托综合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除协助法人于资本市场筹资外,并致力经纪、期货业务,以为客户提供多样且周延的全方位证券服务。
在承销业务方面,主要可分为辅导发行公司向证交所申请上市挂牌,或向柜买中心申请上柜买卖之上市柜辅导业务(IPO),以及上市柜公司于资本市场筹资之企业理财业务两大部份。其中在上市柜辅导过程,中国信托证券不仅提供客户办理公开发行、内部控制查核评估、股权及经营权规划、股务规划及上市柜挂牌承销等一系列专业服务外,也协助客户办理上柜转上市、上市柜公司合并以及兴柜股票之推荐。至于在企业理财业务上,中国信托证券依上市柜公司之投资计划或资金需求,为上市柜公司提供办理普通股现金增资、特别股现金增资、股权释出之公开招募、发行可转(交)换公司债及附认股权公司债等资本市场筹资、释股或并购方案之规划及承销服务。
在自营业务方面,中国信托证券除于交易市场自行买卖股票、债券及期货商品外,亦积极发展权证及衍生性商品相关业务,以提供市场更多样的投资工具,期许为客户量身订作于衍生性商品之全方位金融服务。
目前中国信托证券除总公司外,另设有忠孝、七贤、青年、永康、文心、新竹等六家分公司,为客户提供上市柜证券、兴柜股票以及期货投资之买卖业务。92年 5月,中国信托证券正式对外开办电子交易业务,让客户可透过网络、语音等多重管道下单,期许为客户提供更安全、舒适的交易环境。
G. 中国八大世家
中国的民营资本控制着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的14.6%,占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比例不低于7.4%,对证券公司的控制程度远远超过13%,控制着中国一半的金融租赁公司。
中国八大家族在金融领域的投资额达到80亿元,他们往往透过家族直接控股的公司或者家族关联公司对旗下金融机构有着很强的控制力,金融机构基本处于家族最低层。这种模式与亚洲其他地区家族对金融机构的控制有着极相似之处。
中国民营金融中最突出的是包括泛海系、爱建系、东方系、德隆系、万向系、希望系、金信系、农凯系在内的八大家族。
通过对这八大家族金融结构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家族金融架构与我们此前研究过的亚洲其他地区的家族控股金融机构的模式非常类似:金融机构几乎都处于家族控制最下端。这一方面与中国的《商业银行法》等相关金融机构管理规定银行等不能从事相关的实业投资有关,另一方面这样的结构也是为了满足家族企业在实业投资到一定程度时的资金需求。
我们的研究还发现,中国的家族对金融机构的控制力大部分情况下都比较强,或者透过家族直接控制的公司控股,或者由家族的关联公司联合控股。这样的架构是否有利于中国金融未来的发展,也是让人关注之处。
自1988年“爱建信托”(非银行金融机构)诞生出新中国第一家民营金融机构以来,民营资本已经渗透到中国金融业各个领域,比重已不可小视(见本期另一文《中国金融民营化程度》)。
热衷于中国金融投资的民营企业集团,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控股“爱建信托”98%的上市公司“爱建股份”,投资金融领域的金额达到了15.7亿元,仅次于泛海系18.6亿元,其他投资金额在10亿元以上的还有“东方系”15.3亿元和德隆系10亿元。八大家族金融投资达到80.1亿元,平均每一家族超过10亿元。
八大家族中每一家族对两家或两家以上金融机构有重大影响力或控制力。
中国金融民营化程度
民营资本已经渗透到中国金融业各个领域。单从类型上看,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财务、金融租赁等各领域都有民营资本的介入。
控制着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14.6%。除工行、中行、建行、农行四大银行完全国有独资没有民营资本参与外,根据我们的统计(只统计前十大股东中的民营成分),民营资本拥有中国十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已经达1628亿元,占股份制商业银行累计总资产23866亿元的6.82%。若再加上“深发展”、“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和“招商银行”四个上市银行公众股东持有的股份,民营资本拥有的股份制银行总资产上升为3486亿元,占股份制商业银行累计总资产的14.6%。
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有100多家,信用社数量数以万计,由于资料有限,无法一一进行统计,但根据我们的跟踪研究,我们大致可以估算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的民营比重不会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如台州市商业银行,其主要股东均为民营企业,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同,分别持有10%,其中一家股东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民营汽车制造商“吉利集团”。济南市商业银行其主要股东“力诺集团”,也是一家民营企业。
占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比例不低于7.4%。民营成分较重的“平安保险”、“新华人寿保险”和“华安保险”2001年度保费收入总额约为494亿元,占全国保费总收入的23.4%。按民营资本所拥有的公司相应权益算,民营资本保费收入为155.3亿元,占保费总收入的7.4%。由于民营控股的“民生人寿保险公司”和“东方人寿保险公司”刚成立不久,尚未全面开展业务,如果加上他们的保费收入,民营资本在保险领域的比重应高于7.4%。
占证券公司注册资本总额远远超过13%。民营企业参股证券公司已经非常普遍,不仅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参股证券公司,许多没有上市的民营企业也参股证券公司,中国注册资本最大的证券公司—“海通证券”87.34亿元注册资本中,民营资本投入超过20亿元,占23%以上。
目前民营资本已经成功实现控股部分证券公司,如德隆系控股了“德恒证券”、金信系控股了“金信证券”、农凯系控股了“大通证券”和“泰达富友证券”、爱建系控股了“爱建证券”、泛海系控股了“民生证券”、复星系发起设立“邦德证券”并处于控股地位、“青海证券”也是民营上市公司“数码网络”(000578)控股、民营上市公司“杉杉股份”(600884)是“东吴证券”第一大股东等。
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民营资本控股证券公司的资本达65亿元,加上参股的超过70亿元,民营资本占证券公司注册资本总额1043亿元的13%。在我们的统计中,因难以判断部分证券公司的股东是否为民营企业,我们都将之视为国有,因此民营资本对证券业的控股程度应远远高于这一比例。
40多家信托公司中有3家民营控股。民营资本进入较早的信托业,经过多次整顿,原来100多家信托公司仅剩40多家,“金新信托”、“金信信托”和“爱建信托”等多家民营控股的信托公司得以保留。“新希望集团”投资的“联华信托”目前还没有完成登记,如果顺利通过重新登记,则民营控股的信托公司将增至4家。
全国12家金融租赁公司中约半数由民营企业控股。金融租赁公司是中国所有金融机构中,数量最少也是民营化程度最高的领域。其中德隆系控制了“新世纪金融租赁公司”和“新疆金融租赁公司”、明天系控股了“浙江金融租赁公司”、“托普集团”控股了“四川金融租赁公司”,“新奥集团”等民营企业控股了“河北金融租赁公司”等。
全国70多家财务公司中,只有2家民营财务公司。财务公司是进入门槛最高的非银行金融领域,由于规模限制,民营企业很难获得成立财务公司的机会。目前只有“东方集团财务公司”和“万向财务公司”两家民营财务公司。
民营资本投资金融收益不一
民营金融机构起点较低,多数公司投资时间较短,尚处于投入期,回报有限,但仍然有部分投资金融机构的民营企业获得了比较丰厚的回报。
图4中的16家民营参股或控股的金融机构,2001年度无一亏损,大多取得较好的收益,其中“平安保险”净利润高达17.6亿元。参股或控股这些金融机构的民营企业,从中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如“雅戈尔”(600177)参股“中信证券”9.61%,2000年度投资当年即获得1854万元投资收益,2001年度获得8273万元投资收益。
但长期盈利的“爱建信托”,由于2001年中期以来股市长期低迷,其证券业务发生较大亏损,造成“爱建信托”2002年中期净利润亏损6560万元。
民营资本控股金融机构的三种主要方式
直接主导或参与新设立金融机构是民营资本控股金融机构最主要方式。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民营资本主导或参与新设立金融机构有“民生银行”、“台州市商业银行”、“金信证券”、“爱建证券”、“民生证券”、“民生人寿保险”、“新华人寿保险”、“爱建信托”、“东方集团财务公司”、“万向集团财务公司”、“邦德证券”、“东方人寿保险”等共12家,占26家民营资本处于控制地位的金融机构的46%,即民营资本有近一半是通过新设立金融机构进入的。
借原国有股东退出之机,受让金融机构股权。共有“青海证券”、“新世纪金融租赁”、“新疆金融租赁”、“四川金融租赁”、“浙江金融租赁”、“华安财产保险”、“金新信托”7家,占27%。
借增资扩股之机出资,控股金融机构。最主要的有“大通证券”、“德恒证券”、“泰达富友证券”、“金信信托”5家,占19%。
H. 国际金融的就业方向是什么
主要的就业方向为:金融分析师、金融风险管理师、特许财富管理师、基金经理、精算师、副总裁级高管、稽查监管人员、产品开发人员、后台工作人员(在财务、结算、税务方面有经验)等九大类。
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这是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
商业银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
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风险性很大的金融公司。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国家公务员序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
(8)中国信托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扩展阅读:
学科构成
国际金融作为一个学科可以分为两个构成部分:国际金融学(理论、体制与政策)和国际金融实务。前者包括: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外汇管理、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体系、地区性的货币一体化以及国际金融协调和全球性的国际金融机构等。
后者的内容则包括:外汇交易(包括国际衍生产品交易)、国际结算、国际信贷、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银行业务与管理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