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公司 > 中国金融公司美国上市时间

中国金融公司美国上市时间

发布时间:2021-01-02 04:13:45

1. 中国的金融类上市公司有哪些

000001 深发展A 4.61
000562 宏源证券 27.20
000563 陕国投A 61.70
000686 东北证券 17.70
000728 国元证券 60.16
000776 广发证券 20.22
000783 长江证券 30.58
002142 宁波银行 4.74
002500 山西证券 25.87
600000 浦发银行 5.61
600015 华夏银行 3.41
600016 民生银行 5.71
600030 中信证券 45.98
600036 招商银行 5.58
600109 国金证券 31.35
600369 西南证券 48.83
600643 爱建股份 67.74
600816 安信信托 47.98
600837 海通证券 39.57
600999 招商证券 28.56
601009 南京银行 6.91
601099 太平洋 39.58
601166 兴业银行 4.97
601169 北京银行 5.80
601288 农业银行 160.66
601318 中国平安 9.56
601328 交通银行 5.64
601377 兴业证券 27.49
601398 工商银行 23.72
601601 中国太保 16.88
601628 中国人寿 14.80
601688 华泰证券 32.02
601788 光大证券 41.06
601818 光大银行 5.36
601939 建设银行 85.99
601988 中国银行 140.08
601998 中信银行 5.7

2. 我国什么时候开始上市公司的

清朝末年

清末,中国对外资是开放的。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开设银行,从事各种业务,外资可以自由流动,而且不受监管。中国人可自由从事银行、票号、钱庄的业务,在1906年颁布《银行票号法》之前也没有任何监管。没有监管的金融市场发生了几次波及经济全局的金融风波。

控制贷款之祸

鸦片战争之后,外资银行数量日增,尤其是清政府在向外资银行大量借款之后,外资银行完全控制了中国金融市场。起初,外资银行主要办理外商汇兑,与中国原有的金融机构并没有联系,但1860年代末之后,它们把低利率从社会上吸收来的存款借给钱庄。这种短期拆借利率为7%,低于钱庄借款时10%的利率,钱庄纷纷向外资银行借贷,受其控制。

外资银行向中国放贷是为了控制中国经济,它们主要用控制贷款,抑制中国丝茶出口价格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这就引发了1872~1873年的第一次金融风波。这一时期,由于交通和通讯的进步,中国进出口大增,但贸易逆差达300余万两关银,这就使金融市场银根吃紧。1872年初,正在中国丝茶出口的旺季,外资银行只吸收存款而不肯放出,利率甚至高达50%。同时,外资银行还抬高汇价,对出口丝茶的商人施加压力,出口于是陷于停顿状态。1873年出口减少210余万两,钱庄收不回贷款。外资银行只催收贷款而不放贷,商行破产五六十家。1874年初,有一半以上的钱庄破产。

在这次金融风波中,外资银行摸到了中国金融市场的规律。正常情况下,利率大体为每年8%,但如果外资银行收回贷款,市场银根吃紧时,年利率会高达33%。1878~1879年的第二次金融危机正是外资银行利用了这个规律,干扰金融市场的结果。

1878年,中国丝茶的出口仍然不好,商家亏损严重,钱庄受到损失,而外资银行又紧缩贷款200万两,银根吃紧,钱庄为拖欠所累,又有二三十家歇业。1879年,丝茶出口有起色,但汉口和上海的外资银行又不借给华商钱,人为造成了金融紧张。在第一次金融风波中,票号所受冲击并不大,但这一次票号也被牵连,有的票号因周转不灵而倒闭。

这两次金融危机使外国人控制了中国的丝茶出口量及价格,贸易处于停滞状态。风雨飘摇的中国金融业又进入了1883年的第三次金融风波。这一年,上海金融市场受投机活动和企业股票波动的影响,动荡不已。9月中,当市场需要大量资金时,外资银行却拒绝办理短期信用贷款,这使纯泰和泰来两家大钱庄在10月中倒闭,共欠银26万余两。与钱庄有业务往来的票号受到严重损失,于是急于收回贷款,而这一举动又加剧了金融动荡。到冬天,上海的78家大钱庄只剩下10家,受连累的金融机构达三四百家。

贴票风潮与股票诈骗

1897年发生的金融风波与贴票相关,称为“贴票风潮”。贴票是一种高息揽储的做法。例如,客户以现金90元存入,钱庄付给面额为100元的远期庄票一张,为期半个月,到期客户就可以用庄票取回100元。贴票为潮州商人郑氏的钱庄所创,利率起初为20~30%,以后甚至高达50~60%,这种不规范的做法吸收了大量资金。但到1897年,由于贴票发行过多,钱庄无力偿还,这就引起了人们的恐慌。波及未发行贴票的钱庄和票号,又形成了严重的金融风波。

发生在1910年的金融风波是由于股票诈骗引起的,称为“橡皮股票风潮”。橡皮就是橡胶( 20725,-760,-3.54%)。英国人麦边于1903年在上海成立了兰格志公司,宣传从事开辟橡胶园、开发石油、煤炭、采伐木材等业务,开始招股活动,但并没成功。1909年,世界橡胶价格暴涨,国外从事橡胶开发的企业和投资人大获其利。许多人购买橡皮股票,麦边和其它橡胶公司乘机哄抬股价。兰格志公司票面100荷兰盾(合白银60两)的股票被炒到近1000两白银,超过了面值的十六七倍。兰格志公司在骗到钱之后就逃跑了,股价一落千丈,原来做股票抵押的外资银行也中止了该项业务,并追要贷款,这种股票于是成为废纸,各钱庄或承做股票抵押,或贷给购股者的钱此时已无法收回,这又引发了金融风波。在这场风波中又有一半钱庄倒闭。1909年,上海有钱庄100家,经过这场风波,到1911年时,只剩下51家。

惨痛教训

在金融市场如此混乱,金融风波频发的情况下,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工业哪能得到健康发展?

清末的金融风波与当时中国受外国侵略,政府软弱相关。外国银行凭借特权在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从中渔利,是金融风波的重要根源。因此,一国的金融市场无论开放到什么程度,都必须控制在自己手中,不能让外国人控制中国金融。金融风波发生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金融监管。无论外国的银行,还是中国的钱庄、票号,都从自己的眼前利益出发,违规操作,根本没有什么立法或监管机构。一个没有规则的金融市场,其游戏岂不是一片混乱?

直到一百年后的今天,外资冲击一国金融市场,国内金融机构的违规操作仍然没有根除。金融开放和金融监管两者缺一不可,没有监管的开放只会引起混乱,而无利于经济发展

3. 中国有金融性的企业成功上市的案例吗

高通盛融从公司实力、运营状况、发展前景、战略规划方面,已位于国内同行业前茅,作为金融性企业成功上市的案例,我想高通盛融是当之无愧的
如果对我的回答感到满意的话,希望能够采纳

4. 目前中国有上市的金融公司

有啊,平安普惠金融、宜信都是上市的公司啊。

5. 金融类中国概念股(在香港上市)有哪些公司

主要有:
1. 银行抄股:
4大国袭有银行: 939 建行, 1398 工行, 3988 中行, 1288 农行,
非国有银行: 998 中信银行, 1988 民生银行, 3328 交通银行
2. 保险股
2628 中国人寿 2318 中国平安保险 2328 中国财险 2601 中国太平洋保险

6. 中国现有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及股票代码

进入随便哪个股票软件(通达信,钱龙等等)后,按J 和R两个键+回车,就是金融板块(所有的金融类股票)

7.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了吗

答案是可定来没有,首先中国证券金源融股份有限公司是2011年10月28日成立的,成立时间不够三年,不可能上市,最重要的是,作为转融通业务主体的证券金融公司,将不以营利为目的,在提供转融通服务之外,还将肩负对融资融券业务运行情况的监控、监督职能。 他是交易所下属的附有监督职责的公司,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是不可能上市的。

8. 中国金融类公司上市有哪些特殊条件

光凭年营业收入是不能确定一个公司能否上市的,上市公司首先是股份有限公司,需要符合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在此不赘述了,另外还有一下几点概念和条件供你参考。
上市公司的概念
·公司法所称的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股票上市的条件
·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公开发行;
·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开业时间在3年以上,最近3年连续盈利;
·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
·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5%以上;
·公司在最近3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暂停股票上市的法定情形:
·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
·公司不按规定公布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
·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
·公司最近3年连续亏损。

9. 中国有金融全牌照的公司有几家

中国有金融全牌照的公司主要有:

  1.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是经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倡导和批准,由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于1979年10月4日创办的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金融、实业和其它服务业领域。

  2.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3.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是中央管理的国有企业, 于1983年5月在香港创办,同年8月18日正式开业。光大集团成立之初以经营外贸和实业投资为主,当时注册名为“紫光实业有限公司”,1984年7月更名为“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光大集团由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并正式更名为“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

  4. 方正集团

    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于1986年投资创办。王选院士为方正集团技术决策者、奠基人,其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奠定了方正集团起家之业。方正集团拥有并创造了对中国IT,医疗医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吸引多家国际资本注入,目前已成为中国信息产业前三强的大型控股集团 ,业务领域涵盖IT、医疗医药、房地产、金融、大宗商品贸易等产业。

  5.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2月11日,注册资本431.5亿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公司前身是国务院1999年批准设立的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集团总部设在北京。

  6.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总部位于北京市。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10月12日上午在京成立,是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发起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9)中国金融公司美国上市时间扩展阅读:

金融牌照就是指金融许可证,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法颁发的特许金融机构经营金融业务的法律文件。我国需要审批的金融牌照主要包括银行、保险、信托、券商、金融租赁、期货、基金、基金子公司、基金销售、第三方支付牌照、小额贷款、典当12种。

10. 中国有哪些商业银行已经上市

我国现有上市商业银行16家,分别为:
1、中国工商银行
专2、中国建设银行
3、中国农业银属行
4、中国银行
5、交通银行
6、招商银行
7、兴业银行
8、中信银行
9、浦东发展银行
10、民生银行
11、中国光大银行
12、平安银行
13、华夏银行
14、北京银行
15、南京银行
16、宁波银行

商业银行,英文缩写为CB,其网络通俗谐音是“存吧”,意为存储银行。商业银行的概念是区分于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
一般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放款)业务,即以较低的利率借入存款,以较高的利率放出贷款,存贷款之间的利差就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吸收公众、企业及机构的存款、发放贷款、票据贴现及中间业务等。它是储蓄机构而不是投资机构。

阅读全文

与中国金融公司美国上市时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