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企业为什么不愿意上 企业征信系统
可能存在两种原因:其一,企业以往曾有过贷款逾期或是欠息的记专录,怕因企业征信系统对上述属情况的展示而影响其今后的融资;其二,企业征信系统除信贷信息外还展示了税务、行政处罚、许可证等其他信息,这方面信息可能企业不愿让人了解。
『贰』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征信系统
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人民银行于年开始筹建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2002年建成地市、省市和总行三级数据库体系,实现以地市级数据库为基础的省内数据共享。该系统主要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采集企业的基本信息、在金融机构的借款、担保等信贷信息,以及企业主要的财务指标。在该系统多年运行基础上,2005年人民银行启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升级工作,将原有的三级分布式数据库升级为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信息采集范围和服务功能上大大提高。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于2006年7月份实现全国联网查询。截至2008年9月底,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企业及其他组织共计1千多万户,其中6百多万户有信贷记录。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最早是从1999年7月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资信有限公司试点开始的。2004年底实现15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8家城市商业银行在全国7个城市的成功联网试运行。2005年8月底完成与全国所有商业银行和部分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的联网运行。经过一年的试运行,2006年1月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运行。截止2008年9月底,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自然人数共计6亿多人,其中1亿多人有信贷记录。 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主要使用者是金融机构,通过专线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总部相连(即一口接入),并通过商业银行的内联网系统将终端延伸到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信贷人员的业务柜台,实现了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定期由各金融机构流入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汇总后实时流向金融机构的功能。其中,前者表现为金融机构向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数据,后者表现为金融机构根据有关规定向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时查询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金融机构向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数据可以通过专线连接,也可以通过磁盘等介质。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和商业银行建立数据报送、查询、使用、异议处理、安全管理等各种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了完善的用户管理制度,对用户实行分级管理、权限控制、身份认证、活动跟踪、数据主体(企业和个人)监督;数据传输加压加密;对系统及数据进行安全备份与恢复;聘请国内一流网络安全管理专家对系统安全进行评估,有效防止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等等,建立了全面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 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收录的信息包括企业和个人的基本信息、在金融机构的借款、担保等信贷信息,以及企业主要财务指标。自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以来,人民银行一直都在与相关部门积极协商,扩大数据采集范围,提升系统功能。2005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大了与相关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协调工作的力度。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除了主要收录企业和个人的信贷信息外,还收录企业和个人基本身份信息、企业环保信息、缴纳各类社会保障费用和住房公积金信息、质检信息、企业拖欠工资信息以及缴纳电信信息等。
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集到上述信息后,按数据主体(即企业和个人)对数据进行匹配、整理和保存,将属于同一个企业和个人的所有信息整合在其名下,形成该企业或个人的信用档案,并在金融机构查询时生成信用报告。 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功能首先是帮助商业银行核实客户身份,杜绝信贷欺诈、保证信贷交易的合法性;其次是全面反映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通过获得信贷的难易程度、金额大小、利率高低等因素的不同,奖励守信者,惩戒失信者;再次是利用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遍布全国各地的网络及其对企业和个人信贷交易等重大经济活动的影响,提高法院、环保、税务、工商等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力度;最后是通过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约束性和影响力,培养和提高企业和个人遵守法律、尊重规则、尊重合同、恪守信用的意识,提高社会诚信水平,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叁』 什么是征信系统怎么查的
1、中国人民征信怎么查询?
大家可以到所在地的中国人民银行各地分支行、征信分中心查询。需要本人亲自查询或授权他人到现场查询。届时,带上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就可以了,其中复印件要留给查询机构备查。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包括: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同胞来往内地通行证、外国人居留证等。另外,在查询时,您还需如实填写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申请表。通过打开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官方网站 ,点击用户注册平台可查到信用记录包括:个人信用信息提示、个人信用信息概要以及个人信用报告。
2、征信系统是什么?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包括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始于1997年,在2006年7月份实现全国联网查询。央行征信系统的主要使用者是金融机构,其通过专线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总部相连,并通过商业银行的内联网系统将终端延伸到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信贷人员的业务柜台。目前,征信系统的信息来源主要也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收录的信息包括企业和个人的基本信息,在金融机构的借款、担保等信贷信息,以及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肆』 在企业征信系统中,金融机构分支机构的查询权限由谁赋予
当地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
『伍』 征信机构的主要类型有哪几种
一,个人征信机构
个人征信机构(credit bureau)通常是私营的,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征信机构,主要为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贸易和邮购公司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服务。美国是典型的私营征信机构模式,商业化征信机构拥有全面的信用信息系统。
个人征信机构主要为信贷机构提供个人借款人以及微型、中小型企业的信用信息。它们从银行、信用卡发行机构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各类信贷机构采集标准化的信息,同时还采集各类公共信息,如法院判决、破产信息、电话簿信息,或担保物权登记系统等第三方数据库的信息。此外,它们也会采集一些非传统信用数据,如零售商对消费者的赊销信息,以及煤气、水、电等公共事业缴费信息,有线电视、电话、网络等其他先使用服务后付费服务的缴费数据,以便提供更好、更完善的信用报告。对从未与银行发生过信贷关系的个人以及微型、中小型企业而言,不断拓宽信息来源非常有益,可以帮助它们在没有银行信贷记录的情况下建立起信用档案,从而有效解决因为没有信用档案而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难题。
一直以来,个人征信机构主要采集个人信息。近年来,随着微型以及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个人征信机构开始采集微型以及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并提供其信用报告。根据世界银行《2012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对全球100家个人征信机构的调查,超过80%或多或少都采集企业信息。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把对企业与业主的信用评估结合起来,因为微型和中小企业的业主经常把个人财务和企业财务混在一起,所以企业业主的信用记录是评估小企业信用风险的重要参考因素。
个人征信机构通常采取数据提供者自愿报数(通过签署数据共享互惠协议)的模式,广泛采集各类信用数据,并提供多样化的征信产品和服务,帮助信贷机构做出信贷决策。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通常是在征信业的发展初期,法律会强制要求有关各方进行数据共享,并使用征信机构的服务,此外,还会赋予监管机构相应的权利,以督促信贷机构加入征信系统并监控其加入情况。
二,信贷登记系统
信贷登记系统起源于欧洲。从历史上看,信贷登记系统(credit registry)的建立目的与个人征信机构不同。大多数信贷登记系统最初是作为中央银行的内部数据库而设立,而且目前仍然有很多信贷登记系统用于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监管。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鼓励成立信贷登记系统来监督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因此,这些数据库通常采集贷款额度在一定金额以上的大额信贷业务数据。最初,信贷登记系统的信息仅限于央行内部使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信贷登记系统也开始向受监管的信贷机构提供信用报告。而且,随着消费信贷的发展,信贷登记系统普遍降低或取消了数据采集门槛。在许多国家,如法国、阿根廷、西班牙、秘鲁、意大利、比利时等,信贷登记系统已经开始提供与个人征信机构类似的产品和服务。通常,法律要求所有受监管的金融机构都要向信贷登记系统报送数据。
信贷登记系统既采集个人信息,也采集企业信息。个人信息通常包括个人的身份验证信息、贷款类型和贷款特征信息、负面信息、担保和保证类信息以及还款记录信息。企业信息通常包括企业的身份标识信息、企业主的信息、贷款类型和贷款特征信息、负面信息和还款记录。
三,企业征信机构
企业征信机构(commercial credit reporting company)提供关于企业的信息,这些企业包含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并通过公共渠道、直接调查、供货商和贸易债权人提供的付款历史来获取信息。企业征信机构所覆盖的企业在规模和经营收入上都小于信用评级机构所覆盖的企业,其采集的信息一般用于信用风险评估或信用评分,或是用于贸易信用展期等其他用途。
企业征信机构与个人征信机构的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征信机构采集的信息不包括个人敏感信息,所覆盖的交易的规模也大的多。与个人征信相比,企业征信往往需要采集更多的有关企业借款人的支付信息和财务信息。为了保护个人数据主体的权利,个人征信机构会披露数据提供者的身份,但企业征信机构却不会让企业数据主体知道其数据来源或用户的身份。
企业征信机构也可能会采集小企业的信息,但由于其报告的数据项并不适合小企业,所以采集的信息往往有限。正如前面提到的,由于小企业往往不会公开自身的财务信息,所以其企业主的信用记录对评估小企业的信用情况非常有用。但企业征信机构并不采集个人数据。此外,由于微型或小型企业的信用信息采集成本往往较高。因此,与企业征信机构相比,个人征信机构往往能更好地满足对微型和中小型企业的征信需求。
除以上征信机构外,现实中,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征信机构以欧洲模式为基础,在发展过程中又向美国模式倾斜,呈现出混合模式的特点。
『陆』 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到人民银行开通企业征信查询系统需要提交哪些资料
我行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征信查询系统,总行公章...哪家商业银行?哪家金融机构?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市级分行,报地方,人民银行,市级银行公章...(系统连接)...
『柒』 企业征信系统中的金融机构代码有几位
这个是系统随机产生的代码。从金融机构查询的报告会有这个随机码,防止一个金融机构了解到另一个金融机构的具体客户情况。如果你个人从人民银行获得的征信报告,则会有明确的机构名称。
『捌』 企业征信报告主要包括哪四部分
企业征信报告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基本信息、信贷信息、公共信息和声明信息。
1、基本情况信息:主要包括被征信企业注册信息、股东信息、附属机构信息、管理层及员工信息、办公设施信息等及相关变更信息。
2、经营业务信息:主要包括主营业务及业务往来情况等信息,即采购、生产、销售信息及主要供应商、主要客户对被征信企业的评价等。
3、财务信息:主要包括被征信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主要财务比率。对于财务数据异常的进行备注说明。
4、往来金融机构信息:主要包括企业开户账号、开户银行名称等信息。
5、公共记录信息:主要包括法院、工商、税务、质监、海关等行政司法部门、其他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组织、社团组织以及媒体、电子交易平台等记录的关于被征信企业正面和负面的信息。被征信企业近二年内有涉及诉讼事项的,列明涉诉有关情况。
(8)企业征信系统在金融机构的扩展阅读
一、一份标准企业征信报告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首页:主要包括报告名称、被征信企业名称、报告提供机构名称、报告完成时间、报告编号、调查说明等内容,并有对报告法律责任进行的表述。
b、报告摘要:主要包括对被征信企业的注册信息、联系信息、经营情况、信用等级等重要信息进行的概要反映。通过此部分可以快速对被征信企业的信用状况有大致的了解。
c、报告正文:正文为全面反映被征信企业信用状况的部分。
二、企业信用评级报告的用途:
1、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资质审核。
2、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享有加分权力。
3、项目融资的敲门砖。